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时间:2022-08-19 06:18:36

浅析行政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

摘要:对于行政单位来说内部控制一个重要的部分,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规范单位管理,同时还能促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本文按照内控制度的各项特点以及会计法规等提出了当下强化单位内控制度的各项可行措施。

关键词:行政单位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对于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指的是在单位内部为了能够保证业务活动可以有效的进行而对本单位内部的资产完整以及安全去发现错误和舞弊现象等,要保证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而制定的政策以及程序等。一个行政单位内部的控制是否健全会关系到单位组织的效率以及发展潜力等。目前随着我国客观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都在发生变化,行政单位的工作任务和管理制度也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也应该随之进行变化,本文就对此作出探讨。

一、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的意识,这是在行政单位内部进行控制的一个非常基本性的内容,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能够有效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有效进行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根据笔者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内的内部控制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尤其是单位行政长官的内控意识较为淡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行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对于内控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不足够的。很多单位内的行政长官对于本单位内部的控制意识没有基本的了解,所以说在本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不足够的。很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简单的把财政部门的预算的控制与内部控制等同起来,认为单位内部进行预算的控制就已经是内部控制了,所以很多单位都拒绝对本单位内部进行控制制度的建设。

其次就是对于单位内部的财务已经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财务和会计工作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单位内部进行核对以及控制,但是在单位内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单位的负责人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核算部门以及会计部门真正的作用,很多单位的会计部门发挥的角色只是为行政长官的经济活动付款,根本没有权利参与到单位内部的决策以及业务管理。

对于单位内部经费的支出缺乏最为基本的控制意识。在笔者调研中发现有一家单位定期要支付一笔租赁费,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这处房产早就被拆毁,根本不需要去支付任何的租赁费,但是这个项目每年却依然都在支出金额。这种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单位内是很普遍的一种,因为很多单位目前还都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合理的收支范围,对于很多经费等都是采用实报实销的制度,这就导致单位内对于财务的监督以及控制都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

(二)单位内部的控制缺乏有力度的监督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因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特殊性以及阶段性特点等,不管是行政单位自身还是社会认识来看,对于行政单位的监督作用还都没有足够的认识,目前我国的法制环境也都导致没有充分的发挥出群众的监督作用。行政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很多都是偏重于对内部资产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这就导致了很多行政单位内部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实质性的监察。

除了单位内部监督的不得力之外,外部监督不够深入也使得我国行政单位的内部审查部门对于制度的建设以及维护等放松警惕,这就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查部门对于自己的工作也经常都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很多单位内部虽然已经建设了自己的审核机构,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导致了工作人员并没有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或者由于不敢得罪同事等而对一些违反规范的行为置之不理。如果审核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公正、公平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如实编写自己的工作报告,那么这个单位机构就是形同虚设的。

(三)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如果想要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进行的话,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健全的会计系统,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在会计核算是不够规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对于原始的凭证管理不够规范。很多行政单位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是非常粗糙的,并且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也不全。比如说很多发票的内容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很多发票都是没有商家的盖章的;还有就是一些购物凭证只有领导的签名而缺少验收人的签字,甚至有的单位为了报销而自己去制作一些原始凭证,其格式和内容都是不规范的。

其次就是对于账务的核算处理不够规范。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情况:第一就是在单位财务预算外的收入往往计入了帐中;第二就是很多单位有两套会计制度在同时运行,导致了单位财务支出以及核算上的混乱。

二、有效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出路探讨

(一)提高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针对行政单位行政长官,我们要让其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意识以及观念。行政单位的长官和领导对于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说居于一个主导的地位,所以说必须要对本单位的控制制度的建设以及健全等负责。根据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来看,单位的负责人是本单位内部财务和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于本行政单位的会计和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要担负主要责任。但是如果想要真正的让单位的领导树立起其第一责任的意识,就要通过强化对于行政单位内部领导的培训和学习工作来进行。所以笔者建议这个项目应该由会计部门的管理机关以及财政部门再联合一些部门来分批、分单位类型的对一级单位以及二级单位进行针对领导的培训学习,让他们能够通过培训学习来更好的把握单位内部的基本知识以及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二)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来强化其功能作用

从之前的功能预算到目前的部门预算,财政预算制度对于行政单位的内部控制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以及进步,目前部门预算对于内部控制的强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就是部门预算扩大了控制的范围,部门预算的收支范围,主要范围已经涵盖到了之前没有被包括在其中的一般预算以及基金的收支等;其次就是控制的内容正在细化,具体指的就是对于行政单位内部的各项资金按照功能以及预算的科目等再进一步的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上;第三就是控制的程序更加严格。在财政内部进行从初审到复审再到汇审的体系建设,然后再有政府进行审定,交给人大审批,这就会有效增加预算的严密性。

上一篇: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下一篇:论全面预算管理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