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时间:2022-08-19 09:58:25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摘 要】“自主教学”是一种适合时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观。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新格局培养激励

新课程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那么体育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主学习。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戏来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或者学习了打篮球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比赛。这样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喜欢体育课,与老师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是重继承轻创新。这些传统的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1、要实现教师的角色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因此,只有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例如:在篮球学习课上,先让同学们自主展现自己的才能,爱好篮球的同学可以当众表演或给同学们讲解学打篮球的技能,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老师点评,指出同学的优点和纠正同学的缺点,再亲自示范。这样既能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又能让师生有更好的互动,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2、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象,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又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它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将是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

例如:在游泳教学课上,虽然可能因为学校资源有限,不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宽敞的游泳池进行实地练习,因此同学们可能对游泳的学习失去热情,但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与计算机,把游泳的教学内容做成课件,用视频来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调动同学们对游泳的兴趣,又可以让同学们学到游泳的最基本知识。

三、建立以引导为主的教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否得当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避免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在对运动安全进行有效掌控的前提下,应以容忍的态度去等待学生的“认识问题”甚至等待学生“犯错误”,给学生留下比较广阔的“思索空间”和足够的“犯错误的空间”。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学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知道体育学习目标,并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自觉克服困难、主动参与锻炼,在学习中去发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自主地去学习和锻炼。

四、建立“激励”机制,师生互动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激励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实效。老师对表现特别好的学生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肯定;对有某些过失的学生,不可挖苦和冷遇,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要提出新的期望,进行积极引导。对学生的激励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也可以是这样的:有的学生大胆向老师提出挑战,不论输赢也是勇气可加;有的学生喜欢组织同学一起练习,做个小老师;我们要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致力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放手让学生去表现。

例如:在学习打篮球时,一些女同学因为没有掌握打篮球的技能,就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对篮球失去兴趣。此时,老师应该激励学生,鼓励地说:“不错哦,其实你很有打篮球的潜能,只是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再细心教导。这样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变得主动,做到课堂有效率。

总之,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也只有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以赏促情 第6期 下一篇:让小学阅读变得简单而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