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高尔夫

时间:2022-08-20 10:32:56

数字高尔夫

18洞,72杆,7000码,2000亩这是最常听到的四个有关球场的数据,用它们“造句”则是:一个标准18洞球场标准杆72杆,球道总长7000码左右,占地2000多亩。

事实上,高尔夫球场并不是一个标准尺度化的建筑,它是千变万化的,并不是所有的18洞球场都一定是72杆,球道的长宽多少,占地几何更是没有任何一个球场能够完全相同。

高尔夫进入中国20余年,国人已经开始逐渐了解这个在国外发展了600年的运动。而国内高尔夫球场的建造也逐渐出现繁盛的局面,尽管政府考虑到土地及环保等问题,曾出禁令,但高尔夫的诱人魅力仍使这一项运动在中国蕴含了无穷的发展势头。

依据2004年版《中国高尔夫球场指南》,中国共有球会168所,近200个球场。大部分球会都拥有18洞球场,而拥有27洞或36洞球场的球会占总数的近30%。这已经可以认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毕竟中国的高球人口还不多,但如果与中国人口总量相除,那结果将是600多万人才拥有一个球场,以这个数字来说,高尔夫在中国的普及还是一个梦想。

中国的球场大部分是半开放式球场,既销售会员证,也以较高价格接待普通散客,而完全开放的公众球场则少之又少,唯有的两家公众球场都出现在深圳。值得一提的是,现有(2004版资料)6个9洞球场,很多酒店、度假村或练习场也建有了迷你球场。

一般来说,球洞数多的球会说明其投资商资金雄厚,球场建造标准也高,因此其消费价格也更高;公众球场洞数都较少,价格也较低。我国的大多数球场都是以较高标准建造的,因此打球价格偏高,能够进入高尔夫圈子的都是高收入阶层,而公众球场偏少又导致了球场消费价格的偏高。

球场的建造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也是我国高尔夫开展较好的地方,这里的三大城市――深圳、上海、北京是我国高尔夫发展的代表.仅三个城市的球会就占了全国球会总数的23%,而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的球场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10。这种格局,跟我国高尔夫发展历史相关,早期的球场主要服务于一些外商投资者和港澳地区高球爱好者,与一个地区的招商引资存在莫大的关联,即使现在,高尔夫球场同样为许多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招牌。但随着高尔夫文化的普及,国内高尔夫人口的增加,这一状况已逐渐开始改变,建球场时考虑更多的是国内市场了。另外,由于海南、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酝酿或尝试高尔夫旅游的发展,球场数量也相对较多,目前海南已有10多个球场开业,“海口进,三亚出”或者“三亚进,海口出”的模式使琼岛已成为众多高尔夫爱好者休闲度假的天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许包括现在,很多国人仍然认为,高尔夫球场的建造侵占土地,破坏环境。不容否认,建造高尔夫球场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规模较大,相比一个足球场,或者网球场,那是差别巨大的。不过,从数据也可以看出,200多个球场用地40万亩,占国土面积比例很小,仅有百万份之三。加上高尔夫球场建设多选用一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因此与耕地并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社会上的误解及媒体和公众争论较多的问题是我国的高尔夫球场大多都配套修建了许多的房产,球场的很多投资商征得大片土地用于球场建设的同时,也建设了大片高级住宅、度假村等,以此收回投资,这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而另外一个重点则是违规用地导致与当地农民关系的僵化。

高尔夫是一个“好东西”,它的魅力决定了人们无法将其舍弃。而在与中国高尔夫发展相关的连串数字中,人们自然希望能读出越来越多“和谐与持续发展”的味道。

上一篇:有奥林匹克,就有他们 下一篇:全民盛宴 如何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