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洛丽塔》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时间:2022-08-19 09:54:46

从电影《洛丽塔》看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摘 要】电影《洛丽塔》自始至终贯穿着悲剧的色彩,这是一部永恒的悲剧之作,是引人深思和发人深省的。悲剧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电影中主要人物亨伯特和洛丽塔受到当时美国教育体制,即杜威提倡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忽略了道德教育,没能让学生掌握科学分辨事物好坏的办法。杜威的思想对电影中主人公还有美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键词】原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多维视域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14JK1227)、校级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关照下的地方院校大学生英语输入质量研究”(13SKYB006)、校级教改项目“创建高校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新模式研究”(JG201334)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电影《洛丽塔》改编自俄裔美籍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同名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诗人、文体家等,他以一个虚幻的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其创作手法和表现方式,“使我们一边憎恨这本书的作者,一边又为这本书神思恍惚,这有多么神奇!”[1]小说于1955年出版,出版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对小说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挡公众对该小说的喜爱。

电影及其主要情节

小说《洛丽塔》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首次是1962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执导,詹姆斯・梅森、谢利・温特斯、苏・莱恩等主演;第二次是1997年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杰瑞米・艾恩斯、梅兰尼・格里菲斯、弗兰克・兰格拉、多米尼克・斯万等主演,影片名又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1997版的电影“被认为比原版更忠实于纳博科夫的原著,更容易被现代观众所接受。”[2]1997版的电影更接近原著,更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把亨伯特和洛丽塔的暧昧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本文主要从1997版电影《洛丽塔》来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电影中的主人公是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他在大学教授法文。在他少年时期,和一位名叫安娜贝尔的14岁少女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最后,由于安娜贝尔患伤寒而亡,这段恋情也就无疾而终了。亨伯特经受失去初恋女友的痛苦,这段经历也造就了他的恋童癖,尤其是对9到14岁少女的迷恋。后来,他碰巧成为了夏洛特(洛丽塔的妈妈)的房客。由于少年时期痛失初恋女友,青春少女对他有着一股魔法般的吸引力,让他无法抗拒,他很快就迷恋上了夏洛特年仅12岁的女儿洛丽塔。为了能够和洛丽塔在一起,弥补少年时期的遗憾,他娶了洛丽塔的妈妈夏洛特为妻,成为了洛丽塔的继父。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掩饰他对洛丽塔的痴迷,他把他的痴迷用日记记录下来。有一段这样写道:“洛丽塔,你是照亮我生命的光芒,点燃我的火把,我的罪恶,我的灵魂。”[3]但不幸的是,夏洛特发现了丈夫对自己的不忠和对自己女儿的迷恋。她十分生气,想通过书信表达她的愤怒,却在寄信的途中不幸被撞死。此后,洛丽塔就和亨伯特生活在一起,并发生了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洛丽塔开始讨厌亨伯特,直到最后离开了他。亨伯特又一次失去了生命中的光芒,他极度悲伤和绝望。直到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从信中得知她已经结婚并怀有身孕。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跟自己走,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亨伯特找到了当时诱拐洛丽塔的男孩奎迪,并用枪杀死了他。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发展

约翰・杜威(1859-1952年)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儿童与课程》《经验与教育》等。

1.形成背景

19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空前活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从法律上彻底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国家相对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渴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出现。此外,这一时期美国鼓励移民,实施一系列吸引和鼓励大量移民移入美国的政策,“1861年到1910年间,约有2300万移民进入美国,美国人口因此迅速增长,1910年人口已达到9200万。”[4]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这些外来移民大多数是来自东欧、南欧和西欧的居民。移民的到来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移民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人,文化程度不高,要想同化这些移民,让他们认可并接受美国的文化,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主要内容

⑴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方面,那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

首先,他提倡教育就是生活,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5]由此可见,他反对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主张教育就应该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学习,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此外,他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主舌的一种形式……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6]这明确指出,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即生活的继承和延伸,学校教育既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脱离社会,应当相互结合,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他认为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生长就是学生的生长和发展,“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真正的教育除了更多的生长之外,其他的都居于从属地位。”[7]由此可见,他所提倡的教育即生长中的生长不仅指孩子智力的成长,而且也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

最后,他重视经验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积累经验,从经验中学习知识,他认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不断地改组或改造。”[8]他认为教育和经验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教育来源于经验,教育是经验的发展过程。如果教育的发展脱离了经验,那么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了意义。

⑵教育目的

杜威认为,教育本身并没有目的,反对外界强加一定的教育目的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自由,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杜威的无目的论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目的,他强调家长、教师等不应给学生强加一定的目的,这样做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⑶教学过程

杜威强调,知识的获得必须从生活过程中得到,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的以书本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到最终自己解决问题。此外,他还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兴趣等,鼓励学生自由、个性发展。

总之,作为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杜威提倡改变教育现状,认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已经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强调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重视从做中学,强调实验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尤其重视生活和经验,他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生活和经验的发展和延续,如果教育脱离了生活和经验,教育也就不复存在。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1.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的影响

杜威所提倡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其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着其可取之处。他的教育思想对教育理论、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他认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应该是和家庭一样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和社会、学校、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于其中。这也就是他所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教育和社会不能相脱节,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他提倡的学校应该建成家庭式的,集家庭、社区功能于一体,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他指出,学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个性、全面发展。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素质要过硬,而且还要熟悉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2.对电影中人物的影响(洛丽塔、亨伯特)

一个人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主人公亨伯特自幼缺少母爱,因此在对待女性问题上和其他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后来,他的父亲由于忙于工作,没能重视对亨伯特的教育。洛丽塔和亨伯特有着相似之处,从小缺少父爱,虽然有母亲陪在身边,但母亲对其关心不够。

亨伯特的父亲对其关爱不够,使亨伯特对于青春期的性教育没有清楚的认识,当他遇到安娜贝尔时,就把她当作初恋。然而,当她最后不幸去世后,给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和挥之不去的阴影。后来,当他租房时,遇到了洛丽塔,这个从小缺少父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女孩,他就被她给迷住了。而洛丽塔则多多少少对亨伯特有些恋父情结,后来两人就生活在一起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教育即生活,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这也就造成了亨伯特和洛丽塔的悲剧。如,当时美国的学校会在学校放暑假时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洛丽塔就被母亲送去参加。事实上,学校并没有严厉要求学生,因此才有了洛丽塔失去贞洁。教育即生活,教育应从生活中出发,但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应当有一些原则是不可逾越的,要不然就没有了道德界限,最终酿成悲剧。

结束语

总之,电影《洛丽塔》不论是从亨伯特还是从洛丽塔来讲都是一个悲剧,悲剧的阴影贯穿电影的始终。电影通过对主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刻画,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很少重视道德教育,这也是导致洛丽塔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其警醒着父母、教师认真反思应如何正确引导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纳博科夫:《洛丽塔》,于晓丹 译,译林出版社,2000,3。

[2]周黎明、梁良:《西片碟中谍(英语片)》,花城出版社,2004,第12页。

[3]Vladimir and Nabokov,Lolita(New York:Random House Inc,1997),p.3.

[4]杜威:《哲学的改造》,胡适 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30页。

[5]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49页。

[6]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彭正梅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第42页。

[7]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45页。

[8]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彭正梅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第50页。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渭南

上一篇:灾后重建中非正式制度的非正式功能及类型化分... 下一篇:“拓跋”、“鲜卑”合称与拓跋氏族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