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7 08:06:15

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剖瘢痕子宫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瘢痕子宫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7例的资料,总结此症临床特点、治疗方式。结果:此病症可根据剖宫产史、瘢痕子宫腹壁切口有肿块且有明显压痛,超声检查术前均可确诊。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诊断无误。术后随访1-3年后均未复发。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及健康宣传,减少剖宫产率以减少伤口被子宫内膜碎片污染的可能以避免此症的发生。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切口;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于卵巢、盆腔,且发病率较低。但随剖宫产率日益升高及术中操作不规范,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逐年增加。为了解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现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7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27例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7例临床资料,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9.4±2.4)岁。均为初产妇,12例主动选择剖宫产术,15例因难产行剖宫产术。发病时间为术后5个月至10年,平均2.4年。所有患者除2例为本院分娩外,其余为县级医院或妇保院行剖宫产术。

1.2 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伴随月经周期性的腹壁切口瘢痕疼痛,其中10例患者出现月经干净后持续性疼痛。瘢痕处压痛明显。查体发现瘢痕处有质地偏硬、活动性差的肿块。肿块直径在0.8-5.5cm,其中8例直径小于2cm,19例直径大于2cm。B超或彩色多普勒检查于腹壁切处皮下脂肪层、腹直肌前后鞘内探及形态不规则中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晰,无包膜,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可增强或衰减。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病理诊断。术后随访1-3年。

2 结果

依照肿块大小选择麻醉方式,病灶直径小于2cm采取局麻方式,其余采取静脉麻醉方式。术中发现有17例病灶累及前鞘,9例病灶累及腹直肌,1例病灶累及腹膜。术中尽可能切除病灶,并切除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及病灶周边至少5 mm -1 cm 正常组织。1例病灶累及腹膜者切除后用人工合成材料补片。所有患者均在8-10d内拆线。除1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治疗2个月的,其余患者均未用药治疗。随访1-3年均未复发。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种植学说、淋巴转移、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常用于解释不同部位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因手术操作将游离的内膜碎片种植于切口而形成医源性内膜异位症[1],种植的内膜在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反复多次出血,周围组织纤维化,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从本组资料及文献表明,此类病症结合病史及超声诊断多可确诊,临床表现为剖宫产史、瘢痕子宫腹壁切口有肿块且有明显压痛。此症,通过术后病理诊断显示无误[3,4]。超声表现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囊性、多囊、混合回声或实性回声,界限不清,有时侵入周围组织形成强回声,周围有高阻血流,伴随或不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大小变化。

手术切除是腹壁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切除是腹壁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病药物治疗难以渗透血供差的瘢痕组织,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多,当直径> 1 cm 的内膜异位症病灶单靠药物治疗较为困难。通常一次可以切除干净。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月经期后。手术需要完全切除病灶,并至少要切除病灶边缘0. 5~ 1. 0 cm 的正常组织,以使边缘干净,防止复发[2]。

为预防瘢痕子宫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首要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通过围产期保健宣传,减少产妇主动选择剖宫产手术几率。剖宫产手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用纱布保护腹壁切口,防止子宫内膜碎片植入切口处;2.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不要用纱布反复擦宫腔;3. 缝合子宫壁和腹腔的针线不应混用;4. 缝合前一定清洗伤口;5. 怀疑有内膜碎片污染的器械应及时清洗;6. 母乳喂养可推迟月经来潮,使伤口有足够的时间愈合,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478- 1481.

[2] 杨敏. 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9 例临床分析[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 5) : 399.

[3] 赵学英, 郎景和, 冷金花, 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 02, 39 (2) :97-100.

[4] 朱兰, 郎景和, 杨隽钧. 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 19) : 1710 - 1711

上一篇: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8例临床效果 下一篇: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5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