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跳槽记

时间:2022-08-18 11:13:23

“见异思迁”未必就是贬意词。

春秋战国时期,牛人特别多,尤其是卫国盛产人才。大名鼎鼎的吴起、子贡、商鞅,都是卫国人。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稍微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热衷并且擅长跳槽。其中,我们的老熟人商鞅就坚信:树挪死人挪活,好工作是跳出来的。

第一次跳槽,商鞅从卫国的高干子弟摇身一变,成为魏国掌管公族事务的公务员。年轻的商鞅很快就得到人力资源总监公叔痤的认可与赏识。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商鞅跟随公叔痤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正当商鞅的仕途平步青云扶摇之上时,公叔痤突然重病不起。魏惠王亲临病房探望公叔痤,并询问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公叔痤向他推荐了商鞅。魏惠王面露不屑,商鞅年纪轻轻又没多少工作经验,我怎么能将重任交于他?公叔痤见状,只好嘱咐魏惠王,您如果不用商鞅,就趁早杀了他以除后患。惠王走后,公叔痤告诉商鞅推荐未被采纳,并建议惠王杀之,要商鞅快逃。商鞅打趣地说,魏惠王既然不听您的话重用我,也就断然不会杀了我。暗地里,商鞅却着手准备第二次跳槽。

第二次跳槽,商鞅要将风险降到最低。看到秦国的招聘广告,他先托友人去打听情况。然后投出了简历。当面试官询问他跳槽的原因,商鞅振振有词地回答说,在魏国时,我的带头大哥公叔痤视我为最佳接班人,他将自己的宝贵管理经验都传授于我。无奈大哥他走得太早,我本想效忠于魏惠王,可是每天一进办公室看见大哥的遗物,我就悲痛不已,于是换个环境也算换个心情。听完商鞅的自我介绍,面试官首先被他的带头大哥震撼了。魏国虽没有秦国强大,但是公叔痤的接班人主动跳槽过来,起码也证明了秦国的实力。再者,商鞅对大哥的忠义令人敬佩。于是,商鞅顺理成章地成为秦国的行政主管。

上任后,商鞅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利用各种机会疏通人脉。当时宫里最得宠的大官叫景监,商鞅想方设法取得他的青睐,并暗示景监如果把自己推荐给秦孝公,我得势之后就壮大了你的实力。在景监的帮助下,商鞅总结魏国的管理经验,以独树一帜的法家思想打动了秦孝公,并被委任为变法总指挥。还没等商鞅拟出变法条款,秦国的中高层就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是高管甘龙,甚至当着孝公的面与商鞅发生争执。商鞅明白,客场作战犹如逆流勇进,他既要让秦孝公迅速看到变法的成效,又要让百姓得到实惠的利益,还要提防旧势力的打击报复。经过深思熟虑,商鞅决定先烧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取信于民;第二把火是惩罚了不遵守法令的两位高管(太子的老师),震慑了所有的人;第三把火是在第一二把火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高执行力的团队,持续而深入地十年变法,让法令的效果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商鞅的两次跳槽看似风平浪静水到渠成,实际上却凝聚着智慧和学问。第一次跳槽,商鞅的处境非常被动。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即使危机重重,他依然重视对新工作的选择,做到骑驴找马有的放矢,而非草率行事盲目跳槽。值得一提的是,当秦国面试官询问跳槽原因时,其实是在考察跳槽者的工作稳定性。商鞅的回答不仅低调地展示了他的才华,更突出了他的忠孝之心。

第二次跳槽,商鞅从行政主管做起。相比之前的显赫地位,商鞅内心的落差很大。可是聪明的商鞅并没有像在魏国那样埋头苦干,而是巧妙地抓住了身边的贵人。经过调查判断,商鞅认定自己的贵人就是景监,他的信任和推荐可以让自己少奋斗三年。商鞅于是果断地投靠景监。

商鞅变法千古传诵,可是谁又知道,若没有跌宕起伏的跳槽经历,商鞅不过是卫国不入流的公子哥,在花天酒地的生活中虚度一生。

上一篇: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干干 下一篇:国外老年人的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