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预测及防治

时间:2022-08-20 02:52:58

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预测及防治

【摘要】由于高速公路影响面广,建设所需资金较多,建设周期也较长,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也给沿线地区的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中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即是基于此着重阐述了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各阶段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高填深挖、开凿隧道、架设桥梁等工程。其中,如开挖导致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原有地表土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表土层的抗侵蚀能力减弱,从而形成水土流失。又如在挖掘隧道及大挖方段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就地进行废渣处理。而施工工程中及完工后,对取土坑、弃渣场等的土石渣料处理不当也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一)对河流的危害

若是不能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号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弃渣,那么这些弃渣就很有可能会在雨水的作用下进入到下游的河道当中,从而增加下游河水当中的含沙量。而这些泥沙在流速较缓的河道口或港湾沉积下来,就会造成河床淤积。

(二)对工程沿线水环境的破坏

由于施工填挖方造成的弃土以及的填挖方边坡一旦遇到大雨冲刷,泥土随雨水流失,会使工程沿线水域的悬浮物增加,造成水体混浊,在一定时间内对饮用水水源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工程本身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中,路基和开挖边坡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松动散落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那么在运行期间极易造成公路的坍塌、滑坡等事故。

(四)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若不采取相关防治措施,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就会直接流向工程区附近的农田,形成“沙压农田”。而一部分细小的泥沙则会向河流下游扩散,形成“黄泥水”,扩大危害范围。

(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以上对土地及水域造成的危害综合交叉,将会对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其后果无法估量。

二、对工程中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

由于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定位观测和动态监测数据十分缺乏 ,加之所用水土流失面积不准确、所取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偏小、预测年限不当等问题 ,从而导致预测结果偏差较大。建议用二维法对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在时间上 ,应根据其施工期间的施工内容、水保措施情况 ,来预测本阶段内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在空间上 ,按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区预测

(一)按照施工阶段进行分期预测

一般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施工内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以及水土流失量的差别较大,但是在各个工程阶段中,水土流失状况曲线的连续性却很强,所以,应结合当地环境,根据各阶段的施工内容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对本阶段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二)按照水土流失的特点进行分区预测

在各施工阶段开展前,应按照施工工程区域的地貌类型、水土流失特点及项目主体工程布局等实际情况对工程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区进行划分。这样对各区域进行取样预测,最大程

三、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办法

对于高速公路工程的试图防止流失应该贯穿于这个施工过程中。结合二维法在工程的不同建设阶段,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治理,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工程设计阶段的防治措施

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在进行工程路线设计时,要尽量减少对地貌及植被的破坏。

2.在进行工程主体设计时,要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提高利用率,减少弃渣。

3.要结合实地情况,进行现场考察,针对主体工程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情况,设计相关防治设施。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防治措施

施工阶段进行防治应以施工区为重点防治区域,并在工程区域两侧建立相关防治措施如:取土区、弃土区、临时工程地区等。

1.对主工程区的防治

首先,应当按照挖填方的具体情况,以分散水流,降低流速为目标,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其次,在高路基地段,由于路基面和坡面的净流量大,应结合边坡防护设施,将坡面径流按区域进行分块,分开处理,降低处理难度。再次,在河道两岸开展工程的同时,应该结合路基安全措施,沿河岸修筑防洪堤。

2.取土场的防治措施

取土场的防治措施应该根据取土场所的具体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规划。如在取土过程中对取土场原有地表植被造成的破坏,应对坡面削坡以保护坡面,然后在开挖坡面的坡顶设置截水沟,并在开挖坡面面上覆土造田,恢复植被。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要将掌握水土流失防治的主动权,确保道路建设及运营期间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事件。

3.弃土场的防治措施

对弃土场应修建挡土墙和护坡工程等整治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堆渣后,因进行表土回填,恢复地表植被。

4.临时工程占用地区的防治措施

对施工临时占用地区的防治,应将占用地区原有的地表土壤先推至一旁,等到施工完毕之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回原有地表,以利于日后的植被生长。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除了对地表的硬覆盖之外,还应适当的进行植被覆盖等美化措施,尽最大可能的恢复由公路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破坏。

(三)竣工验收及运行阶段的防治措施

在工程竣工阶段及运行试用阶段,相关部门在做好相应的设施验收工作外,还应加强管理,巩固治理成果,要注重植物防护措施,对施工地区的水土保持设施、植被绿化地区加强保护和管理。

结束语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急剧增加,加之开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水土保持工作,致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并且呈继续扩大、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环境问题被做为当今中国的4大问题之一。我们在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对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要特别的重视。要对工程建设主体附近的具体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提前做好分析工作,对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以及所能产生的状况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防治措施,做到建设与防治并重,在开发的同时确保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完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参考资料

[1]许永长;刘俊民;;黄土高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及预估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2]苏涛;砒砂岩地区EN-1固化剂固化边坡抗冲稳定性的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袁玉玮;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上一篇:刍议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