现阶段农民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4 05:43:57

现阶段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工业、商业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在面临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影响。从长远看,入世对中国农民以及农业发展会带来更多机会和极大好处,但在近期内,中国农民会被国外现代农业的入侵所困扰,加之原有积累下来的农民问题,新旧矛盾交织,农民处境不容乐观。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在入世后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探讨农民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人口构成的主体,也是社会构成的主体,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数量达9亿之多,庞大的农民队伍表明,解决好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关系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从古至今,农民都是推动中国历史更新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从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农民的贡献和牺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广大农民在资金、原料、粮食、劳动力、市场、外汇等各方面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已经入世,中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9亿中国农民。

一、农民问题关系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农民是农村综合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民的状况是农村综合体活力大小的综合表现。如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村社会文化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及政治体制建设等都与农民问题密切相关。离开农民,农村综合体将不复存在。特别是入世后,我国农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农民可以学到更多世界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入世后,中国传统农业要与国外现代化农业直接竞争,在获取农业信息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这就会导致中国大量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不仅农民收入上不去,而且还可能引起中国大批农民失业,给农村的稳定带来威胁。

近几年来,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不断鼓励出口,扩大内需,目的就是要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个持续增长的环境。如果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农业发展就会滞后,国家的农业投资项目便难以完成,农业出口受阻,就会拖整个经济的后腿。而且9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如果不能较快扭转,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就不能提高,农村市场的潜力挖掘不出来,扩大内需的渠道就难以畅通,这也必然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二、现阶段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制度改革滞后,农民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农民文化素质低,生产经营困难;生态环境恶化,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三、解决农民问题的对策

1、充分利用入世契机,打造新一代中国农民。入世虽然会给中国农民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如果能抓住历史契机,千方百计调动有利因素,让农民经风雨见世面,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入世带来的有利条件,让农民成为主要的受益者。入世后,中国可以享受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降低关税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可以取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减少其他国家对中国农产品的不公平待遇,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量;随着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增多,可以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农业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的产业化。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镇定居,并在城镇中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贫困、农村经济落后的问题;只有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能实现农业的集约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也只有这样,农民才会实现充分就业,才有实力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小城镇是城市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农村集镇转移是一种现实和必然。

3、加强农民文化素质教育,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彻底解放农民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农业国际化成败的关键。一是灵活多样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普法教育,宣传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二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三是加强和普及青少年科技文化教育,防止新的文盲或半文盲的出现,造就高素质的农民后备队伍;四是大力开展农业劳动者职业教育;五是加强农村科普工作,让农民不仅了解科技更要学会使用科技;六是在农村地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农民营造可持续发展空间。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子孙万代的“德政工程”。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让农民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得到益处。要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田还湖的力度,利用近几年我国粮食有较大节余的有利条件,对退耕下来的农民进行产业转移。同时,做好以工代赈,移民扶贫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不仅要重建设,更要大力抓好保护工作。在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的条件下,生态农产品、农村生态旅游,将会拥有更多的市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将得以提高,农民的综合实力将不断增强,农民将拥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上一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健全董事会功能 下一篇:土地用途分区管制成效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