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机制

时间:2022-08-20 12:37:23

浅谈建立和完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机制

摘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企业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好企业的货币资金意义重大。

关键词: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92-02

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货币资金具有很高的固有风险。在货币资金控制环节上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管理失控、舞弊丛生。鉴于此,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从不相容职务岗位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票据与印章管理制度等方面,指导各单位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企业货币资金的合法、真实、安全、完整,并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有效,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一、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

货币资金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血液,也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关键内容。企业货币资金的支付应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只有纳入预算的项目,才能支付货币资金。在货币资金预算管理方面,实行年度货币资金总预算管理,分季度、分月度进行日常预算管理的办法。企业预算年度内根据经营、投资、筹资活动预计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根据预算年度内预计达到的生产、销售或营业规模及其带来的各项收入、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发生的产权并购、长短期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资金来源等情况,本着“量入为出、科学合理、综合平衡”的原则,正确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合理规划企业现金收支和配置。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基本建设资金需要。实行货币资金预算,可以有效避免货币资金不足和过剩现象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金融风险。

二、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完善单位内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负总责,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安排、计划管理、实物资产、对外投资、项目招标、工程采购、经济担保等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权限,依法制定严格的批准制度,明确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1.对货币资金收入的控制,规定每笔收入都要及时开票入账;尽可能使用转账结算,现金收入款项要及时送存银行;不得坐支收入;收款凭证办理后加盖“收讫”章。

2.对货币资金支出的控制,规定每笔支出都要有预算和定额控制执行。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的规定,使用现金,尽可能使用转账支付;每一付款都应以健全的会计凭证和完备的审批手续为依据,付款凭证办理后加盖“付讫”章;银行单据签发和印鉴保管应当分工负责。

3.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资金管理人员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会计、出纳不能相互兼职,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流通的全部过程。一是会计人员负责原始单据的复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分类账的登记;二是出纳人员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和保管、签发银行有关票据和日记账的登记;三是审核人员负责收付凭证和转账凭证的审核及现金的盘点和银行账的定期核对;四是会计主管负责审核收支项目、保管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印章;五是单位负责人负责审批收支预算、决算及各项支出;六是电脑管理员负责财务软件的升级、数据的备份和电脑维修;七是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4.授权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的预算,规范货币资金的审查程序,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审批权限、方式、方法、责任和相关的具体控制措施,审批人不得超越审批权限;明确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复核、支付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并及时准确入账。

(1)支付申请。企业各单位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

(2)支付审批。审批人在其职责、权限范围内,检查其支付的合理性、是否超过预算金额、是否附有充足的支持性证据等,严格按相应的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申请拒绝审批。

(3)支付复核。复核人对已批准的支付申请进行复核,复核其支付单据是否合法、支付项目是否合理、单据项目的填制(包括相关的印章)是否完整、单据的数量及金额的计算是否正确、金额大小写是否相符、是否经过了相关审批人的审批、是否将一个支付项目分解为多个支付项目以逃避企业管理层的审批、支付金额是否超过预算数、该支付项目是否存在应扣回的预付款或应收款等。将应扣回的预付款或应收款记载于资金支付申请单上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付款手续。

(4)支付结算。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按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业务经办人支付现金或开具银行票据,完成付款业务后,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交由记账人员登记明细账。

(5)记账人员复核并记账。记账人员的复核作为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最后把关环节,其主要是对上述第三步的复核情况进行最后的检查,并对出纳人员的实际付款金额的计算、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的运用及金额的填写等进行复核。如经复核无误,则登记明细账。

通过执行以上程序,既能从源头上保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合理性、支付单据的合法性、支付金额的准确性,又能保证在汇款通知或支票填制后经过复核和监督,并及时登记入账,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因支付单据不合法而导致的税务风险,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5.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控制,要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资料的管理,要依法建账,及时核对内外部银行账目,认真履行定期对账、报账的制度,建立定期进行检查的制约机制。不符合审核程序不能支付资金,按规定实事求是,不做假账。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制度,超出限额的及时送存银行。现金、银行日记账要做到日清月结,每日余额与库存现金核对相符。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不准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远期支票或空头支票。严格按照票据管理的规定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各种票据,防止空白票据的丢失或被盗,同时加强银行预留印签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本人及授权人员保管,不能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的全部印章。

三、严格财务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水准的高低、力度的强弱、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本增值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要严格执行一个单位只能设置一个财务机构的管理规定,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全部账薄,全部收入和支出一律纳入本单位的财务总账管理。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要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开设,严格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现象。对本单位发生的重大经济活动事项要及时报告,准确、全面反馈本单位的经济信息。要树立风险意识,从源头上防止货币资金被挤占、挪用、盗窃,从制度上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

四、强化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财务会计工作是一项连续、系统的工作,不仅业务性强、工作量大,而且业务分工细,手续多而繁杂。虽然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非常简单,但是在日常货币资金管理中,经常出现错误。同时由于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使得货币资金成为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因此,强化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财务人员学习,聘请专家培训讲课,派出人员学习等,使企业涌现一批肯学习、求上进、业务精的人才,全面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总之,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货币资金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强化货币资金管理意识,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是完善内部管理,减少成本费用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尽快建立同时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做好财会工作,才能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的经营效率,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充分发挥货币资金在企业中血液的作用,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

2.黄国俊.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管见.财会月刊,2008(12)

3.赵福忱.谈建立完善可靠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会计之友,2005(10)

4.李海英.谈加强企业货币资金管理[J].时代金融,2007(3)

(作者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洗煤厂 山西介休 032000) (责编:李雪)

上一篇: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