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情境 体验

时间:2022-08-19 03:24:05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以往文明的发展,感受前人的困惑与思考,给我们启迪。然而,历史因其年代久远会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由于缺少直接、生动、具体的历史形象的刺激,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容易产生对历史的“距离感”,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历史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注意历史教学观点和材料的正确,更应注意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

思维。

一、选择生动的历史细节,展现历史智慧,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设计离不开材料的运用,而历史材料纷繁复杂,在选择材料应用于教学时,除了注意真实性、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外,细节叙述也很重要,叶小兵教授说过历史细节“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作为一种信息,“细节有一种活的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叙述和结论性的语言,难以给学生留下印象,而生动的细节描述,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就如在设计初中一年级第七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章中“楚汉战争”一目的教学时,可选择的材料很多,但结合教学目标和初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本课的重点在于探讨秦帝国的兴亡,抓住“秦之所以亡”和“汉之所以兴”都与“民心的向背”有重大关系这一共同特点,结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把叙述细节放在突出刘邦、项羽两个人物间的对比上,在讲课时,从历史记载中选择了最能反映两人之间显著差异的材料,尤其是两人的出身、教养和军事才能以及军事战绩,在讲述了“刘邦百败于项羽”但最终却战胜项羽取得帝位的故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刘邦在教养、军事才能等方面都不如项羽,却能最终战胜项羽呢?”,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翻阅课本,找出课本中刘邦“约法三章”和善于使用人才的相关叙述,作为论据,得出刘邦最终胜利的原因在于“积极争取民心”,在教学中运用特殊细节的叙述,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塑造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历史。

二、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资源和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学生在历史学习上“距离感”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重复性,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材料呈现方式。我们可借助多媒体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文字材料与视频、图片有机结合,造成视觉听觉冲击,以图文并茂和图文互证的方式,将具体生动的历史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打造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兴趣,培养历史思维。

首先,通过将文字材料与视频、图片有机结合,揭示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彼此联系,启迪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思考认识历史”。在高一历史“美国的扩展”一节中,我设计用文字材料在多媒体上呈现“林肯简历”后,将“林肯生活经历中出生地点、少年时代生活的地点、青年时代的地点”在电子图片的“美国地图”上用动画方式呈现,学生们很快看出了林肯家族由东向西的迁徙路线,并进而设问“像林肯家族这样的迁徙是不是孤立的现象?”,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到林肯家族的迁徙并非孤立的现象,他和他的家族的迁徙之路正是体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林肯是这一时代事件的参与者,这种借助多媒体才能呈现的“图文互证”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思维以启迪,从而认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另外,在讲述“秦帝国兴亡”一课时,我设计了多媒体动画,将与秦帝国兴亡有关的三个时间用有色线段逐一呈现,将时间可视化,利用视觉的冲击,在让学生感受到秦帝国兴亡的巨大反差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时间感和对帝国灭亡原因的探究兴趣。

其次,利用网络丰富资源,结合时事热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现实性。现代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搜寻和传播变得更加快捷,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现实热点来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如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恰逢美国爆发校园枪击案,我在教学导入时,没有采取常见的导入法,而是直接展示我从网络中获得的关于“校园枪击案”的新闻信息和搜集的关于美国公民拥有枪支的数量达到了平均每人2支的水平的现实背景材料,随后便设问“美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几乎家家有枪的呢?”,由此导入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让学生感到了历史对今天社会的影响。在讲授“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生活”一课的“交子”一目时,我用古代货币和现代货币比较,让学生从两张相隔千年的货币中寻找相同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找出了使用范围、面值、防伪标记等共同点,在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掌握了有关交子的基本知识。

三、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历史规律,启迪历史智慧

何成刚教授认为,要感受历史的智慧,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把学生引入到历史情境中,以任务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来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交子”一目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交子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我设计了以下任务情境:第一,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如果按照交子的面值七贯钱换算成铁钱的重量是多少,这样学生通过完成第一项任务,很容易从自己计算的结论中得出交子出现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铁钱携带使用不便”的结论;第二,进一步给出问题“一匹布价值500文,这张交子可以买多少匹布”;第三,追问“一个普通人家需要这么多布么?以你的经验,什么人才会使用交子?交子的使用说明宋朝社会经济中哪个行业的繁荣?”。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任务与问题去启发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联系自身经验,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认识了“交子主要用于商业贸易,它的出现是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的结论。通过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的设计任务,启发学生去运用自身所学所感来探究历史的规律,思考历史的联系。

只有在历史课的教学设计中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细节、情境和任务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才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感悟、体验和运用的过程,打造“智慧的历史课堂”。

(作者单位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和谐课堂 下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