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健康理念 改革学校体育

时间:2022-08-20 12:45:04

树立健康理念 改革学校体育

【摘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关注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但是2005年的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却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肺活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耐力素质连续二十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等。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谁应该为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负责?本文将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学校体育的任务、开展学校体育的保障以及制约学校体育工作的瓶颈和解决对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体质;学校体育

Establishing a Notion of Health and Reforming School Sports

HE Fei

(No. 6 High School guancheng District,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Party and state leaders always value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care abou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students. But a survey of students’ health condition in 2005 showed that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t all levels became steadily worse in the past decades.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This article tackles the problem in four aspects,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young students, the objective of school sports, guarantee for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and bottlenecks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t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eenage students, physique, school sports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也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一直以来,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但是2005年的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却显示出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为此,2006年12月23日,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与会并作重要讲话;2007年4月23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因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身体素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仅对青少年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和提高全民族成员的体质健康也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充分、合理利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保障条件,强化监督,加强监管

2.1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新中国建立初期,同志就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的健康状况曾多次作出指示。1950年6月他给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写信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1年1月他再次致信马部长:“关于学生健康问题,前与先生谈过,此问题深值注意,提议采取行政步骤,具体地解决此问题。中共华东局……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1952年6月,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同志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多次强调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使青少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他在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也全面阐述了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对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学校体育工作也进行了深入深刻思考。他的论述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同志一生中身体力行地坚持游泳锻炼,保持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身体好,才能工作好。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1974年1月他在接见国家体育负责同志时说道:“就是要加强学校的体育!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他在1978年4月22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同志强调,“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证和提高亿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青少年体质的强弱。

2006年12月23日,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4月23日,党中央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2.2诸多学校体育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颁布

改革开放以来,为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国家制定的有关学校体育的《通知》、《条例》、《规定》、《办法》、《意见》、《制度》、《纲要》、《原则》等非常之多。诸如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7年制定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1999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4年的《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等等。这些方案、条例和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定或要求。

(1)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按照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保证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保证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和大学每周2节体育课。

(2)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

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

学校应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全校活动安排,形成一定的制度并加以执行。

(4)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引导和支持

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是普及体育人口、培养和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要把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群众体育活动与提高运动水平的课余体育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泛活动形式夯实课余体育的基础,激发更多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

(5)严格规定各级学校体育场馆、器材的配备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制度的版本和实行,对学校和地方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保障。

2.3强化层层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这么多年来,国家制定的相关文件、制度、规定不少,为什么就没有得到落实呢?关键因素是缺少应有的督导和监督。应该组成由国家到地方再到基层的监督小组,对各级各类学校落实政策、制度的情况以及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监管。

各级监督小组应定期开展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督导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各学校、各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工作检查以及对第一责任人实施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各项法规、制度、政策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或进行不得评优评先、晋升高一级职称等处理。对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严重下降的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对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普遍短缺的现象,督导组或督导部门应做好上级行政部门和基层地区或学校的协调工作,采用多种方式逐步解决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力争按照《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有计划地购进或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高招的考试改革,摒弃现有教育制度的弊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然而,由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等,形成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现实,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急需的状况与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通过升学最终进入大学校门,成为许多人既定的成才之路。结果是学生单纯地追求升学,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社会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这样一系列错误的认识,助长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错误的教育倾向。

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些错误的教育思想,比如把考试作为目的,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等等。通过改革考试或升学制度,来转变观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以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舆论宣传

在报纸上浏览体育新闻,都是竞技体育;在电视上看体育新闻,进入视野的也不是学校体育;在网络上随手点击体育新闻,也都是各种竞技体育比赛。姚明代表中国人在NBA赛场上的驰骋,刘翔代表黄种人在奥运会上激动人心的跨越,既让我们重新领略了体育的魅力、体育的疯狂,也不免使人感到了与体育的距离,体育常被看作是运动天才的专利,和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在一般人眼中,体育被误认为就是竞技体育。名目繁多的竞技体育比赛能让人在观看比赛中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铺天盖地的竞技体育宣传能增进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和认识。但是对学校体育的宣传,对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却更能拉近人民群众与体育的距离,更能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因此,各种媒体、舆论应加大对学校体育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学校体育,都来重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加强学校体育的宣传,让社会认识到他的紧迫性。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宣传“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达标争优、强健体魄”、“健康第一”、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能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合作,促进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设施向学生和学校免费或优惠开放,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学校体育的宣传,让家长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在广大家长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健康观,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家长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千好万好,身体好是第一好”、“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基础、是学习好的本钱、是幸福生活的前提”等现念。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早早就成为“关节硬、肌肉软、行动笨的小老人”,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鼓励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5抓好课外体育锻炼,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

课外体育锻炼是指体育课程之外的一切体育锻炼,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发现和培养运动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为全面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N〕.2006.68-75.

〔2〕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体育报,2006-12-25.

〔3〕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M〕.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698-703.

〔4〕闫中波等.论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

〔J〕.教育园地.2006.75.

〔5〕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

上一篇:微格教学在篮球技能训练中的尝试运用分析 下一篇:河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