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的护理

时间:2022-08-20 11:16:35

小儿高热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108-01

【关键词】 小儿;高热;护理

高热为儿科疾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发热。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反应。除一些少见的情况外,发热本身对机体并无益处。高热使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也大大增加。由于氧消耗增加,产热过多,因而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血管负担。发热可增高颅内压,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抑制,对6个月到5岁年龄组的儿童增加良性热性惊厥的危险,而对原发癫痫的病人则会增加其癫痫的发作次数。发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持续高热可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恢复健康。

1 一般护理

1.1 患儿需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小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1.2 室内环境安静,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病室适宜温度为18~22℃,适宜温床为55%~60%。

1.3 多饮水:发热时或服用退热剂后,患儿常会大汗淋漓,大量消耗体能,这时应多喝白开水,可在水里加些盐和糖,以补充出汗所丢失的水份和盐,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有利于降低体温。如果患儿不肯多喝水,可适当冲淡牛奶给患儿喝。

1.4 饮食护理: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次饮水,避免强求患儿饮食量而导致患儿胃肠负担过重。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应给患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并在孩子病愈后每天增加1~2餐,增加营养,让孩子尽快恢复由于生病造成的体重减轻,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要注意饭前、饭后、睡前一定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2 降温护理

2.1 物理降温

2.1.1 头部冷敷 冰袋降温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适用于体温不是特种高的一般患儿,可以降温并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方便且安全有效。方法是将冷毛巾或冷沙袋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

2.1.2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30%~50%浓度的酒精用小毛巾沾湿反复擦拭大动脉经过处。促进周身血管扩张,加速散热。擦浴中要随时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疯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新生儿因解剖生理的特点,不适宜酒精擦浴降温法。

2.1.3 温水擦浴 采用比患儿低温低1℃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

2.1.4 冷盐水灌肠 既可降温又可通便,可用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油擦拭后插入,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2.2 药物降温

2.1.1 解热药 阿司匹林较安全而有效,此外安乃近,消炎痛,扑热息痛等药可选用,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大汗促使低血溶量性休克的发生。

2.1.2 口服降温药或用小儿退热栓:患儿退热每隔4到6小时使用一次,以免发生多汗,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

2.1.3 25%安乃近溶液滴鼻:此法简单有效,适用于5个月到一岁左右的婴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小时以内既可降低体温。

3 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3~4次每天。婴幼儿可勤喂开水,既利于退热,又可保持口腔清洁。如有口唇干裂,可用甘油加等量水,轻轻涂抹。

4 心理护理

以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语气关心体贴患儿,陪同患儿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患儿父母陪同患儿一起,发现患儿优点给予表扬及鼓励,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紧张,这样可以帮助患儿放松,起到促进小儿疾病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床儿科学2005、5;350-351

[2] 蔡丽豪,蔡有兴.小儿高热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0(3):21-22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ICU清醒病人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节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8例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