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

时间:2022-08-20 04:45:36

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展开,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必须根据现有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一、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管理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人性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通常运用惩罚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与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接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等问题。

(二)辅导员队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机制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了不少能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推进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政策,但是各高校落实情况不一,不少高校存在认识不到位、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合理、考核制定不够健全、对辅导员的培训趋于简单化等问题。辅导员成天忙于应付处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时间和精力上不能保障科研工作的开展,所以,晋升职称往往比同时进入高校的同等学历但是教学人员要慢很多;超负荷的工作和实际收入、发展前景、进修晋升之间出现严重的不成比例;工作环境差,工作没有成就感等等,这些严重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目前辅导员队伍人心不稳的特点。

(三)社会环境变化较大

近年来,由于实行了教育改革,学校的办学方式多样化,大学招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学生管理人员人数却未能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目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达不到1:150,学生管理人员精力有限,这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施学分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更加个性化地教育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等,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同一班级学生在固定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组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容易出现纪律松散、不团结、集体荣誉感差等现象。

二、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

目前,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八岁以上,个性已渐趋成熟,对自己的行为已经负有责任能力。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学生为本,既把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又要把他们看作管理者,把高校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以学生为根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必须做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各职能部门应尊重他们的意见,比如,可以定期举行学生代表教务座谈会、学生代表后勤服务座谈会,可以利用各种调查问卷了解真实情况,设立专门的意见箱、电子邮箱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针对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区别对待。比如,辅导员在做贫困生工作时要尤其注意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同性格的贫困生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学生管理。学校的任务就是使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而严格,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相互之间责、权、利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抓大放小;学生处组织学生成立学生会、办社团,让学生会、社团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行层次化和个性化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要对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养成教育,要严格要求他们,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制度,经常点名,杜绝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在早自习、晚自习等细节处要抓紧、抓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大三的学生,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管理上应以引导为主,宽严相济,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不同的学生应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应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发展方向实行个性化管理,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三)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高度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调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向全体师生宣传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广泛宣传优秀辅导员的典型事迹,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要深入实际解决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为辅导员队伍架起与学校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之间的桥梁,形成辅导员队伍的流动循环。构建学习培训平台来探索辅导员培训的多种形式。

(四)把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等融入到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框架中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既要管理好,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与他们平等相处,又要关注他们的正当权利等,这就导致一些学生的纪律观念淡薄,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不上自习等。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唯有建立健全良好的日常行为考核和评价机制。没有考核,就没有约束。在日常管理中,任课教师要把学生平时上课时的纪律遵守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辅导员要把学生平时的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劳动观念、文明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与班委选举、学生会竞选、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和毕业分配等联系起来。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参考文献:

[1]王东.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探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

上一篇:最佳逼近应用 下一篇:试论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