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20 03:27:48

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3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适量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效果。结果: 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与治疗相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观察组患儿的好转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 氨溴索; 利巴韦林; 小儿患者;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67-02笔者医院主要采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支气管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医院近两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例资料,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2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为(6.84±2.19)岁。经临床诊断,本组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治标准。本组32例患儿中,合并4例气喘,6例呕吐、腹泻,1例心力衰竭。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上辅以氨溴索和利巴韦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患儿入院后,针对临床症状予以患者抗感染、对症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氨溴索和利巴韦林,将10mg/kg/天的利巴韦林和15mg/天的氨溴索置入100毫升浓度为5%的葡萄糖中,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一次。气喘患儿予3mg/kg/天氨茶碱,行静脉滴注。两组患儿的治疗期间,对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的患者,予以对症药物控制病情。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天。

健康指导:临床用药期间,对每天对病房进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加强对患儿的饮食指导,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尽量为患儿提供富含高蛋白质、高热量的流质食物,降低辛辣食物对患儿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口服药物时,可将药物碾成小瓣,切勿在患儿躺在病床上时喂药,否则会出现误吸的现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根据表1相关数据,可发现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治疗时间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时间,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92±1.33)d、(5.03±1.18)d,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09±1.46)d、(7.85±1.69)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1],支气管肺炎是肺炎的一种常见症状,幼儿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呼吸障碍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干预,会对小儿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笔者医院主要采用氨溴索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支气管肺炎,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有学者提出氨溴索具有溶解痰液效果,通过分解患儿呼吸道上附着的黏液,从而缩短其在呼吸道内滞留的时间[2],对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该药物还具有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状况。既往研究表明,氨溴索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ARDS、呼吸道疾病等疾病中,对控制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利巴韦林通过与病毒感染后的细胞进行相互作用后,减少病毒细胞与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病毒细胞的活性的目的。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1/1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10/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氨溴索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人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 (4):265-268

[2]李霖,李吉红.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10(16):33-33.

[3]王晓荣.小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相关影响因素的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5):89-90.

作者简介:黄宜付 性别:男 籍贯:肥西县 学历:大专。

上一篇:运用健脾除湿法治疗带下过多的经验体会 下一篇: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