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痴呆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

时间:2022-08-20 05:32:56

浅谈老年痴呆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老年痴呆早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论述了其临床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旨在加强社会大众对老年痴呆患者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及减少该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老年痴呆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32-01

老年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种种不良生活习惯,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老年痴呆的病死率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4位[2],但目前国内外仍缺乏治疗老年痴呆的特异方法与手段。通过对老年痴呆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能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痴呆发病率。现就老年痴呆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相应的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1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特点

1.1 记忆障碍

记忆力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早期突出的症状,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患者早期主要累及短程记忆、记忆保存(3 min内不能记住3个无关单词)和学习新知识困难[3]。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语言啰嗦,刚放置的东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放过盐过一会又放一次等。随着病情发展,远近期记忆均受累,可表现为记不住自己的生日,有的患者甚至连自己的姓名、年龄等都不能正确回答。

1.2 智能障碍

智力活动全面减退,大脑的功能全面减退,很容易迷路,计算、理解等能力受损,甚至不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可出现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和意志不集中等表现。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情严重时可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3 思维言语障碍

进行性思维迟钝、缓慢、贫乏,不能进行逻辑思维,说话时常自相矛盾,让人无法理解其想表达的意思。疾病早期主要表现唠里唠叨,词不达意,想说的话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错语症,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但朗读能力可相对保留,最后可表现为完全失语[4]。

1.4 情感障碍

伴有幻觉或妄想,以幻视、幻听和被窃妄想最为多见,情绪改变亦较常见,如焦虑、抑郁、易激惹、欣快、情感失控等[5]。

1.5 定向力障碍

对时间、空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哪个床是自己的,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等。时间定向力也很差,有的患者不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是白天还是黑夜[6]。

2 干预措施

2.1 认知功能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及预防和减少进一步的记忆减退,有助于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7]。认知功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反复强化、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用,起到预防和减少记忆减退的作用。

2.1.1 记忆训练

训练患者瞬时记忆能力,即告知患者一些内容后立即让患者复述,直至不能复述为止。训练患者长时记忆能力,即让患者回忆过去的某项内容,如患者能够成功回忆,则回忆更久之前的内容,加大训练难度;不能成功回忆,则回忆相对近期的内容,降低训练难度,反复训练,直到能够识记。还可通过梳理人际关系的来龙去脉,表述各种事物的关系与特点,加强对人事物的理解记忆,使记忆力增强。对于实在是记忆困难的患者,建议患者将一些重要的事物记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帮助记忆,避免遗忘。

2.1.2 智能训练

寻找一些有利于智力的玩具,如拼图、积木等,让患者玩。充分利用残存智力,协助患者进行数字排序训练、物品分类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等,训练患者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科学用脑,鼓励患者多多进行脑力活动,但用脑不可过度,以免加重智能障碍,过犹不及。

2.1.3 思维言语训练

可以向患者讲述一些事情,讲完后提些问题让患者回答,或让患者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也可以向病人提问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病人自主思考并主动与人交谈,鼓励患者多动脑、多思考、多与人交流。

2.1.4 情感训练

对情感障碍的患者多给予信息及语言刺激训练,对患者关心、体贴,多与其交谈沟通,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对思维活跃及紊乱的患者,改变话题,分散注意力,转移思路,保持情绪平稳,使思维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有妄想的患者,护士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谈话技巧,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对幻听、幻视的患者,要稳定情绪,分散注意力,尽快将其引导到正常的情境中来[8]。

2.1.5 定向力训练

对时间、空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进行训练,诱导患者形成正确的定向力,减轻定向力障碍。可经常向患者提问现在所处的时间、地点等,如患者回答不上来,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以减轻因定向力障碍而引起的焦虑。

2.2 其他方面

痴呆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且合理,禁烟禁酒,按时作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还要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另外,在饮食方面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食物应易于消化,以素净清淡为主,少食动物脂肪,限制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糖和盐均不宜摄入过多。与此同时,患者应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些与自己身体状况和年龄相适应的体育锻炼,还可多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护理人员与亲属须监督患者的服药情况,指导患者按时吃药,细心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要关心爱护患者,减轻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的压力与刺激。在照护痴呆患者的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止意外伤害,因此必须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辛胜利,周卡,尹学,等.群居老人痴呆症状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42-43.

[2] 黄展丽.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3A):612.

[3] 沈渔.精神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1-242.

[4] 范妮,何红波,肖计划,等.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590-592.

[5] 杨莘,王玲.老年性痴呆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5-27.

[6] 韩臻.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10(9):780-781.

[7] 王善澄.实用康复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48-352.

上一篇:《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