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调研

时间:2022-08-20 11:20:21

全国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调研

摘要:本文对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进行了调研,并通过适应性分析提出适合新兴建地铁工程二、三线城市管线迁改操作模式建议。

1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外部协调面广、内部专业多、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的管理包含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工程验收以及通车试运行等各个阶段;其中工程建设期间涉及的管线、建构筑物、绿化的迁改等前期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直接制约工程的实施,且协调难度为最大。本文对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项目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进行了调研,并通过适应性分析提出适合新兴建地铁工程二、三线城市管线迁改操作模式建议。

2管线迁改模式调查

结合地铁管线迁改实施主体职能的不同,本次调查表分三个实施层面和可能存在的不同的模式进行调查表设计,同时对全国目前在建地铁的大部分约21个城市进行了调研,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管线迁改操作模式调查结果见附件。

3管线迁改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地铁工程管线迁改操作模式按实际发挥的作用主要可分为协调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三个层面。

3.1协调主体

协调主体按主导实体也可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有市政府成立的地铁管线迁改小组或类似职能部门,负责地铁施工期间的管线迁改协调工作,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建委、规划局、财政局、市容管理局、交巡警支队、市政管理单位、园林局、广电集团、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电信公司等管线权属或主管单位组成。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城市新建地铁,此时管线迁改外部协调难度巨大,此种模式时有采用。

第二种是以投资方成立的地铁建设公司作为上级单位组建的前期部或类似职能的技术部、总工办等作为管线迁改协调领导小组。该小组设专人负责对接建委、规划局、财政局、市容管理局、交巡警支队、市政管理单位、园林局、广电集团、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电信公司等管线权属或主管单位,小组成员隶属地铁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在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采用比较普遍。

第三种为是投资方委托其它公司进行管线迁改协调全权管理,并由该公司自主委托管线迁改设计方和施工方。这种模式仅在上海和西安应用过,适应性不广。

一般来说,三种协调主体中第一种协调力度为最大、最直接有效,第二种模式次之,第三种模式协调力度相对最小。因此协调主体应结合具体工程环境及管理环境综合考虑确定。

3.2设计主体

地铁工程管线迁改涉及有电力供电、电信、雨污水、给排水、燃气、通信、有线电视光缆、路灯照明、监控信号等管线,管线数量多、专业庞杂。地铁工点设计单位承担车站和区间设计时配备专业人员主要为建筑、结构专业,风水电专业力量无法满足市政管线设计要求,地铁总体设计单位专业配置相对较完整,相对工点设计单位来说其增加的专业主要为线路、限界、轨道、行车、车辆段、站台门、电扶梯等;因此无论是工点设计单位还是总体设计单位去完全承担管线迁改设计难度都很大。

实际调查显示目前的管线迁改设计模式主要由以下四种:

第一种模式最为常见,即大的迁改方案初步设计阶段由地铁工点设计单位承担,施工图设计阶段由管线产权单位结合迁改方案承担。这种模式既能发挥工点设计院地铁设计时对车站和管钱迁改方案的综合选优的主动性,同时管线专业设计院的最终技术把控使得管线迁改设计符合行业设计规范和验收标准要求。

第二种模式为管线迁改的设计主体均有管线产权单位独立承担,该模式目前在深圳和西安也有采用。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管线迁改方案阶段即能保证其合理,但这需管线专业设计单位和地铁设计单位的紧密配合才能实现迁改方案和地铁设计方案的综合最优。采用此种模式,管线迁改方案应多阶段和地铁设计单位沟通,最终设计方案应由地铁工点设计单位进行会签。

第三种设计模式为管线迁改方案、施工图均由工点设计单位承担。这种模式给设计带来较大难度,同时后期施工和验收也会带来较多隐患。据了解,这种模式在西安地铁有过应用。

第四种模式管线迁改方案初步设计阶段由工点院设计,施工图阶段雨污水管线迁改由一家工点设计单位设计,其他电力、电缆、给水、燃气等管线迁改设计施工图部分由专业院设计。这种利用工点院既有的专业,减少外委专业的模式可以说是第一种模式的优化;这种设计模式在南昌地铁有采用。

3.3施工主体

管线迁改施工主要由地铁土建施工单位或外委专项施工单位一家或共同承担。差别在于委托方式的不同:调查显示大部分城市地铁工程管线迁改为协调方直接委托或管线权属单位委托专项施工单位进行管线迁改施工的操作模式,成都和重庆为土建施工单位施工或施工单位再行委托的操作模式。第二种模式要求施工方具备与各管线权属单位协调能力,对施工方要求较高。

4结论与建议

作为新兴建地铁二、三线城市,工程初期协调主体为地铁公司前期部,工作进展难度大、工程进展较缓,随着工程的推进为确保工期后期调整为第一种以市政府成立的地铁管线迁改小组主导的迁改模式,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二、三线城市新建地铁可结合城市的政治经济环境选择不同的管线迁改模式,建议优先考虑以市政府主导的第一种迁改模式。

上一篇:浅议完善地市级烟草企业预算定额标准的对策 下一篇: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外部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