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外阅读巧辟“心育”蹊径

时间:2022-08-20 01:39:33

指导课外阅读巧辟“心育”蹊径

近年来,孩子的耐挫能力差、心理脆弱、心智不健全、人格不完整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时间,关于如何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沸沸扬扬,老师们开动脑筋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材资源,占领各种教育阵地,进行一次又一次地专题心理辅导,可以看出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明显提高。但是,除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外,在众多的形式中,课外阅读也是一块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补充与扩展,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育者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它往往能凭借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味到了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的一条蹊径。

一、指导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梯性目标控制

书海浩瀚,良莠不齐。中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推荐适宜的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心育艺术之一。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优秀的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以推荐图文并茂的彩色绘本为佳,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犟龟》《爱心树》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会介绍一些如《火鞋与风鞋》《爱的教育》等有哲理性的心理故事类图书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的感情内涵进行交流,并产生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中或产生美的享受,或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涵养情操,改进处世态度,疏导不良情绪,发挥书的摄人灵魂的魔力和魅力。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向中学生推荐品位、格调俱高的作品,提倡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

二、指导开展阅读欣赏课,揣摩人物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是在对文章开展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发现、挖掘、利用、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积累、感悟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在城市化背景下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课外活动的开展体系,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捉摸透学生,着眼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外阅读指导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知识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开展课外阅读欣赏课,从语言文字入手,争取采用多种阅读方式赏析词句,使作品中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事件的思想意义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

在众多的阅读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文质兼美,在文理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情感上给人以情的共鸣,在思想上给人以思的启迪,在心理上给人以感染,有共鸣,或陶醉,或感悟,或启迪;有质疑,或批驳、或鄙视、或漠然,从中悟出做人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让学生体悟主人公的心理想法,进行换位思考显得尤其重要。

三、分层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成功体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多让他们展示自我,教师经常予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与满足的喜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孩子们以后会读得更加自信。所以,在学生阅读了一定的时间,有了一些收获以后,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自阅中收到实效。同时,可以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联系,把自我转化为文中人物,与其同爱共恨,在迁移中完成对思想的洗涤。

四、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立书香家庭,在亲情沟通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合璧,教育效果才会相得益彰。实践摸索中发现,书香正是连接家校的桥梁,多年来我全力推行“亲子共读”活动,以“家校联手打造学习共同体”为目标,以构建书香家庭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读书活动,小手拉大手,多次给家长印发《“亲子共读”倡议书》,引领家长参与到读书队伍中来;建立“亲子阅读”网络,开通家校联合的通道,一方面要求家长们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气氛,另一方面要求家长做学生的“导读”者,在与孩子交流读书感悟的同时悄悄走进孩子的心灵空间,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和困惑,并及时给予疏导,精神方面的沟通越来越畅通了,“心育”的过程变得自然而亲切,如春风化雨润“心”而无声,他们一块儿从书中汲取着成长的营养,创造着共同的语言密码。学生的阅读过程也因有了家长的引领变得轻松、愉快又高效。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教学中的每次机会,努力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外阅读环境中全面健康地发展,若如此,不久的将来,在课外阅读的沃土上就会姹紫嫣红齐争艳,满园春色竞芳菲!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第二小学)

上一篇: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研究 下一篇:著名针灸学专家郭诚杰教授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