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8-19 05:21:18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作为关于我们自己语言的学科,理论上,一个初中生是不应该什么也不懂的,然而,近年来我总会教到一些什么也不懂的学生,每次的测验或期末考试总有得零分的,这让我很是想不明白,难道农村中学的学生就一定是如此吗?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智力难道远不如前了吗?于是,我多方“求经”,从家庭因素、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在教学方法上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得松一些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人们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人才”,故严厉的管理便成了一般教师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严”字开头的,“严”湮没了微笑、快乐,它让课堂显得沉闷、死板,让人紧张。这样一来,老师与学生就无法达到互动,于是“兴趣”二字便无从说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好的开头了。头开不好,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自然也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但如果反过来,让教学放得松一些,一切也许就自然了。自然的东西就让人有兴趣,兴趣有了,头开好了,“收获”也就有望了。

二、贴近生活些

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用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它“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通常与历史有关,因此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也叫社会背景)是不可少的,因为这对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至关重要,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历史知识通常是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唯有生活。不管用什么方法,类比也好,举例也好,必须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让其与学生的生活“挂钩”。因为在交流中,谈对方了解的才会有共同的话题,有了共同的话题才会自然地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课堂教学才能轻松、自然。

三、分得清楚些

常规的语文教学通常是以篇为单位的,但我认为,如能以单元或板块为大前提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分得更清楚些。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可分为以下几大板块。

1.识字。有些人可能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去顾及。但我认为不然,因为识字是基石,是砖块,一旦欠缺,其他的一切我们都将无从谈起,犹如建筑没有地基一般。

2.现代文教学与写作。现代文教学是我们现今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进行现代文的学习,这是值得包括老师在内都要深思的问题。通常,我们可以把现代文按文体进行分类,然后再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比如在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中和起来进行预习,然后讲解关于说明文的一些常识,之后再要求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说明文的写法、语言特点等,最后进行写作。这样,方向把握了,细的知识也不会讲漏,且我们可以达到边教边学边写的目的,把学习与写作融为一体。在学的过程中我们讲解了方法,又让学生思考了怎样去写;在写的过程中又体现了怎样应用知识,还加深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

按文体为大前提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总体把握,这样学生在学习上会感到条理一些,在写作时就不会和其他文体混淆。

3.文言文。文言文教学是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文言文无一不体现着古人的生活习惯,古人的这些习惯又因时间等关系和我们现代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学习文言文之前,我们必须把古人不同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比如人物的称呼,座次的讲究,说话的语序,当时的社会影响等)。可所有的这些,包括很多的课文内容都是需要识记的,而背诵于学生来说又是让其比较头疼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们综合起来,让所有的问题都变得条理一些,让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教学也就容易进行得多了。

4.古诗词。古诗词的教学均以识记为主,但较文言文的教学要容易一些,因为诗词比文言文要短小,且考法相对单一。故一般来说,对古诗词的教学,我们可只要求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背能写便行。当然,古诗词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它的学习绝对不仅于此,这是仅针对初中生而言的。

5.常识介绍。常识介绍通常包括相关文体常识、重要作家作品等,这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涉及,在期末也会有总结。

6.做题方法指导。做题方法指导是在作业或测试后的一种做题方法辅导,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拥有良好的做题思路。指导学生做题,可采用三步进行法:找出做错了的题目―改正答案―核对自己做错了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的差距,思考错误原因。

四、要求严格些

在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比如到了期末,会有许多需要学生掌握、识记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严格些,以达到强化、提高的目的。又如学生的言行习惯的养成等也是如此,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自律性相对较差,玩心较重,该单独辅导的就单独辅导,该让其重做的就让其重做。值得提醒的是,这个时候无需担心学生的情绪,因为此时的学生应该已经入门,抵触情绪不会因为教师的严格而产生。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初中的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以分板块教学为前提,以讲解、贯穿为基础,以应用、提高为目的,宽严结合,稳中求进,分条进行,进(学到的新知识)而不丢(已学过的知识)。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及复习的思考 下一篇:农村学校如何留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