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时间:2022-08-20 02:03:12

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观把体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单一教师影响的过程。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往往只注重强调教育者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成了严重阻碍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羁绊。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结构的范畴。从广义上讲,教学结构主要是指教师、学生、教材三大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教学过程整个环节、步骤诸要素的组合关系。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直遵循的是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其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课外练习。世界教育史上,不论是夸美纽斯、赫尔巴,还是凯洛夫、布鲁纳,这些教育家们提出的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课内却死气沉沉,学生的智能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已显得太不合时宜。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构建适应时展的,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许多学校创造了不少可以借鉴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目标―调控模式,碰壁―点拨教学模式,自练习―指导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独占讲台的格局受到了很大冲击。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首先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其次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再次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评价反馈教学结果。另外,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对体育教学设计原理的研究,努力实现由传统备课型向课堂教学设计型的转变。同时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时也应注意:一要以教师为主导,二要以学生为主体,三要以身心为基础,四要以训练为主线,五要以能力为目标。总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不能赶时髦,也不能图形式,而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寻找一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途径。

二、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方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些过分注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和忽视对学法研究的现象就显得十分落后了,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一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合理组合,正确运用。

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是重继承轻创新。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因此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1.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要打开封闭的教学大门,突破狭小的教学空间,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走向娱乐场、多媒体教室,进而走向社区、农村、大自然。总之,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就教材教教材,造成书本知识脱离实际。教师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现代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所,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相帮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互相磋商,应成为当前普遍的教学形式,也只有这样的灵活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3.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又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创造超时空的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上一篇:如何使思品课中的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下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