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

时间:2022-08-20 11:50:28

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妇科住院患者1215例,对送检标本采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观察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医院感染113例,共培养分离出1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108株,占57.14%,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G+菌)61株,占32.2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0株,占10.58%,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3株,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中度敏感,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结论:根据妇科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妇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92-02

妇科疾病比较复杂,是医院的易感染人群,严重危害患者的病情和预后[1],给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对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有效控制感染。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妇科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113例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妇科住院患者1215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1.23±1.56)岁。对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医院感染113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标本为送检的妇科感染患者的生殖系统分泌物、尿液、创面分泌物、痰液、脓汁、血液及其他体液。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自动微生物药敏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

2.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妇科住院患者1215例,医院感染113例,共培养分离出1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108株,占57.14%,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42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肺炎克雷伯菌20株,肠杆菌属11株,其他革兰阴性杆菌7株;革兰阳性菌(G+菌)61株,占32.2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表皮葡萄球菌21株,粪肠球菌9株,其他革兰阳性杆菌3株;真菌20株,占10.58%,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13株,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具体,(见表1)。

2.2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中度敏感,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具体,(见表2)。

3.讨论

由于生理的特殊性,妇科患者感染部位较多,妇科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免疫力下降,因此感染机会更大,细菌耐药性不仅居高不下,且仍呈增长趋势[3]。细菌耐药是天然特性,耐药菌能把耐药基因传播给其他多种细菌,使多种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4],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加[5],抗感染治疗愈来愈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妇科住院患者1215例,医院感染113例,感染率为9.30%,共培养分离出18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G-菌)108株,占57.14%,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G+菌)61株,占32.2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0株,占10.58%,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通过对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阿奇霉素敏感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中度敏感,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革兰阳性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敏感率较高,其他药物呈不同态势耐药。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耐药性较高,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加重了感染。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细菌耐药率较高,因此应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防止滥用抗菌药物,由于妇科住院患者的特殊生理特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保持病房空气新鲜,严格控制探视和陪床人员,根据药敏监测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陈龙,张淑珍,耿丽殊,等.妇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94-2495.

[2] 王化芬,李娜,李萍,等.2007年88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9):1113-1115.

[3] 汪复.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1):1-9.

[4] 吴笑春.遏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J].中国药师,2006,9(1):33-35.

[5] 朱顺新,王新华.妇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护杂志,2006,3(3):240-241.

上一篇:2006-澂江县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情况分析 下一篇:中职卫校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