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时间:2022-07-26 07:57:55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纽29例,治疗纽采用电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两纽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与NIH-CPS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针药结合;电针;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311-01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青壮年男性的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2.5%一16.0%-,而35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可高达35%一40%t2~。其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即NIH IiI型)最为常见,占前列腺炎的90%以上,其处理也最为棘手。它一般病程长,治疗效果欠佳,甚至可伴有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等一系列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目前,CP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疗法为主,笔者采用针药结合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纳入标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分类标准(1995年)拟定。凡符合NIH Ill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P/CPPS)诊断标准,年龄在1 8-50岁,病程大于或等于3个月者即可纳入。同时排除并发泌尿系感染,、附睾和精索疾病,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者,及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及有精神、神经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75例患者均为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患者。所有病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年龄18-5O岁,平均(35.36±4.82)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32~2.74)个月;对照组年龄19-50岁,平均(36.15+5.36)岁,病程4-19个月,平均(8.83+3.17)个月。两组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采用电针+药物治疗。(1)电针治疗:取穴:关元、会阴、中极、足五里(双)、阴陵泉(双)、太冲(双)。操作方法:用'P0.40 mmx50 mm毫针(苏州产华佗牌),用75%酒精常规消毒后,,将针刺入穴位,关元、会阴、中极、足五里穴尽量要求针感传至会阴或,阴陵泉、太冲穴要求有局部酸麻胀等针感,然后选取两个主穴接G6805型电针仪,正极接中极穴,负极接关元穴,波形为连续波,频率为40-8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 min,1次/d,6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开始下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2)药物治疗:口服协定方前痛宁方(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组研制,药剂科制备)(组成:萆薜15 g,车前子15 g,败酱草15 g,瞿麦10 g,黄柏10g,丹参15 g,川牛膝15 g,川芎15 g,延胡索15 g,橘核10 g,乌药10 g,黄芪15 g,菟丝子15 g,甘草5 g),水煎服,1剂/d,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另加口服o【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1461;规格:0.2 mg),0.2 mg,次,1次/d,晚上睡前服用,4周为1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口服前痛宁方加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服法及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酒及刺激性食物。

1.4 观察指标 以NIH-CPSI症状积分同作为疗效判定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会阴、、腰以下、耻骨上、膀胱区域等部位的疼痛不适感,排尿症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疗效标准参照《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 :临床治愈:NIH-cPsi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NIH-CPSI评分减少60%一89%;有效:NIH-CPSI评分减少30% -- 59%;无效:NIH-CPSI评分减少

1.6 统计学方法两组计量资料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比较见表2。

3 讨 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的"精浊"、"劳淋"范畴,多由湿热、血瘀和肾虚所致,临床绝大多数为湿热下注和气滞血瘀复合型,约占78.59%r~。本研究所采用前痛宁方主要由清热利湿类药物(革解、车前子、瞿麦、败酱草、黄柏)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川芎、丹参、延胡索、川牛膝)组成,并佐以行气通络类药物(橘核、乌药)与补益类药物(黄芪、菟丝子),正是针对临床多见的湿热下注和气滞血瘀复合证型而设。清热利湿药合用可清利下焦湿热,使湿热之邪既不妄动相火、扰动精室,又不与瘀血相合、胶结难开。活血化瘀药合用可攻逐下焦瘀滞,疏通经气血,并可缓急止痛。佐以行气药以消除阻滞气机的湿热、瘀血,能够使下焦经气通畅,气化得复。并佐以补益药既补脾肾以恢复下焦气化,又健脾胃以杜绝湿热之源。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而针刺镇痛的作用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并且被认为疗效好、副作用少。本研究针刺所选穴中,关元、中极、会阴3穴为任脉经穴,针刺关元穴有益肾培元、理气止痛之功;针刺中极穴对神经系统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碍者具有调整作用l'81。会阴为治疗CP常用穴位,属近部取穴,力求直达病所;足五里、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功能疏肝理气、除湿降浊;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穴,可健脾胃,祛湿热,止痹痛。诸穴合用,能达到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络、补益肾气之效,结合电针治疗该病,能加强针感,共除不通不荣之弊。本临床研究说明,药物结合电针治疗,能更有效减轻CP/CPP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目前治疗CP的方法和药物多种多样,但疗效均不甚理想,复发率较高。在目前针对病因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病证结合施治、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是一种有效的策略。慢性前列腺炎以慢性盆腔疼痛和排尿异常为两个主要的证候群,故抓住这两个证候群进行对症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泌尿外科经过多年研究,制定出了一套中西药物结合、针药结合的联合治疗方案,即以α1受体阻滞,改善患者排尿异常,中药前痛宁方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电针镇痛,三者相结合,以改善症状为突破口进行病证合综合治疗。本观察证实该方案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篇:浅析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具体措施 下一篇:动态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