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剖析

时间:2022-08-20 03:27:20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剖析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是一项重点的工作,便于提高设计造价的控制力度。建筑结构在设计阶段内,面临着较大的造价难度,很容易引起预算超支的问题,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所以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造价进行研究,分析造价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涉及到诸多影响因素,干预了造价的实际分配,导致结构设计阶段出现了造价风险。建筑企业规划工程造价时,必须以结构设计的实际情况为主,强化工程造价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控制性,充分发挥工程造价措施的优势,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

一、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缺乏合理的控制措施,在造价控制实践的过程中,引起了多项问题。结合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现象,例举出现的问题。

1、缺乏造价控制的目标

造价控制目标,是规范结构设计造价控制的关键,对造价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中,不重视造价控制目标的制定,仍然延续传统的控制方式,影响了造价目标的应用水平[1]。

2、造价机构设置不科学

工程造价机构,负责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项目,造价机构设计不科学的问题,是建筑阶段设计阶段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破坏了工程造价控制的系统性。例如:某建筑工程的造价机构,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分析时,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制度控制的手段,导致造价的数据出现多项错误,初期造价设计人员并没有发现,而是在该建筑结构施工中意识到造价数据错误,所以该建筑工程被迫停工,需要由造价师先完善造价机构的设置,重点编制造价制度,再重新规划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3、内部控制的力度不够

内部控制对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内部控制在执行力方面的问题,限制了造价控制措施的应用[2]。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40%以上的建筑企业,在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没有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进而丧失了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导致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进入无控制的状态。

二、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在工程造价中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缓解结构设计造价控制的压力,解决造价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1、树立造价控制的目标

造价控制目标,是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工程造价的实际,提供标准的控制目标[3]。例如:某建筑企业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方面,提出了控制目标,在实行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比对预设目标,如果实际目标与预设目标出现偏差,需重点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评估造价的控制过程,确保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能够按照预设目标实施,该建筑企业制定造价控制目标时,还考虑到工程技术的影响,注重初步设计中的目标内容,用于确保结构设计工程造价的效益。

2、设置科学的造价机构

造价机构设置的核心是造价制度,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提供制度基础。以某建筑工程造价部门为例,分析造价机构科学设置的策略。该造价部门按照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的需求,规划出可行的造价制度,目的是保障造价机构的合理性。首先该企业整理了现有的造价制度,确保造价制度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发挥造价制度的标准化;然后根据现有造价制度,提出可行的评价指标,主动设计了评价体系,用于找出现有造价制度中的不足之处,要求造价人员在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中,落实造价制度,一旦有违背造价制度的问题,立即追究造价人员的责任,避免出现制度漏洞,最主要的是确保该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内容;最后该造价部门,结合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造价任务,科学的划分给造价人员,要求造价人员履行造价控制的职责,体现造价控制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3、强化造价的内部控制

建筑企业在对结构设计阶段实行造价控制时,应该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积极引入辅助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例如:建筑工程企业造价控制时,根据结构设计阶段造价信息的状态,落实价值工程中的理论项目,评估工程造价内部控制方法的价值,确保工程造价控制中可以发挥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还可使用限额设计,维护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标准,通过内部控制,对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初步的计算和控制,编制出大概的预算信息,再全面审查结构设计结构中的限额数据,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体现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有利于规范资金信息的应用,利用工程造价控制策略,防止预算超支。根据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以此来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可行性。

1、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规范设计,能够预防造价偏差,促使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能够按照造价的实际规定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同,对应的工程造价规模也不同,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的实践性,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在根本上降低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而且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准确性,促使实际造价与目标值保持一致。建筑结构的规范化设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重点因素,优化了工程造价中的资源配置,发挥建筑结构规范设计的效益,同时表明了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效益价值。

2、优化建筑基础设计

建筑基础设计,是结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应该着重考虑的一项因素,因为建筑基础设计与整个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连续,确保建筑基础设计的严谨性,有利于约束造价控制,提供高效率的标准[4]。实践证明,基础设计成本占总工程的25%左右,采取优化建筑基础设计的方法,有助于缓解造价控制的压力,强调基础设计的重要性,保证工程造价措施可以达到标准的水平,以免影响施工成本的分配质量,为造价控制提供有效的设计保障,改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造价控制,由此还能降低建筑基础设计造价控制的影响。

3、细化建筑上层结构设计

建筑上层结构,是指除基础结构以外的建筑上层部分,也是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的一大主体。建筑上层结构设计中的造价信息,相对比较零散,所以细化建筑上层结构,明确规划工程造价中的各项成本内容,如:墙体工程造价、混凝土工程造价等,避免工程造价中出现混淆或遗漏的信息。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中,应该注重建筑上层结构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上层结构设计中的材料用量,还要优化建筑结构的实际表现,加强建筑上层结构造价控制的力度,一方面提高整体造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调造价控制的重视度。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增加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难度,建筑企业为了保障结构设计造价的科学性,积极推行工程造价控制措施的应用,解决结构设计造价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了工程造价的控制方式,提供可行的控制手段,规范结构设计资金的使用,规避潜在的工程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嵘.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探讨[J].四川水泥,2014,12:299.

[2]陆海龙.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5,07:260+263.

[3]朱冬兴.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完成工程的造价控制[J].科技资讯,2012,10:166.

[4]朱杰元,施永坚.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4,11:225.

上一篇:论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