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新课标英语》教学后的感受

时间:2022-08-20 08:12:23

浅谈实施《新课标英语》教学后的感受

【摘 要】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怎么样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在教学中有所突破成为我们当下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去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重大内容。

【关键词】《英语新课标》;任务设计;创新能力;教学资源

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要。伴随课程改革走过的15年多的历程,我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将近32年的老教师,内心感触颇深。

英语教师本应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职业。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不断跟新,有不少英语教师,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虽然每天起早贪黑、辛勤耕耘,教学效果却不如人意,学生还一个劲地抱怨英语学习学得苦,教师教得累。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英语教师身心疲惫、英语教学如此的苦不堪言呢?从我自身来讲,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思想未及时更新,二是教学行为不科学。我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新课标》教材进行教学已有多年了。刚开始也有一种不知如何教起的感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对它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进行《英语新课标》教学要求教师在钻研、挖掘教材的基础上,除了具备用活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外,更加留意、关注周围生活的一切,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大量地积累素材,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所用。近年来,我通过参加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晒课、参与“一师一优秀、一课一名师”的评课活动,英语培训,继续再教育学习等方式,与其他英语老师的交流和讨论,大量阅读理论性书籍等形式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多种教育手段,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在《英语新课标》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一、创造性地设计每一个“任务”

1.任务的前期准备:

把主题和任务介绍给全班,给学生思考和准备的时间。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教学时,先请学生们回去把自己能想到的职业的英语名称都列出来,从而激活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如:teacher,doctor,bus driver, reporter,scientist等;接着给他们任务,进行学生互动,互相了解彼此之间对不同职业的态度。

2.课上任务的设计:

在此阶段,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任务和活动,让学生熟悉语言,运用语言。还是以这节课为例,我是这样做的:

①师生互动:让学生们了解我对教师职业的感情,并了解部分学生对不同职业的感情或态度。

②两人活动:谈论彼此的理想工作,说明原因,并说出得到理想工作的计划和打算。

③小组活动:组员们通过互相之间询问彼此理想的工作,写出一个“本组组员理想职业调查结果”的报告单向全班汇报。

3.语言关键点的展示: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讲解并归纳、总结语言点、句型等。

4.家庭作业中的任务设计

课后布置学生离校后或是在家中运用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养成随时使用英语的习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一课时,让学生在课上亲自操作如何做苹果奶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做一道菜,然后用英语写出具体的做法步骤。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设计的“任务”能否圆满达成取决于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就要靠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创设。作为一名教师,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尽力做到仪表洒脱,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举止大方、文雅,语言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合理醒目,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首先,课前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等。以此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活动。

其次,在教学中,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例如,在学习有关问路的英语表达时,利用学生的座位和教室里的过道等,让学生们练习用英语表达“去往某个地方怎么走”,并做相关的游戏和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笑声里学中用,用中学。

最后,把一堂课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下课前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欣赏一首英语歌曲、结合本单元和本课主题内容增加一句英语谚语激励他们学好、用好英语、了解西方文化等。譬如:我在教在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4 Don’t eat in class.运用一句谚语:“There is no rule,but its exceptions”.其意是: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规、班有班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而引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三、充分挖掘一切教学资源

课内外相结合,使英语语言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要学生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为此学校领导、年级老师们一起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开展英语英语角,开朗展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小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这些活动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了课内所学的知识,创设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四、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到,讨论式、质疑式、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使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我试图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试图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有时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经过2年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实施,我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教学行为优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主动;课堂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校内外教学资源也得到较好的利用。

课改给教育战线带来了勃勃生机,使我的教师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使原本就有趣的教学天地更加绚丽多彩!

上一篇:计算机虚拟化技术原理与应用之研究 下一篇:“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