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2-08-20 11:54:40

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最有效地扩充知识的含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证明,低年级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知识点教学的同时,同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一、 说话教学与拼音教学同步进行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是从汉语拼音开始语文学习的。如果单纯地教学拼音,就显得冗长而又枯燥。因此,我的方法是:

1. 充分利用音节词的学习并结合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如教“rì chū”这个音节词,教材中配有插图,图上画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在学生用自己的话断断续续描述出这幅图意后,我指着图说出了两个句子:“一轮红日慢慢地爬上了山头。红红的太阳悄悄地探出头来。”这两个句子看似有些难,但配上图和教师的手势、表情,便变得可爱生动,容易掌握了。再如教“rè chá”时,我问:“小朋友,你们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接着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对自己想送的人说一句话:“×××,请喝一杯热茶。”这样,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 chá”的读音,并学会了一句初步的交际语言。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音节口头造句。如教“wǒ”,可让学生说:我是( ),我有( ),我爱( )。

2. 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有机地渗透相关的知识。如教“zhí shù” 这一音节词时,可引出3月12日是植树节的内容。教这一课另一个音节词“zhī zhū”时,我让学生讲讲有关蜘蛛的小知识。有学生说:“蜘蛛爱吃小虫子。”有学生说:“蜘蛛网是黏的。”有学生说:“我知道一种红蜘蛛。”最后,一个孩子说:“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一种叫做‘黑寡妇’的蜘蛛,它常常咬死自己的同伴,被它蜇过的人会立刻死亡。”当他讲完这些小知识后,全班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投以敬佩、羡慕的目光。我就问这个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呀?”他说:“我是从书上看到的。”原来,这个学生对小动物很感兴趣,他爸爸就买来许多关于小动物的书让他看。于是,就从那天开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课外阅读,个个热情高涨。音节词学起来简单而无味,但我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和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得到的已远远超过认读一个音节词。

二、 内外协调,有选择地指导课外阅读

所谓“内”就是教材中的课文,“外”指的是课本外的内容。课外阅读中有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吻合的内容,有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等。教材中所选取课文的主题基本上都在这些故事中有所体现,但故事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却又或多或少地与课文存在着差异,因此,这些课文中没有的知识可以用来作补充。《鲁班和橹板》这一课的主题就是“人类受到生物启发而进行创造发明”,但理解这一主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较大困难的。在讲读课文以后,我说:“老师今天再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讲的还是这个鲁班。”接着我便讲了锯子是怎样发明的。果然,讲了这个故事后再回到课文中来,学生便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同时又学到了一个具有敢于创造精神的故事,真是一举两得。此外,适当地指导学生阅读补充材料中与课文相仿的文章,这样学生易理解,乐意读,也可提高朗读水平。《大海睡了》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意蕴宁静恬淡。在第一册的补充阅读中有一首儿歌《河里的月亮》,它的感情基调与《大海睡了》相仿,因此,可建议学生朗读这首儿歌。学生进行感情的平行迁移,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的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语感的训练,又提高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加大了阅读量。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中心校】

上一篇:小语课本剧教学的一点体会 下一篇:让阅读因想象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