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分析

时间:2022-08-20 10:17:29

基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分析

摘 要:依据金融市场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金融业银行必须使其资本管理方式有所变化和改善。需要分析和研究我国银行在运行和管理资本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采取完善措施。本文先阐述银行业经济资本的相关概念和其运行资本管理模式具有的经济意义,然后分析了其资本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我国银行 银行经济 经济资本管理模式 分析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金融市场,都具有较高的变化性,我国不仅要适应多变的金融市场,又需保持市场经济具有活力,因此,需要发挥银行在运行和管理资本上的作用,通过引用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确保资本运行的稳定性与发展性。此外,在运行中,也需要意识到我国银行在使用此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并积极正视问题的存在,然后采取有力的解决措施。

1、银行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相关概念

总结马歇尔与马克思两位代表性学者对于资金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本的定义分成了两个大类。第一类,资本是全部的现有资产,认为资本是包括即将获得和已经获得的所有财产。第二类,资本的寓意在于资本具有增值的本性,通过有规划性的对资本加以储备,用长远性观点,将其通过以利获利的方式来增值。对于银行运营的资本来说,其资本的定义是复杂的,银行资本可以分成为会计资本、经济资本以及监管资本。而银行资本仅覆盖了非预期性损失,这是由于非预期损失具有风险危险,而且也是资本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对经济资本定义其概念,这是因为资本不仅要考虑利益因素也要考虑风险因素,而经济资本最基本的价值是将风险因素考虑了进来,通过止损手段将资本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保护。所以可以看出,银行资本与经济资本具有差异性,经济资本是风险数字,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抵御风险。

2、我国银行使用经济资本管理方式的意义

对于我国的银行业来说,其资本管理形式采用的是经济资本管理模式。使用此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资本具有风险预防的特征,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并科学的规避市场风险,具有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与稳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运行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对银行的资本管理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使银行业在实施战略管理时,为其提供基本方法。此外,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方法,有效控制资本的流通,通过建设资本风险预防体制,将银行业长期与短期利益相结合,使银行在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中确立稳定与坚固的市场地位。

此外,银行实施此种资本管理模式,也是外部监管部门对其的要求。外部监督部门为了经济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必须对其此种管理模式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银行长远持续的发展,需要采用经济资本的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控制资本,为银行上市取得条件。

3、我国银行在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虽然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通过此模式对银行发展发挥了作用。但是,对于我国的银行行业来说,其发展并不成熟,所以运行经济资本来实施资本管理时还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经济资本管理的分配形式

对于经济资本的管理来说,需要与其匹配相应的分配机制与管理方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方面都具有片面性,所以在使用经济资本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分配时,其分配形式具有落后性,导致无法有效的使积极性调动。所以这种分配形式来配置与运行经济资本,会对资本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造成不利影响。

3.2、经济资本的管理方法

就我国的银行业来讲,已经在大部分的银行里运行了经济资本管理方法,但是由于银行机制、制度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管理方法并没有得到改善,不具备与经济资本管理相匹配的管理方法,致使不能有效的对风险实施规避,较难实现预算管理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产生动荡。

3.3、审核方式上

由于银行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盈利,所以有必要通过数据来分析银行的资本效益,通过判断和分析,了解银行的盈利和亏损状态。然而目前,存在较多银行在运行经济资本的管理模式后,并没有定时定期的考核银行的经济资本效益,使得银行机构人员无法及时的了解银行的状况,导致银行资金存在风险隐患。

3.4、商业银行还存在的其它经济资本管理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使用经济资本的管理模式时,除了有以上问题的存在,还具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完善的信息系统。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存在缺陷,数据信息规范性与准确性欠缺。而且其考核与激励管理制度不具备充足的信息数据,使得考核结果不精确。

第二,不灵活的资本配置方式。商业银行在实施资本配置时,没有与绩效考核和具体预算相结合。此外,没有考虑银行的运营状况以及宏观环境,当它们发生变化时,没有相应的进行分配调整。

第三,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实施的业绩考核标准是银行的年度与季度经营业绩,银行高层次管理者的工作业绩与银行经济增加值相挂钩。这种绩效考核模式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与银行持续健康的发展方向相背离。

4、完善我国银行运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措施

4.1、对于经济资本管理,使用全新的管理思路

因为存在分配形式的落后性,所以为了确保对资本风险的有效控制,需要对经济资本实施完善的配置顺序。银行需要科学正确的对自身所能够承担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尽量使资本利用率提高,以实现银行资本利用的最大化。此外,应该做好资本效益审核管理,为了确保银行能够实现效益的最优化,需要科学并合理的管理资本的回报率,不仅达成扩大资本的目的,而且能够保证银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以促使银行的不断发展。

4.2、设定管理工作原则

为了具备与风险资本管理相配的管理方法,需要使其具有稳定的管理原则。在实施具体制定工作时,需要结合市场情况来制定,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银行稳定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

首先,不同银行不同对待。我国银行在运行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考虑资本的增量也要管理银行的资本存量。对于不同资质的银行,其管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通过此种管理方法,使不同机制与等级的银行能够实现快速并持续的发展。

其次,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为了实现有效控制资本市场的目的,需要将资源配置工作作为经济资本管理的首要出发点。

最后,实现银行的稳定健康的发展。要想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极度重视经济资本的安全性,降低其存在的风险率,以保障资本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4.3、完善经济资本数据管理系统

我国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有效的控制风险。为了准确、快速和科学的分析银行资本所具备的风险性,所以应该避免不完善的数据信息体系,并加强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了完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各大商业银行应该与其它商业银行、银监会以及人民银行加强交流与合作,使其数据管理系统具备更多的数据资源。以保障在计量和敲定资本风险时,能够依据充足的历史数据来实施分析和统计,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4、完善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促使银行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并有利于在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应该将季度考核标准取消,使高层次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兼顾任期考核与年度考核。通过此种方式,来加强银行高层次管理者对于机构发展的长远意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

4.5、培养银行职员的风险意识

银行配置资本需要依据银行预算部门工作人员对资本的精密统计,如果预算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全面的考虑资本风险的话,就可能会使得银行遭受巨大损失。所以,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应该培养所有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听过将职员风险意识树立,使每个职员意识到风险可能会带来的损失,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偏差。此外,为了提高银行运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质量水平,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人才,从而确保能够为研发和建设管理体系提供条件。因为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涉及到预算风险、维护数据系统等所有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具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使其能够全面的掌控经济资本的所涉层面,确保经济资本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5、结束语

我国银行采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来管理银行资本时,需要了解清楚银行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区别,并重视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应该了解自身机构在运行经济资本管理时存在的缺陷,通过不断完善银行的数据管理体系以及考核机制,并采用新的管理思路,在固定的工作原则下,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实施管理。此外,为了提高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水平,需要培养银行全体职员的风险意识,并积极的向银行组织引进高素质水平的经济型人才,以有利于经济资本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郑增添.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2]余丽菲.浅析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J].中国电子商务,2014,(4).

[3]许洪瑞.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探析[J].财经界,2012,(16).

上一篇:基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三联物流配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