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及表现特征

时间:2022-08-19 10:49:04

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及表现特征

【摘要】 本文从傩舞的音乐形态、舞蹈动作、常见的脚下舞步以及舞蹈的动态特点等方面综合分析,并对傩舞所表达的民族情感、精神内涵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土家族 傩愿戏 舞蹈形态 表现特征

湘西北、黔东北和鄂西南边境的武陵地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劳动、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傩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姿,如同一朵绚丽的奇葩开放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土家族的傩愿戏又名傩戏或土地戏,是一种以还愿为依托,以傩坛为载体,以祭仪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戏曲艺术,也是傩文化中一种特定的形式,最早在土家族中流行,后逐渐被其他民族所接受。

一、傩愿戏的溯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傩愿戏,实际上是还傩愿和傩戏的总称,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疾、祈寿而许以的傩愿,在还愿时根据还愿的情况与祭神的情况和祭神的需要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巫师着麻衣装香念经、吹牛角、击鼓鸣锣、载歌载舞演出一些宣传宗教迷信的戏曲或表演一些传说故事。经过长期的发展,傩愿逐渐有了角色、说白、唱腔、曲牌等30多种艺术形式,剧目增加到200多个,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

1、傩愿戏的祭祀仪式

傩愿戏有一套完整的祭仪,俗称二十四戏,又称二十四堂法事,具体名目为:《发功曹》、《催旗》、《操兵》、《迎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请神》、《窖茶》、《开洞》、《戏猪》、《出土地》、《点唱》、《发猖》、《抱卦》、《收兵》、《扫台》、《邀?》、《祭将》、《立标》、《勾愿》、《撤寨》、《送神》。还有一套简略的祭仪,称正八出,具体名目为:《发功曹》、《迎神》、《扫台》、《扎寨》、《开山》、《出土地》、《祭将》、《勾愿》。其形式多为装扮角色(人、神、鬼、怪)的歌舞、百戏表演,其中的部分祭仪已同于近代戏曲的小戏。建国后,文化部整理发掘了这一剧种,剔除其中的封建糟粕,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至此傩愿戏成为了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流行在武陵山区的傩戏名目繁多,不过在法事名称上,一般都公认正八出、外八出之说。所谓正八出纯属酬神还愿的行傩,外八出则是为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更好地完成酬神任务而加进的“正戏”。这种格局,形成了武陵大傩的独特风格,即一种祭祀仪式与戏曲表演中又夹杂着酬神还愿的内容。正八出基本上是属于以傩歌、傩舞为主要形式的酬神活动。在武陵范围内,也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俗语,即在冲傩还愿时所表演的傩戏,招式不尽相同,内容也不是完全一样,甚至傩祭与戏曲混于一堂行祭。

2、傩愿戏的主要表现形式

(1)面具的运用。面具是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特征与表现形式。表演时,巫师们(全为男性)带着各种“神”的面具(包括神化了的女性)载歌载舞进行表演。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了人神沟通的桥梁,被认为可以将人的愿望传达给神,再将神的旨意传达给人,从而使巫师成了人神沟通的使者。同时,面具又是傩戏表演时区别人物的重要标志,分生、旦、净、丑四行,其中以净角面具最有特色,其形象狰狞可怕,有双面神、三面神、三眼神、无下巴神等。

(2)音乐和唱腔。傩愿戏中所用的音乐大体包括法师腔、角色唱腔和锣鼓伴奏三部分。角色唱腔有正腔、小调两类。正腔内的多种腔调统称“打锣板”,唱腔多按角色行当赋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角腔、丑角腔;小调多做剧中插曲使用,曲段短小、衬字较多,欢快流畅,具有民歌风味。傩愿戏的唱腔,调式色彩比较多样,其中以5、6、2音居多,也有上、下腔句且落音相同。唱腔节奏以记谱为2/4的和者多,多数为1/4拍或散唱,唱段还出现2/4和3/4拍交替的情形。正腔中腔调词格均以七字、十字的对偶句式为主。傩愿戏的演唱悉用当地汉语方言。一种是在语言声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夸张,一字一音,节奏紧凑的唱,歌腔风格较弱,但调式调性相对独立,类似戏曲中的“数板”。一种是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音阶形式和曲体完整的咏唱。锣鼓是傩愿戏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唱腔的起落、断句,表演的举手投足,舞台的气氛渲染,皆有锣鼓配合。乐器配置因地区不同分“单钹”和“双钹”两种,锣钹皆为土制,鼓为两面蒙皮的圆形盆鼓,伴奏唱腔时和以人声帮唱,气氛十分热烈。

二、傩愿戏中的舞蹈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动作是舞蹈的重要手段,所以从舞蹈形态学角度而言,不同民族或相同民族不同地域舞蹈之间的差异首先体现于动作上。动作反映了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分析舞蹈动作,可以把握这个民族或地域的包括生态环境、族群性格、宗教思维等诸多方面的文化。详细分析舞蹈中的动作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理解其舞蹈内容。

1、傩愿戏舞蹈动作的结构特征

(1)静态造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作姿态。所谓静态造型包括绝对静态和相对静态。绝对静态是指完全静止的造型,而相对静态则是指动作过程中的无数个造型。绝对静态方面的土家族傩愿戏的基本体态为:俯首、屈膝翘臀、叉腰、挺身、双手张开。而相对静态造型,则随着音乐节奏的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在傩舞中伴随强烈而多变的鼓点,舞者在面具下的舞蹈更是亢奋激烈,他们双手张开,腿部有蹦、跺、踏的动作,而每一个动作的过程都是由无数个相对静态的造型组成。土家族傩愿戏的舞蹈中的绝对静态造型并不多,就傩愿戏舞蹈癫狂激烈的总体特征上来看,主要以动态组成,是“动多于静”的。

(2)动态部位,既做动作时的身体部位。德国舞蹈理论家鲁道夫・冯・拉班认为,人体动作有最基本的八种“动”式样,即“冲击”、“抽打”、“压动”、“扭绞”、“点打”、“轻弹”、“滑动”、“浮动”。傩愿戏的舞蹈形态大多以腿部动作为主动位,而手臂动作则是配合位。比如,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左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反之,双手张开从体旁拿起,屈肘,向头顶的右斜上方伸出、屈肘、双手架住打开至腋下。不同动作组合的越多,舞蹈就显得越复杂,反之则简单,傩愿戏的舞蹈动作组合比较单一,有的甚至只有一两个动作。

(3)模仿动作。在一个舞蹈中,如果模仿性的动作多,而且以未经加工的动作为主体的话,就会给人以质朴的感觉。土家族傩舞的舞蹈动作基本上没有加工的痕迹。舞者三步半登台口,即走四步退半步;丑角走矮子步,要求腰、腿、手三不伸;旦角走抽三步,即走四步退一步,且伸手要求呈“喜鹊闹梅”形:伸开食指象征鹊头,其余四指尖靠拢象征鹊身;一至二人登台表演走“箱子环”形;三人上台表演穿“纱耙子”形。在土家族地区,人们将自身的模仿能力充分展现在傩舞表现形式中,通过其人体动作语言直接模仿出大脑意识中所支配的动作或形象特征,从而展现出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2、土家族傩舞的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舞的动律主要通过上身的“顺、拧、圆”动律,胯、肩、步伐与腿部的“膝颤”共同形成的。傩舞中大多人物其身体具有前倾、后仰、拧扭幅度大、重心低、多以屈膝半蹲舞动的形态特点,形成上身动律拧、倾、曲、仰,下身动律跺、踏、颤、顿、蹲、蹦、跑、跳的特点。

(1)腿部的“膝颤”动律。腿部的“膝颤”在土家族的绝大多数舞段中都有所体现,是土家族舞蹈中最为突出而又典型的动态特征。由于人物形象的不同,在不同时间和力的作用下而形成的屈伸动作各有不同。上顿屈伸―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直膝,一拍到位,弱拍下屈膝。下顿屈伸―与上顿屈伸相反,这种屈伸要求强拍上屈膝,一拍到位,弱拍下直膝。双颤膝动律―以小腹为依托,在双膝关节微颤体态下,随着动作过程膝步自然颤动。膝颤包括双腿的原地颤动、大二位蹲步基础上双腿左右移重心的颤动、重拍向上的顿挫感的颤动、跳转步伐的颤动等。

(2)上身的“顺、拧、圆”动律。傩愿戏在祭仪中每次迈步基本都是朝向45度角,即自身的二点或八点方向。“顺拧”,是指右脚向二点迈步,左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二点,左脚向八点迈步,右脚虚靠时上体就拧向八点,上体总是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圆”的动律主要体现在手臂动作上。手臂幅度大、变化多,是舞蹈风格的主要表现,舞蹈的手臂动作具有内旋、对称的特点。手臂动作大多呈现封闭内向的动势,主要表现为肩部内扣、上臂内旋、肘部内翻、手腕内挽的形态,手臂无论是侧平举,交叉或背后都给人以收缩的视觉印象。巫师舞蹈时,或双臂上举,或双手一前一后,就连肘部内屈或翻手腕都是在双手在一拍内同时完成并形成以躯干为中心的对称。这样对称的手臂动作可以被视做原始舞蹈简朴的遗风,同时也是宗教观念支配下人类行为的普遍特征。

3、土家族傩舞的基本步伐

傩愿戏演出时的步法与出场人物的不断变化有关。如桃园唐氏太婆出场走半月边,地盘出场走大团圆,在人物较多的场面则有大穿花、小穿花等。传统的动作还有雪花盖顶、黄龙缠腰、怀中抱月、池鱼戏水、苦竹盘根、太公钓鱼、灵官拜台、擦地爬沙、犀牛望月等。傩舞舞步十分丰富,不同人物角色跳傩时的行走、跳跃、奔跑、旋转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舞步,有禹步、跺跳步、魁星蹲桩步、魁星摇摆步、和合单撩步、傩公步、傩婆步、步、进退步、蹦跳步、十字步等,也有由青蛙崇拜而形成的蛙抬步、蛙跳步等等。这些舞步由于其动力、节奏、姿态的差异而形成不同人物角色的上身动律特点。

土家族傩愿戏是融音乐、舞蹈、戏曲、法事、傩技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在傩愿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傩愿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如果单纯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去欣赏它,自然不近人意;更何况它远离时代,又杂有某些不科学的成分,难免使人乏味和误解。然而其蕴藏的极其丰富的历史遗风非常具有科研价值。2008年2月,恩施傩愿戏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意味着傩愿戏这一优秀民间传统文艺将得到有效保护,并将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2] 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鹤峰傩愿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民族出版社,2003.

[4] 刘永红:江西南丰傩舞的艺术形态特征[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 白雪静:“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6] 冉孟刚:贵州土家族民间舞蹈“傩舞”体育文化价值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5).

上一篇:并购事件中的股东财富研究 下一篇:国际合作办学中会计双语课的课堂组织与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