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步骤

时间:2022-08-20 07:50:37

浅谈“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步骤

【摘 要】人机界面在工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者必须通过界面操作才能使用产品,同时该界面也是使用者认知产品的基础平台。本文以人机界面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着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了解使用者基本需求为根本设计策略,同时根据使用者反馈的需求信息来改进设计。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具体步骤,包括了解用户、分析任务、架构原型与用户测试4个重要步骤。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机界面;设计步骤;使用者需求

1 引言

如今,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步进入了非物质社会各类软件产品层出不穷。在面对如此丰富的非物质产品过程中,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软件的提供的功能需求,对于软件的易用性和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软件设计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仅仅只靠丰富的功能立于不败之地,设计师们也开始关注非功能性的一些因素,例如软件的界面设计。软件的人机界面是交互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界面,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使用软件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度。人机界面(UI即User Interface,又称用户界面)是指用户使用者和计算机沟通时所需要的交互媒介,它有助于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可以帮助或引导用户在繁琐的信息之中寻找目标达到目的。本文“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软件使用者,“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方法实际上指的是,在产品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用户的喜好与需求,即以满足使用者需求为根本设计策略,同时通过使用者反馈的需求信息来改进设计,从使用者的角度研究与使用者心理预期相符的产品。以下将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谈谈人机界面设计的具体步骤。

2 “以人为本”的人机界面设计具体步骤

2.1 了解用户

人机界面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使用者的需求感受,因此人机界面设计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收集潜在使用客户信息并了解他们的喜好与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换位思考等方法细致研究,从而发现潜在使用群体使用需求的大环境、大背景。用户研究的目的在于激发设计团队并让他们聚焦在某些关键点上,在时间和预算有限时,要沉浸在用户的环境中,了解实实在在的使用者的需要。具体来说,可以对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做情节描述,考虑不同环境、工具和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约束,可能的话,深入到实际的使用场景中去。设计师可以通过与用户交流, 观察用户工作,将用户的工作录像,使用户在工作时边想边说,了解工作组织以及自我尝试等方法,了解用户执行任务的过程, 找到有利于用户操作的设计,而不是硬要用户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人们在描述和实际操作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常常遗忘或省略一些例行任务或表面上无足轻重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有时往往是界面设计的关键所在。

2.2 分析任务

完成人机界面设计首要步骤后,需要根据调查了解的客户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建立与任务相关的用户心智和概念模型,从而帮助设计师们确定设计主题。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视频、音像、剧本等视听化形式,将用户心智和概念模型呈现,然后设计团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发挥想像空间。本文推荐使用需求剧本的方式,撰写的剧本可以包含麻烦的片段、期待的片段, 即人与产品交互使用情境中避免出现及期待出现的情境。通过创建一张人物的面孔和名字,可将调查及用户细分过程中得到的分散资料重新关联起来。这些人物角色可以帮助设计师确保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把用户始终放在心里。

任务分析既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也为系统实现后的评估提供依据。它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利用它能产生一个完整、明确的任务模型,使设计者明确系统应完成的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系统是怎样支持用户去完成这些任务和目标的。

2.3 架构原型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紧接是架构原型设计。本文所指的原型并不是工程意义上的模型,而是所谓的“低保真原型”。其优点是简单、易于操作,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构建原型。例如可以用故事板、剧本等可视化地展现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也可以使用原型工具来模拟过程,以此说明产品是如何运行的。在架构人机界面的原型时, 也应考虑到使用者界面的设计标准来架构技术框架。例如,用户机能及其生理特征是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原型是很好的测试设计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检验设计在多大程度上锲合用户的操作。笔者一样采用剧本方式,此时可称之为方案剧本。方案剧本是从需求剧本中用户对产品的麻烦、期待来获得对产品设计的重新认识。剧本透过“角色-环境-任务”的互动,充分考虑到人机交互使用细节,同时以有趣的故事线索和时间线串联整个故事。”“……生活中的一天”是想象一种新产品可能适合自然生活方式和潜在用户态度的常见方式。

2.4 用户测试

一个成功的产品离不开一个成功的用户界面,而成功的用户界面离不开对界面的评估。人机界面评估就是把构成人机界面的软、硬件系统按其性能、功能、界面形式、可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这里不仅仅要与人机界面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更重要的是进行用户测试。随着人机学研究的发展,用户研究与测试关注的不仅仅是可用性,更是超越了单纯的可用性的方法,“对产品愉悦生活”的功能方面也进行深入地探讨,使产品成为一种充满了愉快、乐趣、感动和满足的体验。

UCD对终端用户进行测试,而不是采用专家意见。虽然可用性专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新产品的问题所在,但专家意见可能只反映了有限的情况。尤其在设计复杂产品或服务时,由于它面向的用户群非常广泛,专家就容易漏掉某些重要的问题,可能会造成比用户测试的花费更多的损失。不过,在保密原因及在预算有限时,结合专家意见和小部分不同用户的测试也可以降低成本。

初期用户测试针对的是作为低精确度原型的图纸及样型。高精确度的原型将在之后的流程中出现。在进行用户测试时, 应仔细地观察、倾听,最好录制下用户在执行特定任务时的反应,看是否与设计定义相一致, 着重对设计阶段重点分析任务的检验,对参与者的指导必须清晰而全面,但不能解释所要测试的内容。测试没有用过产品的用户以获得新的看法,并向他们承诺研究的保密性,告诉他们是在帮助改进产品,控制交流的气氛。

可以使用测试记录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设计,进而修正和优化原型。当有了第二个原型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二轮测试来检验设计改变之后的可用性。随着原型的发展,人机界面的细节设计不断加入,在易学性和易用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在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深入。这些原型能让用户提出对整体上是否满足用户的需要以及反馈它的可操作性。可以不断地重复这个循环迭代的过程,直到满意,进而形成最终的方案并实施。

3 结论

如果把一款软件比作一个人,那么人机界面就是一个人的外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机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度。应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直觉上感到好用,并且有一个愉快的心情。用户对使用体验的肯定将造就顾客的忠诚度及公司名誉。毋庸置疑,未来的人机界面设计将更加关注用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贾晓辉,董智勇,乐嘉锦.多通道人机界面设计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软件,2008(25).

[2]褚中苇,魏东.交互设计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2007(04).

[3]龙舟君.面向用户的人机界面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2(02).

上一篇: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策略 下一篇: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前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