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20 09:27:42

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决策活动。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同时有的教材不适合高职学生;教师在把握英语基础教学与专业课的关系上也不够到位。这些说明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英语课堂设计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31-02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它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目的,采用比较系统的方式方法对教学进行规划。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就能使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一、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教学对象层次复杂。学生来源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学生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英语知识掌握不扎实;听、说、读、写、译技能中“听说能力”更为薄弱。我们曾经对100名新生进行入学英语能力测试,测试试题为高考的基本题型及难度,结果发现70分以上者不到20%(满分150);最高分有5名学生在90分左右;其余学生绝大多数为50-60分。在这样的英语基础上开展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教学上存在有这些问题: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英语教学模式落后,教材单一,与专业结合不明显,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在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需加大力度:许多英语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充分;在教学模式上,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讲授英语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仍然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教学设计及实际教学没有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课堂教学设计不够系统合理,不够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些目前还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最突出的问题。

(二)影响课堂教学设计的两个重要因素

1.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载体,为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难易度尤为重要。太难的教材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和排斥心理,有的学生会因此有畏难情绪,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过于容易的教材,会使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要求不具体,也满足不了未来岗位、就业对学生英语水平和技能的需求。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并要结合目前社会和专业对高职人才英语知识、技能的要求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目前正规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很多,在设计理念上基本都遵循实用、有用和够用的原则,基本能满足职业类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如何对教材进行系统科学的把握,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还需一线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

2.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课堂设计不够合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能胜任基础英语教学,但对所教学生专业、学科知识、背景等了解相对较少,没能把英语和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许多课堂教学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传统的讲授法,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的主导性。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确立“实用、够用”的课程观和“基于实践”的教学理念,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一)实用原则

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教学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这是英语更深入学习的前提。同时为了切实贯彻英语实用性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根据专业及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将来就业岗位差异和行业规则,对教材的实际授课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加或者删减,按照专业的差异性增加专业词汇量”。拓展学生的专业词汇,让学生多了解专业方面的英文知识,能阅读一般难度的专业文章,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要充分研究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例如,要了解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这就需要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上,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的意见,适度扩展、补充教学内容。

(二)交际性原则

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学生掌握语言不等于仅仅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结构知识。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性原则的基本特征主要指: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Hymes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这两个方面,即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应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应强调结构的准确性,也要强调使用的恰当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考虑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具备交际性特征,设置较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在课堂活动设计环节应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特点。培养交际能力应该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训练的根本目的。

(三)能力培养原则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高职高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是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要符合科学性原则,不仅要符合教学目的,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学习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服务。

(四)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结果是教案,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备课,教材内容不一定完全是教学内容。通过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合并、裁剪甚至补充,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具有实效。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是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现状和学习动机等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体现。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以学生为本”是主体性原则的主要特征。因此,教学设计要设立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还要轻松和谐,让学生在愉快的没有压力的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操作来寻找答案,掌握所学。由于英语具有实践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通过讨论和分析来解决问题,进而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交流过程,这个交流过程离不开课堂活动。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近几年来广大一线英语教师针对如何使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提出许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互动”式、“任务型”、“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等模式,并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操练语言、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创造了机会。当然,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课堂授课模式,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使教学过程优化,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法和模式,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应该从分利用好这一舞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课堂实训;以应用为原则,立足课堂,不断为学生创造实实在在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然地掌握知识技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赵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回顾与英语课堂设计[J].双语学习,2007(4).

[2]李莉.英语交际功能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09(10).

[3]孙蕊.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原则[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

[4]徐笛佳.谈交际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 (12).

上一篇: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探讨Ⅱ.学生评教与综合评... 下一篇:植物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