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8-20 01:24:32

农村学龄前儿童气质特点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及其与相关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以便为不同气质特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评定儿童的气质类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相关指标。 结果 在被调查儿童中,易养型占31.2%,难养型占10.2%,启动缓慢型占8.5%,中间型占50.1%。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维度中的活动水平、情绪本质、反映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气质维度分布存在性别差异。气质因素在儿童期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气质;生长和发育;相互影响分析;儿童;学龄前;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R 179 R 339.3+5 B 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6)09-0802-02

近年来,气质作为个性发展的动因,已经成为研究人类早期情绪发展和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的不同表达方式。在儿童时期,气质的个体差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气质特点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线索,3~6岁是儿童气质形成和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该研究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对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相应年龄段儿童进行气质特点类型测定,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相关生长指标,旨在了解农村地区儿童的气质特征及其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从安徽省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的12个村,凡年龄为3~6岁、无严重躯体病患和智力障碍的健康儿童均为测查对象。共调查433人,其中男性252人(58.2%),女性181人(41.8%)。

1.2方法采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该问卷包括9个维度,共72题,由家长填写,适用于3~7岁儿童。每题均按7个等级对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定。按照相关标准,以9个维度中的5个维度(节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把儿童分为难养型、中间型、启动缓慢型、易养型4个类型。

儿童身体指标的测量严格按照《中国学生体质调查研究手册》的要求,由专人使用统一且经校验的身高计与体重计进行测量。

1.3统计方法用EPI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AS 6.12进行资料整理分析。

2结果

2.1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情况在433名儿童中,易养型134人(30.9%),难养型45人(10.4%),启动缓慢型37人(8.5%),中间型217人(50.1%)。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气质构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7.85,P>0.05)。

2.2不同性别儿童气质维度得分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男童的活动水平显著高于女童,而女童的情绪本质及反应阈得分显著高于男童;其他各维度男、女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2.4气质特征的多元方差分析考虑到身高、体重和儿童年龄之间的共线性关系,采用多元方差分析,以气质分类作为自变量,分性别进行身高、体重、年龄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气质类型在身高、体重、年龄的分布上,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儿童的气质构成情况与北京市儿童(易养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中间型分别占37.7%,9.2%,6.8%,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家庭环境不同,对新生儿围产期的教育有差别有关;另外,父母的个性因素、儿童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儿童气质特征的可能因素。说明目前安徽农村地区儿童的生活环境仍然与大城市有较大差别,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儿童教育方式还有待改善和提高。

研究结果还提示,不同性别儿童的活动水平、情绪本质和反应阈存在差异,说明农村地区男童较女童活跃,主要的情绪表现也较女童积极和愉快。而注意分散度和坚持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质特点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还不明了,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讨。此外,本调查未发现不同气质儿童的身高与体重出现差异。说明气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还尚未达到可测的范围,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质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慢性肾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下一篇: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的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