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时间:2022-08-20 10:06:33

高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创新源泉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1)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2)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只有首先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才能改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形成创新的教学观念、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语文素质化教育的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高中语文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这样的方法不但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而且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阻碍了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因此这种传统的教法必须改进。在改进过程中我觉得要考虑这几个问题:(1)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3)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是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上一篇:浅谈语文多层次教学对后进生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尊重学生,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