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患沟通技巧的探索

时间:2022-08-19 10:07:19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3--01

近年来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生病之前,受到家长过分照顾,一旦生病住院患儿到了陌生的环境有恐惧、紧张的心理,儿科护士不仅要为患儿进行技术护理,而且需要对家长及患儿有大量的生活及心理护理,因此沟通技巧在儿童病房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儿科总共发生护患冲突的事件中因护理沟通不当引起的占60%,因护理技术引起的占22%,因费用和环境引起的占18%。2012年5月份开始加强实施沟通技巧后至2015年5月份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2 方法:由护士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对所有产生冲突的患儿家属进行问卷式调查,并对调查之后的结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护理中的缺陷,对其中主要原因――沟通不当进行分析,并在今后沟通护理方面实施应用。

1.2.1 运用各种沟通方式,因患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家长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家长都因为自己的孩子生病而焦虑,这是都可以理解的,尤其是连续发几天高热的患儿,家长的焦虑可想而知,我们要同情和理解,向他们解释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可以用“我很理解你们的感受,我们尽力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患儿的痛苦”等来安慰家长的焦虑和不安,对体温上升期的输液患儿由于血管痉挛收缩、末梢循环差、手脚冰凉,进行穿刺比较难,我们应先让患儿家长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末梢血管,再进行穿刺,嘱患儿多饮温开水,像肥胖、年龄小的患儿血管暴露不充分,脱水、血管不充盈等原因易造成静脉穿刺困难,我们尽可能进行预见性的交流,向家长解释“孩子脱水严重,血管不充盈,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争取一次穿刺成功,望你们能理解配合。”如阿奇霉素对消化道有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输液前应吃点东西,钾盐可引起输液部位疼痛,如真发生上述情况,由于提前告知家长,家长也会表示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

1.2.2 合理着装,面带微笑,据统计84%的人对另一个人印象来自一个人的外表,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着装干净利落、轻声细语。

1.2.3 合理称谓,简单介绍将自己的姓名及工作职责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第一次见面给患儿一个和蔼可亲的感觉,根据患儿的年龄称其小朋友、小同学、小宝贝等亲昵的称谓,不要以床号代替。尊重家长,使患儿及家长有依靠及寄托,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

1.2.4 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护士与患儿及家长交谈时要平视面对患儿,使用清楚、简洁、确切,不要使用患儿及家长不熟悉的医学术语,说话速度适中,谈话内容应围绕与疾病治疗、护理及健康相关的问题,以患儿能够明白的方式进行指导。

1.2.5 墙面图片沟通、制作色彩鲜艳,易于理解的图片资料发给患儿,也可将入院须知、宣传册、探陪作息制度等文字资料发给较大识字患儿及家长。

1.3 与患儿家属的沟通

1.3.1 与容易激怒的家长沟通,生病本来就是一件不开心的事,加上家长的性格不好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稍微有些护理不当便会对护士发脾气甚至殴打、骂人。此时当班护士不要与他正面发生冲突,让他有个发泄的空间,仔细倾听,满足患儿家长的合理要求。

1.3.2 与过分溺爱的家长沟通,害怕孩子住院检查可能带来很多副作用,焦急的心情使家长失去理智,因此对护士的静脉穿刺、更换输液袋包括关病房门及走路说话的声音等小细节都要求严格,所以护士因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做到换位思考,让家属感到护士的尽心尽力(2)。

1.4 出院沟通,护士不仅对患儿在住院期间要精心护理,出院时也要向患儿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留电话号码方便联系,协助家长办理出院的各项手续。在患儿出院前1.2日护士针对不同层次的患儿及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书面语言再次给他们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饮食起居、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或者疾病的转归,并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

2.结果

加强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后,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g护理突发事件次数较以前统计降低了35%,其中因护患沟通不当引起的冲突由原来的60%将至30%。

3.讨论

通过护士在儿科病房正确的运用沟通技巧,凡事都以“病人为中心”原则,以病人为主体进行沟通,不仅了解患儿的有关资料,而且向患儿及家长提供了基础的医学知识及心理支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较好的治疗及各项护理,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患儿家属防病能力,医护人员跟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对季节常见病的病因、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与家属沟通,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易亚莉,人性化优质护理管理在儿科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64.165

[2]唐萍珠,实现有效护患沟通,提高患儿满意度,护理进修杂志10,3:29.30

上一篇:痔疮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及机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