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本剧教学的一点体会

时间:2022-05-04 04:17:44

小语课本剧教学的一点体会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两个课本剧剧本均取自于历史题材,一个是四年级下册的《公仪休拒收礼物》,另一个是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剧本这种文学体裁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与平常他们所读的文章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剧本与一般文章的不同,学会阅读剧本。

一、 引导学生分清独幕剧与多幕剧

独幕剧是戏剧作品的一种形式,全剧情节在一幕内,篇幅较短,结构紧凑,情节单纯,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数不分场并且不换布景,《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一部独幕剧,在题目的下方用小括号注明。

多幕剧与独幕剧相对应。舞台的大幕启闭一次为一幕,在全剧的演出过程中,大幕启闭两次以上者,即为多幕剧。《负荆请罪》分第一幕和第二幕,属于多幕剧。多幕剧因为能在大幕的启闭之间更换布景,从而在叙事上有了时间、空间、剧情上的更大自由,所以一般都要比独幕剧复杂,比如《负荆请罪》的情节就明显比《公仪休拒收礼物》复杂。

二、 师生互动找出并体会剧本的特点

教授课本剧时,教者可以先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时要求学生努力发现这篇课文与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的不同之处。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快速浏览课文之后,再交流剧本的特点。按照一般的格式,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当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归纳剧本的特点,就容易显得有些枯燥无味,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搜索本课信息,了解故事背景,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达成类似于“观剧”的效果。由于时空隔阂,教师对于“战国、赵国、府邸、上卿、将军、门客”的讲解不能模糊带过,要让学生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使用工具书,了解历史背景,清晰理解。比如门客,古代寄食于豪门贵族家并为之服务的人,又称为食客。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阅读实践,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能力,但具体到这样一些词语,还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才能理解到位,才能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支撑作用。分角色朗读训练,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剧的好办法。因为小学生总是有很强的表演欲望,在表演中,他们兴趣盎然,用心用情,自然能更高效率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文本的主旨。具体做法上,我一般先让学生读好剧中人物各自说的话,再琢磨怎样把这些话的感情表达出来。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情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感的工具时就具有了温度、富有色彩。教学中师生要共同创造词境,反复吟咏;一起走进语境,在语境中徜徉、体悟,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欣赏词语的色彩,透过词语的温度和色彩去感悟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性格乃至精神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负荆请罪》一课中,我让学生朗读品味重点语句“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从中体会蔺相如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在《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中,我让学生反复体会公仪休的这段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触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此剧本在情节设置上处处设疑,层层推进,制造出强烈的戏剧冲突,让读者和观众对于结局有强烈的期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公仪休收不收鱼”这个戏剧冲突,揣摩人物形象,然后才能对公仪休坚决不收礼的思想境界有具体的认识,也为后面的角色表演打好基础。

学习人物对话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补充部分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仍以《公仪休拒收礼物》为例,我们看这段文字:“子明(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老师,我刚来一会儿,您吃过饭了吧?”公仪休:“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教师可以请学生对人物语言前圆括号里的叙述部分,发表看法。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段课堂对话。

生:“忙起身向老师行礼”这样的动作叙述符合一位学生的身份。

生:学生非常懂礼貌,很尊敬老师。

生:“回味似的”所描写的是人物的神态。

生:可以看出公仪休一边说,一边嘴里咀嚼回味吃过的佳肴,把公仪休喜欢吃鱼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剧本中的人物语言被你们读懂了,圆括号中的叙述也被你们领悟了。当管家送来了鱼以后,公仪休是如何面对的,想想,根据公仪休的语言,该在圆括号里写些怎样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这两段话。

管家:(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

公仪休: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

(在学生生认真品读以上这两段话之后)

师:如果要给这段话里要加上圆括号,应该加些什么内容呢?

生:公仪休看到鱼以后,应该是一脸严肃的样子,严词拒绝。

生:看到鱼以后,公仪休装作要呕吐的样子。

生:说完以后,公仪休应该继续专心读书,把管家晾在一边。

生:公仪休也可以端起茶碗,意思是送客。

师:因为大家剧本读懂了,所加的这些内容很不错,当然还可以加别的内容。但不管加什么,圆括号中的内容都必须与人物语言相吻合,必须有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有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品质。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结合具体文本,就能真切地理解文中人物和文本主旨,并且对圆括号内的文字在剧本中的作用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三、 积极排演小话剧

话剧是面向大众的文艺形式,因此台词应该是通俗易懂的,但听懂和演好不是一回事,在课本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和演员一样,揣摩人物的“潜台词”,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演出立体的人物形象。只有真正站在角色所处的环境里,走进角色的内心深处,才能自然地读好他的台词。学生通过对文字的研读,充分把握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心理活动,最后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分组表演。有了先前的铺垫,这时的表演也就水到渠成,而且学生乐在其中,也能演得传神,收到很好的成效。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自由结合,练习排练,再指名表演,其他同学做导演做观众,对演员的表演圈圈点点,哪些地方处理很到位?还有哪些地方欠缺?这样的沟通互动,对双方理解剧本都是大有裨益的。要注意,不为表演而表演,深化语言理解才是排演课本剧的根本目的。“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这里虽然没有歌曲,但同样是艺术表演,同样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学话剧,我们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指导学生投入地排演,最终达到课已结束,兴趣犹浓,思索无限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新生小学】

上一篇: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动化 下一篇: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