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时心电图分析

时间:2022-08-19 10:08:34

Ⅱ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时心电图分析

Ⅱ型糖尿病(T2DM)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低血糖反应为临床常见急症。我们对1998年以来在疗养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30例DM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30例为1998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来院疗养员,均符合WHO T2DM诊断标准,年龄58~87岁,平均72岁;男性24例,女性6例;病程1.6~20年,平均7.5年。

2)30例中无并存疾病16例,占53.33%,并存一种以上疾病者14例,占46.67%。其中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等)9例,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5例,高脂血症4例,糖尿病肾病2例,视网膜病变1例,其他疾病5例。

3)3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其中肌注胰岛素治疗5例,服用一种药物者3例,服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者22例。其中服用磺脲类药物16例,格列类药物6例,双胍类药物12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7例,α糖苷酶抑制剂5例。低血糖发作时末梢血糖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1.5~3.1 mmol/L。

2心电图(ECG)表现

1)30例在低血糖发生之前均进行了常规ECG检查,其中表现为正常ECG者19例,占63.33%;表现为异常者11例,占36.67%,其中6例有2种以上异常表现。异常ECG表现为冠脉供血不足9例,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室肥厚4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房颤1例,偶发室早1例。

2)30例在低血糖反应过程中均有ECG异常表现。以心律变化者最多,共26例,占86.67%,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0例(低血糖前为窦缓3例中2例转为窦速)、室上速3例,原表现偶发室早1例转为频发室早并形成二联律,房早2例,束支传导阻滞4例。冠脉供血不足17例(原有冠脉供血不足9例,均有不同程度加重)。

3)经口服高渗葡萄糖或静推高渗葡萄糖,继而静滴糖盐水,血糖恢复正常1~24 h,其ECG异常表现除1例仍有频发室早外,大多数恢复至低血糖反应发生前的表现。

3 讨论

1)30例在低血糖反应过程中均有ECG异常表现,以心律失常变化者最多见,心律失常多为快速性的异位心律失常为主。引起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为:①低血糖时能量产生减少,心肌能量供给不足,心脏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发生紊乱,诱发早搏、房颤及室上速等异位心律[1]。②低血糖时反应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易促发心律失常,同时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这些物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等受体,致冠脉及周围血管收缩,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进而产生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2]。

2)老年DM低血糖导致ECG异常的原因也由于老年DM患者往往并发有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是互为因果的一组疾病,所以发生低血糖时易使其症状发作与加重。老年DM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是:①由于老年人年龄大、记忆力差导致降糖药物的重复使用。②部分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活动少,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食欲差,进食少而没有及时调整降糖药物。③药物的相互作用,如1例伴有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硝苯地平可加重二甲双胍的血浓度而致低血糖发生。

3)老年DM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新的ECG改变时应警惕存在低血糖并及时检测血糖,最好用快速血糖仪作血糖检测,并及时补充葡萄糖,监测生命体征,以免延误诊治。

总之,老年DM低血糖反应中ECG异常相当多见,但表现并不是特异性的,在低血糖纠正后,异常ECG也随之改善。

参考文献

1付健,彭冬迪,等.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诱发频发室性早搏3例.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5(4):240

2徐加军.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2例.全国心脑血管防治研讨会论文汇编,2006,6:145

(收稿日期:2007-07-03)

上一篇:96例眩晕的诊断分析 下一篇:组织谐波显像在肾结石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