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管理

时间:2022-08-20 08:42:47

浅谈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管理

摘要:大量的非税源企业有何特点;如何管理。

关键词:主要特点 管理策略 管理前景 体系构建

1、非重点税源企业的主要特点

(1)税源零散、数量多、规模小、单位税收少。按照纳税人规模、税收收入、经营特点、管理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来分,企业大致可划分为重点税源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三种类型。其中大企业为重点税源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属于非重点税源企业。据统计一个东南沿海的中等城市的区级税务所的全部企业中,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所有户管总数的95%以上,而税收贡献率却不足50%。

(2)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组织机构普遍比较简单,管理方面随意性强,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在财务管理方面,会计岗位设置不全,财务核算难以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无法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许多非重点税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聘请兼职会计记账。

(3)不少非重点税源企业存有逃避纳税的想法,特别是在经营状况不好时,这种动机更加强烈。通过隐瞒收入、违规使用发票、应建账而未建账或虚假记账、虚假申报等手法进行逃税。

2、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管理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深化纳税评估。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应用阶段、应用发展阶段和整合集成四个阶段,现阶段正处于整合集成阶段,包括税务系统与工商等其他部门系统的信息技术整合集成;各税务系统的信息技术整合集成,由于非重点税源的企业数量众多,稽查更倾向于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纳税评估。各地税务机关基本都实现了主体征收业务的信息化,部分地区还建立了利用纳税数据帮助税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但远远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只有建立在纳税申报基础之上的纳税评估才是非重点税源企业税源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纳税评估能够发现异常纳税行为,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对税源进行动态监控。

(2)加强非重点税源企业的日常事务性管理。目前客观上存在管理户数多、管理人员偏少的状况。税收管理员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提醒按期申报、对企业资料进行备案和解答税务操作问题等工作上,根本无暇了解和监控纳税人的税源变动情况、税款申报的遗漏情况等,税源管理粗放,风险处于高水平位置。

(3)提高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管理信息化基础的硬件设施运转效率。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硬件产品是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管理信息专业化的基础。硬件设备良好的性能、高度的可靠性、较低的故障率是做好纳税管理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3、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专业化管理前景

(1)加强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管理整合集成的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只有经过多方面整合集成的信息技术,才能有助于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相关信息、第三方信息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比对,深入分析纳税人申报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助于为针对不同的纳税人设置和使用不同的纳税评估指标奠定基础,提高指标利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才能有助于税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岗位、各个业务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整体,发挥合力。也正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税务机关对非重点税源企业专业化纳税管理提出了空前的挑战,表现在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数据测试,也可以用于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具体的应用控制。

(2)税务机关对非重点税源企业实行“源泉控制”。由于非重点税源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财务核算大多不能做到准确、及时和完整,无法有效地对非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管理。怎样使大量的非重点税源企业的财务核算、企业信息汇集到税务系统,又怎样使税务系统的税务信息传达给非重点税源企业呢?笔者认为就是实行“税源控制”。将为数众多的非重点税源企业的财务核算、企业信息先汇集到税务中介场所,再由税务中介场所为税收管理员了解和掌握税源的产生、发展、运转等流程,提高税源采集的精度、税源监控的深度,对纳税人的物流、资金、纳税申报、票据使用进行整体监控,扩大税源监控视野。

(3)建立健全非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中的联动机制。在加强非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方面,笔者认为税务机关还应该进一步优化税源管理机制,使税收管理和稽查、登记、纳税服务系列之间的工作流程衔接通畅、紧密。尽管目前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流程不尽合理,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流程设计过繁,职能划分过细,控制“节点”过多,一边加强了对税务系统执法权利的监督与制约,一边也加大了内部岗位和业务之间衔接的难度,容易造成管理力量的内耗,给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4、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专业化体系的构建

(1)变革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管理体系。面对种种挑战,税务机关要加强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管理,采取策略和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专业化技术运用于非重点税源企业,已不仅仅是是对非重点税源企业的改革,其实它已经是当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应结合集中管理和实时控制的特点,组织创新的基础上,重组非重点税源纳税管理体系,优化非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机制,发挥联动机制,需要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各部门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做到“纵横结合”、“内外协作”。

(2)多方面培养提高非重点税源企业相关报税人员的素质。在实施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管理时,应注重对人员素质的培养,只有在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层真正地重视起来,特别是相关财务人员的素质补充新的技术和知识,注重增强财务人员的财务税务知识的应用能力。非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管理才能得以深入、持久。

(3)建立非重点税源企业纳税风险防范体系。任何系统的信息化都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资讯保护的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入侵风险、破坏与舞弊的风险、交易完整的风险等,应用好信息化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信息流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增加系统的容错处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保证非重点税源企业和税务系统在纳税信息传递过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税务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1号公告).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版.

上一篇:科学教育技术探析 下一篇:一种架设可变跨度槽型梁整体式桥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