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与中部省份中小学教育比较初探

时间:2022-08-18 11:03:12

沿海与中部省份中小学教育比较初探

【摘 要】通过教育比较,我们发现,沿海省份和中部省份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两方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会促进教育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沿海省份 中部省份 中小学教育 比较

一、两地基本情况比较

河南省永城市地处豫东,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中国中部省份,行政上属于郑州市直辖。全市总面积1994.49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51%。一个典型的平原大县,以小麦和煤炭为主要经济支柱。城乡居民的收入全国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余元。

浙江省富阳市地处浙北,杭州市西南,隶属杭州辖管。距离省会不到40公里,属于沿海省份。面积1830平方公里,人口62万,2006年人均年收入8497元。地形大多是“八山半水半分田”的丘陵,半山区。当地人有很浓烈的经商意识,已形成造纸、光缆、铜加工、机械为支柱的工业格局。是2008年中国百强县的第27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比例渐趋1∶1,政府支持职业教育,控制普高扩大。

二、教育理念比较

80年代,美国教育考察团指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预测二十年后,中国必将把美国甩在后面。预言都错了。美国教育制度培养了六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两百位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原因何在?令人深思。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富阳教师们不仅已经认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而且在主动践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它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七个方面。英国人托尼•巴赞在《大脑第一》中,指出每个人至少可以开发出9种潜能:创造潜能、心理潜能、社会潜能、精神潜能、身体潜能、感觉潜能、计算潜能、空间潜能、文字表达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最大可能的把学生的潜能和智能挖掘出来。“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源于多元智能论和大脑潜能论。单纯应试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在富阳,中小学校每周都开设第二课堂,学生也乐于参与这种学习活动。书法、绘画、舞蹈、日语学习、文学、计算机、篮球、乒乓球等小组活动有很多学生参加。学校不仅有早操,而且有晚操,每学期都有旅游和校外交流活动,这些策略立体开发了学生的智能和潜能。

中部的永城大多数学校在靠考试透支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学生无暇顾及他们的身体和爱好。“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于是乎,师生挤时间,拼精力补课,用题海会战中高考。第二课堂形同虚设,为了学习只能牺牲兴趣。到了中考、高考,功课表里没有音乐、美术课,11点前难得睡觉。升学第一观念在误导教育和教学。

三、教育目标评价比较

教育目标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一切研究与实践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应当是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思想和理念的不同导致教学目标差异。处在教改前沿的富阳教育一直努力追求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儿童的个性和挖掘潜力的目标。个性化的教育体现在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中部省份,许多学校也组织了小组兴趣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学生没有任何收获。学校和学生包括家长其实关心的只是学习成绩。一个学生只要分数考得高,排名靠前,就是一个好学生,各项名誉、奖励一股脑儿全会送给他(她),相反如果他(她)考分低,同学和老师会另眼看待。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分数,评价教师的标准也是分数。班级排名靠前的教师就是“能人”、“好老师”。各项荣誉和奖金全给排名靠前的教师。班级排名靠后的老师就比较惨了,有的单位大会点名,更有甚者要扣罚后五名老师的工资,奖给前五名教师。沿海教育评价相对较人性化、公平化。领导除重视师生教学成绩外,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素质,力求全面发展,教师的评价标准采用全面的量化考核办法,量化考核包括工作量、考试成绩、评教结果、教案、作业、教科研、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等几方面加减分来综合评估教师的工作实效。学生考试成绩仅占5%的考评分。对学生也是如此,每个班级都有一套学生的量化考核方案。学生的量化考核包括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出勤、听课、作业、考试,思想和行为表现等等,到期末进行加减分,把积分结果报予家长知道。这里的考试成绩分期末实考和总评两种,通知书上是学生的总评成绩。比起永城只报实考(一次考核结果)更加合情、合理。新课改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情感、过程和价值观。把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和期末考试结果综合评价,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

四、教学方法比较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或达成某一教学目标,取得某种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沿海各省份经济实力强,教师素质较高,教科研强势推进。由于各地中小学多媒体、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全面得到普及,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更能方便的有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项目教学、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型教与学方法开始运用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如富阳的有关富春江旅游文化、孙权三国文化、郁达夫研究等地方教材开发已初具规模。不过由于多数学生顽皮、厌学、偷奸耍滑,这些新式的方法为学生玩乐,逃避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场所。任何方法只能是方法,不能代表结果。在运用方法的同时一定要看教学对象,教学管理也要跟得上。我们要以变化来应对学生的变化才能立于主导地位。

处于中原的永城教育也在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仅仅表现在教材更换和教学组织上。新课改只是在一两次会议中听到的。放眼望去,大数多还以“一言堂”教学方式存在,少见学生的活动,难得听到学生的发言。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微乎其微。更不要提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研究。教师缺乏科研激情,没有科研动力(这几年评职称不要论文和英语,主要看考试分数)。我认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形势的好坏和地方领导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或是新颖,思想保守或是开放有很大关系。中部省份的教育把抓教学质量,抓分数作为工作目标,于是出现了师生齐上,朝分数努力。不顾及教法对学生效应的现象。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看,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教学方法并不矛盾。只是许多老师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做。结果导致学生制造分数,教师制造知识机器人,失去他(她)作为个体个性,可能的创造性就被埋没了。

五、教育管理比较

富阳与永城两地教育差异最大的是教育管理方面。由于城乡执行了严厉的计划生育国策,富阳独生子女较多,生活富足导致学生娇生惯养,吃不了苦,所以管理难度很大。尤其成绩差的学生,简直是刀枪不入,软硬不吃。这里的学生管理特点呈全方位跟踪式(保姆式),实行教师值周巡逻、晚上坐班制度。全日制住宿生从早上起床至晚上入睡,从宿舍到食堂,从教室到运动场,实行三项竞赛检查,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管理。该方式优点是能实时实地实况发现违纪事件,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一直处于紧张、充实、有序监管中。缺点是没有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管理,没有发挥学生会和团委会的监督、制约、管制机能,势必会造成教师在,鸦雀无声,教师走,“热热闹闹”的局面。

永城地处黄淮平原,人民思想保守,但质朴,勤劳。这里的学生也和先辈一样。信奉考大学是人生的最好出路,认定“知识能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人生”,学生管理的难度系数相应降低。“双差生”违纪仅仅迟到、缺作业而已。一经教育就会立刻改正,且会持续很久不会再犯。富阳地区的孩子属于屡禁屡犯型。所犯错误大多是打架抽烟类型。有些差生脾气暴躁,厌学贪玩,教师一旦碰到这类学生极难扶正,纵耗尽心血,穷尽呵护,亦难能矫正。当然大多学生有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动手创作等优点。永城的教育管理基本上是班主任负责,校长、主任巡查制,团委和学生会检查、督促、评价卫生、早操,日常规范。这种模式优点是能对班级和全校有一个整体的管理监督制约作用,节约劳动力,任课教师有更多时间休息、备课。但没有调动全员管理,导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局面。

六、差异原因初探

1.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主要表现为地区经济差异。2002年,人口最多的河南省,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仅有149.76亿元人民币;人口是河南省一半的浙江省,教育经费却高达161.31亿元人民币。2005年全国的小学生均事业费中浙江等6省市的小学生均事业费一直呈正向偏离,且偏离度相对较大。河南等12个省份的小学生均事业费,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一直为负向偏离。

2.性格差异

北方人的特点是厚道、热情、讲忠义,但有过愚,性急躁,爱动手的毛病;南方人的特点机灵、过于冲动,有理想,善思考,但存在狡猾善变等人格缺陷。若能集南北人格之优势,摒弃性格劣势,势必实现中国教育的最优化。这种设想听来可笑,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是能做到的,因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格的完善。

3.教育观念的差异

历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样评价学生的:成绩好就是学生平均分比别人高,就是班上有几个学生考上了“北大”。但在读了《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后,相信你会改变的。南方较早地接触外国教育,知道精英培养方式并非全用考试。教师比较积极持久开展教科研活动,最早接触新课改理念,与世界的教育接轨。经常请专家甚至国外教育名人进行培训。所以观念变化很快。北方河南的教研活动现状却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听课水平,教研组长一学期开一次教研会议而已。教师缺乏教研热情和动力,以至于许多老师的宝贵经验不能及时总结,为他人所借鉴。思想、观念的改变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

七、教育比较研究的结果

1.沿海教育四个优势

(1)教育的理念渐趋新颖、前卫,能够及时吸纳新的教育科学成果。

(2)教育的管理更趋精细化,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个性心理需求,注重缓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课堂的关系和谐。这种管理特点是由该地区学生较顽皮,易冲动性格特点决定的。

(3)教育的基础投入较大,敢于引进、调进教育人才,大幅度整合教学资源。教师素质整体较高。在收入较高的刺激和人文化关怀下,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从教人员队伍比较稳定。

(4)学生在校园日常行为习惯、礼貌待人、互动合作、活动创新等方面比较突出。表现令人满意。

2.有待加强的四个方面

(1)理念创新往往口号多于行动,荣誉、称号盖过实效。

(2)两极分化式的管理方法使师生缺乏心灵的情感交流。一个极端是武断、粗暴、简单的方法不难发现,打、骂、罚等高压策略较为常见。另一极端就是保姆式的亲历亲为。如果两极端方式调和,打学生口服,疼学生心服,将不失为好的教育方法。

(3)忽略了教师住房和心理需求。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太大,许多人超负荷运转,年收入却不及公务员的一半,工作强度和难度却是公务员的2~3倍。公务员隐性收入远大于工资帐单,教师的隐性工作量岂止用8小时计算?根本没有隐性收入。

(4)学生有粗心、注意力分散等环毛病,需要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中部教育的四个特点

(1)教育的投入较低,教学硬件不全;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落实到课堂。教师教科研热情不高,许多新教育思想理念只停留于口头和会议上。

(2)教学管理粗放式,重点放在学生学习习惯的管理,忽视了学生行为和生活方面的引导和管理。

(3)该地区学生大多能勤学、苦学、稳重、文静。守规有余,灵动、灵活、热情不足。独学、自学能力很强,合作互动水平欠佳。个人生活有赖于外界辅助,自我管理和约束缺少。

(4)教师管理学生方法多见于谈心、批评、考试排名、积分排名、罚抄作业等。考试排名是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杀手锏”。其精神折磨不亚于大病一场。这方法缺失心理疏通和感情交流。这一地区几乎没有专职心理教师来疏导教师和学生情感。

河南等中部地区需要新的理念指引,需要确立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需要强力的经济投资,需要引高水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若真如此,中部省份一定会突破发展“瓶颈”,脱颖而出,培养更多的人才。

上一篇:浅议教师演示实验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应该如何选购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