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

时间:2022-08-19 10:46:58

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

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词,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能对一些不懂的词做出正确的解释。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悟出了以下一些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一、借助语境推断

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究竟选哪一个义项,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才能有合理的释义。推断词义就需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结合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语境包括词句在上下文中的语言环境、文中人物或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一些典章制度等文化常识。《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一句中的“人事”怎么理解呢?只有从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议论中,可知“人事”应解释为“人的作为”、“人的主观努力”,而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人员的录用、调配”。

二、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特殊的构字方式为我们领悟字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汉字虽几经演变,但其表意的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因此,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主要是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字的意义。

例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的“造”字的意义,“造”的形旁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从其字的构成看,应与“见”有关,再结合语境,可判断“觐”应解释为“拜见”。

三、借助语法关系推断

这种推断方法就是运用语法知识确定词性来推断词义,古汉语中的一些实词,其词性往往是动态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词性,且有的还出现活用现象,词性不同词义一定不同,活用后词义也跟着发生改变,我们就可根据词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意义。

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的“和”,“和”后面接一个代词“之”前面又有主语“其子”,如果将“和”解释为“和睦”,成了形容词,就不能与后面的宾语“之”搭配了,按照这样的结构关系而言,此处的“和”应当是动词,结合前文,可解释为“应和”。又如“烟波微茫信难求”与“楚王贪而信张仪”中的“信”,“信难求”中的“信”是作“难求”的状语,应解释为“实在”,“信张仪”中的“信”带有宾语,应解释为“相信”。又如“有势者朱丹其门”中的“朱丹”处在谓语位置,并且带了宾语“其门”,可推知已是形容词用作了动词,应解释为“漆成红色”。

四、借助整齐句式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还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整齐结构的前后句子处在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其意思往往相同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可推知“族”也是“灭亡”的意思。再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相反,从“忧劳”的意思“忧思劳苦”可推知“逸豫”是其相反的意思即“安逸享乐”。又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我们可以借助“地”推断“固”也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五、借助通假推断

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通假字往往与本字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当用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都无法解释,也没有词类活用现象时,就该考虑寻求通假关系了,借助同音通假来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来解释。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通假字,当碰到这类现象时,就能很快地作出正确的理解。

例如:“兵不顿而利可全”中的“顿”字,如果理解为“劳顿”显然不合语意,这时的“顿”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如果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想到“钝”字,就可把全句翻译为“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完全可以取得了”,句意就畅通了。

六、借助联想推断

高考中的文言实词推断主要是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试题中的文段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词语的义项又都是学生在课内已经学习过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联想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即想到与此句相关的已熟知的词语来推断。例如:“城之不拔者二耳”中的“拔”,我们可以想到了课文中的句子“拔石城”,“拔”因而可解释为“攻取”。

对文言文实词词义理解的方法很多,但关键还是我们应积累一些词的常用义项,如果你对词的一些基本义项都不甚了解,又何谈方法的运用呢?只有当你的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才能驾驭一些推断技巧。

上一篇:以褒奖教育为依托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