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时间:2022-08-19 11:29:51

用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摘 要:语言,一方面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也是语言教学的研究对象,并且语言学理论同语言教学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简要介绍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教学范式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范式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型教学范式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应当意识到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尤其要意识到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于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的作用,积极地利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不断完善英语教学范式。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将语言学同认知科学相结合,从崭新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研究。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持有生成语法的理论,也就是认为人脑当中存在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以及普遍语法。语言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语言学需要研究如何再现头脑当中的语法规则,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能力。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属于认知系统,是人类心理以及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言属于智能活动,能够体现出人类的认识能力。认知语言学将认知作为出发点,重点研究语言的形式及规律,研究同认知相关的语言生成与习得过程当中的共同规律,尤其是语言知识的结构模式。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可以说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形成以及发展同人类经验以及认知有直接的联系。

英语的研究型教学一方面重视学习环节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还高度重视感性认识,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体验。研究型教学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突破教材限制,走出教室并花费时间通过其他的途径挖掘探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并且体验。借助于各种专题研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点的意象图式,建构出认知模型并逐渐实现概念化以及范畴化,最终形成认知结构。经过持续的扩展之后,新认知结构反复形成并且日益复杂,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知识点表达以及体验扩展到专题研究,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转变为创新问题解决方式,以贯穿英语知识的体验与感知。

二、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

1.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认知观念

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他们的认知思维。教师应当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从而把握他们的认知观念,有效促使学生形成并且发展英语认知观念,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历,并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具体的英语教学范式。比如,在讲授genre的时候,因为该词是英语四级大纲外词汇,学生对于该词较为陌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同义词type以及kind,因此就能够借助这两个单词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认知掌握genre一词。具体而言是通过让学生对比两个词语的用法以及词义等来分析genre的用法与词义,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并且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推理能力以及认知观念。

2.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传统英语教学范式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因为无法跟上教学步伐而自暴自弃。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研究型的教学范式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太过简单或者太过困难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通过课堂提问以及组织课堂活动比如表演、情景会话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让学生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人,才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3.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

传统英语教学范式重视教师的权威性,强调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也缺乏学生的自我体验环节。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研究型教学范式需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选择适合个体情况的学习方法,强化对英语知识产生的印象,形成理想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自我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教师能够传授学生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例如认知策略、交际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坚持将其贯彻到英语学习当中。其次是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话剧比赛、写作比赛或者是讲故事大赛等。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性,从而形成有着个人特征的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有着比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掌握语言学理论并不意味着能成为优秀教师。在英语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批判分析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并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研究型教学范式。

参考文献:

[1]吕筠,董晓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J].国外外语教学,2014,12(3):14-17.

[2]李亮,黄换乃.外语教学法中的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的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14,30(45):96.

[3]刘岩.PPP教学及两种任务式教学的二语课堂词汇习得效果之比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11(5):72-80.

作者简介:黄燕珍,女,1976年6月出生,广西柳城人,讲师,本科(学士);就职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从事英语教学法与语言学研究。

上一篇: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下一篇:浅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