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4-02-07 11:32:48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沿海发展战略;工业;影响

[作者简介]陈延昌,广西社会科学院当代广西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2―0093-04

2006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南北钦防区域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从广西对外开放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启动,标志着广西多年来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全面提速升级的发展新阶段。

一、广西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

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广西以开放促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深化的,其实施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区党委提出把北海(含防城港)建设成为广西的“窗口”。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关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思想的指导下,广西各级领导机关和理论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探讨发挥广西优势的经济发展路子,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施还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

1984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广西北海市(含防城港)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同月,广西区党委召开“关于建设北海经济区讨论会”,提出利用北海和防城两个优良港口,发挥北海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深圳速度建设经济开发区,把北海市(含防城港)建设成为广西“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开发区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发建设北海、防城港管理办法的暂行规定》,提出:北海、防城港的开发建设,要同广西和西南各省的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纳入广西总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去。同时,就北海、防城港的开发建设规划、利用外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随后,广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开发建设北海市规划报告》。1984年11月,国务院对《规划报告》作出批复,决定在政策上给予北海市、防城港特别的支持。在国务院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北海和防城两地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了以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心以港口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建设。至1986年底,两地共完成基建投资4.15亿元,竣工面积近70万平方米。建成和基本完工的项目包括:北海机场、南宁至防城港铁路续建工程、北海新港两个万吨级泊位、防城港7个万吨级泊位,新增吞吐能力400多万吨,以及南宁至北海微波工程、合浦至北海11万伏送变电、北海水厂一期工程等。从而为广西沿海地区进一步开放和开发建设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广西区党委明确提出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1988年2月,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3月,经国务院批准,梧州市所辖的苍梧县、北海市所辖的合浦县以及玉林市、钦州市、防城各族自治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5月,广西区党委作出《关于我区贯彻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明确提出广西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政策原则及战略措施等。《决定》提出:充分发挥我区的优势,以桂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带动全区的改革开放,以外向型经济带动全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广西的经济建设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指出,贯彻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将大大加快桂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促进全区经济的发展”;“将更好地发挥我区作为祖国大西南对外通道的作用”。7月,广西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浦北县的小江镇、灵山县的灵城镇、贵县的贵城镇、桂平县的桂平镇、平南县的平南镇、北流县的陵城镇、岑溪县的岑溪镇、藤县的藤城镇、贺县的八步镇列为沿海地区经济开发点,执行中央批转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座谈会纪要》规定的各项政策。至此,广西对外开放地区由原来的289平方公里扩大到1.88万平方公里,开放地区人口由20万人增加到466万人,分别占全自治区的8%和11.4%。广西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开放带。

从1988年到1990年,广西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在治理整顿经济中稳步推进。建成项目主要有: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防城港5个万吨级泊位、桂平航运枢纽工程、南宁机场扩建以及一批邮电通信项目等。此外,还创建了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大沙田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经济园区。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展。1990年,广西外贸出口额达7.29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近1倍;“七五”时期全自治区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比“六五”时期增长4.1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广西倾力打造西南出海大通道。

上世纪90年代,广西沿海地区开发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在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之后。同年5月,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同年6月,国务院批准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凭祥市、东兴镇为边境开放市镇。为广西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广西区党委在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央指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的实际,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作出调整。提出:要把建设西南出海通道作为繁荣广西经济的大事来抓。以沿海“金三角”(北海、钦州、防城港)为重点,充分发挥首府南宁市的辐射作用,带动“三沿”开放和开发。同年7月5日至9日,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在北海召开沿海地区综合开发规划会议,研究制订沿海地区综合开发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会上提出了开发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指导思想:以开放促开发,外延与内涵相结合,沿海与内地相结合,努力实现向外向型经济转化,充分发挥北部湾沿海地区在西南出海大通道中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广西和大西南服务。

此后,广西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打基础上,以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中心,大规模展开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据统计,仅1996年至2000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08亿元,是“八五”时期的2.1倍。累计新增等级公路2.1万公里,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

通车里程达812公里;新增铁路营业里程635公里,港口吞吐能力799万吨;长途通信光缆9160公里;程控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70万门;发电装机容量258万千瓦;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宜州至柳州高速公路、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南宁机场扩建、西江航运一期和二期工程、防城港9号和10号泊位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尤其是贯通黔桂滇三省区全长899.7公里的国家一级大干线电气化铁路~南昆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一个以南宁为枢纽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框架基本形成。

第四阶段,21世纪初,广西全面实施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

进人21世纪,广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沿海开发建设。2002年12月,广西区党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依托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资源的优势,重点围绕建设出海大通道、发展临海大工业和建设沿海大市场三个战略重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4、2005、2006年,广西成功承办了第一、二、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2006年3月,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开发开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2006年7月20日,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致辞中提出,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构想,备受关注。这表明,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对外开放、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将在“北部湾”这一框架下展开,广西沿海开放和开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战略高度。

二、广西工业化发展的新起点

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沿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程,可以说这是一个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确立对外开放思想并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期间,尽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某些阶段存在行动迟缓、力度不足,以致错失拓展对外开放发展良机之种种遗憾。但从总体看,其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应是显见的,尤其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沿海战略的实施,拉开了广西对外开放的帷幕,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了广西工业化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历史上,广西是一个比较封闭、经济落后的地区。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缺乏是制约广西工业发展的四大因素。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告诉人们,消除这些发展障碍,只有靠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协作,吸纳外资和先进技术、人才来广西投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看,在地域空间上首先是通过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东南沿海省、市建设经济特区起步,之后,经过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传递作用,逐步扩展并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地处西南沿海的广西,尽管对外开放起步较晚,但其发展态势亦大体经历了由沿海、沿江、沿边向内地拓展的模式及过程。从1984年4月中央确定广西北海市(含防城港)为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尤其是“八五”以来,广西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边“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以“三沿”开放为突破口,联合促开放,开放促开发。到1995年,广西对外开放地区已扩大到2.11万平方公里,开放地区人口达650.7万人,分别占广西总面积、总人口的8.9%和14.3%。初步形成了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江)经济开发区、边境开放市镇相结合,并沿交通干线向全区辐射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空前活跃。1995年,广西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八五”时期,全区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04.12亿美元,大大超过“七五”时期37.97亿美元的规模,其中出口总额71.1亿美元,是“七五”时期的2.5倍,比1954~1984年30年的总和还多0.7倍;一批广西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采取各种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大潮中去,“八五”时期,对外承包合同金额达4.76亿美元,营业额3.6亿美元,分别比“七五”增长1.8倍和2.9倍;边境贸易呈现多形式多层次快速拓展的态势,5年间边贸进出口总额达133.58亿元,“广西产品”在激烈竞争的东南亚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八五”时期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32.39亿美元,比“七五”增长5.6倍,占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总额38.53亿美元的84.1%。这一系列数字表明,广西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也表明,广西工业化发展开始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并逐步实现与世界工业化的接轨。

第二,沿海战略的实施,催生了北部湾新兴城市群,为发挥中心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提供了条件。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及其带动辐射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与没有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很有关系,而广西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广西经济发展面临着地区布局与对外经济结构的“错位”问题。与全国不同,广西的发达地区不在沿海,而在湘桂线的中心城市。较早享受开放待遇的沿海地区并不具备对外开放领头羊的经济实力,而具有领头实力的中心城市却不具备对外开放的优惠条件。这已成为困扰广西经济发展的一块“心病”。多年来,广西各地虽然采取了一些解决“不对称”的措施和办法,改革开放之初,桂东南沿海地区尝试办了一些“三来一补”加工企业和创汇农业,拥有大型企业和经济实力的南宁、柳州等中心城市与沿海地区也有一些相互合作,但终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沿海地区“软、小、弱”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发挥沿海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作用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988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区党委作出“贯彻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桂东南沿海地区为重点,带动全区的改革开放。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199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广西的南宁、北海等地视察时,多次提出将南宁市“拉下海”,使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连成一片。广西随之提出“南北钦防”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并在广西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广西环钦州湾地区工业交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纲要》中第一次将南宁市纳入沿海区域。1993、1994年,防城港和钦州相继获准设立地级市。此后,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构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战略目标,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掀起一波接一波的高潮。随着港口的崛起,交通的便利,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北钦防加上南宁,四市的生产总值合计达到1202.6亿元,占全自治区的29.6%;城镇化水平达32.1%,比2000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一个以南北钦防为中心、以大型组合港为依托的北部湾新兴城市群初显雏形。这不仅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沿海战略的实施,使临海工业应运而生,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工业布局的优化。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2

内容摘要: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苏北沿海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其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例,以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为背景,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沿海开发战略 区域经济 战略 发展

苏北沿海是革命老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不发达区域。过去因为长江天堑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长期以来,江苏省主要把自己定位于沿江省份,而不是作为沿海省份来定位自身。在战略层面,江苏重视沿江开发,重大生产力布局沿长江岸线一字排开;把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苏南和苏中沿江的8市, 把苏北振兴的希望放在沿东陇海线战略的实施上。相对忽视了苏北沿海港口和城市的建设与开发,忽视了临海重大工业项目的布点和发展,致使苏北沿海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缓慢,这也是江苏省沿海成为全国沿海发展“洼地”的主要原因。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事关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07年4月21日“江苏沿海开发工作会议”在盐城召开,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省级发展战略;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江苏省沿海三市之一,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此站到了国家战略的新起点,开启了由“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型快速发展之路。

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分别从非均衡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论三个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途径。

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发展优势产业

非均衡增长理论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针对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产业或地区的全面均衡增长是不现实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选择一些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这些部门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了先集中后扩散的效应,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式。

盐城沿海地区的发展基础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目前盐城沿海地区的区域投资优势也非最佳。作为一个沿海滩涂资源大市,盐城市沿海滩涂开发的水平和层次还比较低,沿海滩涂开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与其资源总量不相称,滩涂资源开发的主导模式和滩涂经济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沿海滩涂开发的潜力和空间仍然很大,沿海滩涂是今后盐城经济发展的最大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而在全球的沿海沙滩中,仅中国大丰、东台、如东海域和英国莫克姆海湾有大规模淤长型辐射沙洲,其中位于盐城市的大丰、东台海域的优势更为显著,且每年以100米左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总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浅海辐射沙洲具有独特的风力发电资源优势,大部分沿海岸线和滩涂均可成为建设风电场的基地。特别是沿海辐射沙洲,具有优良的风能资源,其中东沙辐射沙洲是江苏沿海最大的沙洲,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难得的建设大型海上风电场的理想场区。

现实的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决定了盐城市沿海开发不能实施全面开花战略,而非均衡开发应是合理、科学的战略选择―即优先开发沿海滩涂,重点支持风电能源等产业。发展风电产业可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强大的绿色能源。长三角是我国五大经济增长极中经济实力最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然而它同时又是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的缺乏和日益恶化的环境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2005年长三角用电负荷最高时达8000多万千瓦。2006年底江苏电力装机容量达5000万千瓦,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两个率先”的实现,江苏的用电负荷还将大幅上升,然而环境瓶颈已不允许再像“十五”期间那样高速发展火电了,这就为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及其风力发电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同时带动风电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门类齐全的风电设备产业链,打造中国最大风电设备科技产业园。还可通过其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带动区域内和邻近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将其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等也渗透到其他产业,提高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风电产业的发展还可降低区内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地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盐城地区经济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的转变,从而促进地区内经济合作、生产效率提高,大力加强对现有企业资源的整合,以政府为指导、以资本为纽带、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走集团式发展道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产业集群的优势体系,从而为盐城发展提供有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传统产业

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被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盐城作为江苏省的沿海城市, 同时也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其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进而为技术密型产业逐步积累必要的资金和技术, 从而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实现盐城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 继而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从而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传统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盐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盐城地区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就业容量大、技术要求低、市场需求广等特点, 符合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要素禀赋优势。因此, 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消化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 从而增加当地就业, 提高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盐城全市总面积1.70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城市,同时又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2008年人口数达811.71万。所以充分发挥盐城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是盐城地区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的重要依据, 也是今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但是, 如果忽视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规律, 没有及时地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会随着国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饱和,而日益降低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盐城传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 积极实现传统产业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一)发展和提高纺织业竞争力

纺织业是盐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本地棉花、蚕茧资源优势,利用国内纺织产业转移契机,围绕原料、面料、终端产品等三个环节,提高原料、高档面料生产技术水平,突破印染后整理技术瓶颈,重点发展品牌服装、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提高产品档次。同时推动品牌建设。市场竞争既是产品、技术竞争,更是品牌竞争。所以要着力培育、积极提升的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份额大、品牌信誉好的名牌产品。改善纺织业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加快发展和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把盐城建设成为具有较强优势的现代纺织基地。

(二)着力发展粮油食品工业

盐城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农作物产量如粮食、油料、棉花等产量是全省最高的,此外,肉类、水产品等产量也是江苏省最高的(见表1)。依托盐城粮食、油料资源和临海区位优势,以乳制品、肉制品和油脂加工等为重点,积极提升粮油食品工业,建设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带动农业的作用。利用盐城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加快传统食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升级,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结合当地资源,积极发展优质面粉、稻米、食用油、果品、蔬菜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这对确立盐城在江苏沿海开发中的地位,促进盐城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

错位竞争战略与发展特色产业

错位竞争,是企业避开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国内外经验表明,错位竞争策略用得恰当,不仅可以“顺推”得势,而且可以“逆转”取势,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区域竞争中,选择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同样是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快速、“逆转”取势的有效战略之一。

江苏沿海早在“六五”期间就进入国家重点发展的对象,2009年6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的产业基础和自然人文条件等,同中有异。三市都处在江苏沿海一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东部沿海的经济洼地。但连云港是国家确定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着力点所在。这确立了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地位和连云港的国家战略定位,将连云港确立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而南通因其前几年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其中船舶修造及配套产业、电子产业、纺织业、电力能源产业、建筑业已有相当的基础。而盐城的特点是空间大、后劲十足,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且有待开发。一旦形成生产力后,将成为江部沿海经济新增长中最具有持续发展力、空间最大、后劲最足的地区。未来10年到15年,盐城的发展将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非常重要一极。

三市要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沿海铁路、沿海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沿海集疏运体系;共商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着力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形成科学合理的沿海生态链;在产业发展方面,既要相互合作,又要错位竞争。如港口,盐城的港口将主要围绕连云港港做组合港,做产业港、企业专用港等;连云港做核能,南通做液化天然气,盐城做风能等新能源;南通有川崎等造船大企业,做的是特色船、专用船等。旅游业,连云港发展滨海旅游区,盐城开发滩涂旅游区,而南通就做江海旅游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位高、吸引力强、效益好的旅游精品工程;通过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错位互补,建立沿海地区旅游统一大市场,形成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走廊。实现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错位发展,三市就形成了整体优势。因此在这一轮沿海开发中,盐城要重新思考定位,充分发挥盐城空间大、后劲足,在沿海开发中资源优势非常明显这些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一) 建设生态旅游城

从湿地资源这个极为重要的市情出发,把盐城定位为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是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考虑,盐城以湿地资源为依托,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体现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从区域经济发展大趋势看,盐城地处世界上目前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内,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网建成,盐城即将作为大都市圈的生态后花园。这个优势在大都市圈内独具一格,非常具有吸引力,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盐城的历史文化处处体现出湿地、水网、鱼米之乡的特色。盐城的“盐”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盐城的地域特色,盐滩、盐场、盐灶等很容易勾勒出一幅幅生态旅游的场景。而湿地生态景点开发将形成富有渔民文化特色的游览胜地。

(二)大力发展海洋产业

盐城海洋资源丰富,滩涂养殖和海水养殖发展较快但效益不高,需要积极调整渔业内部结构, 突出发展海水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工业,开发高价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围绕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 积极发展滩涂种植业、滩涂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对沿海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 增加品种、发展特色、改善质量, 培植新型主导产业,构建区域特色。

(三)打造新能源基地

新能源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盐城市拥有广袤的滩涂,风电产业和光伏产业优势明显,因此盐城要重点培育发展为风电配套的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进行整合优化,加快建设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突破光热利用关键技术;主攻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争取在盐城建设风电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能源动力技术群。大力发展能源电力设备,加快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特色鲜明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对外通道优势,规划建设沿海物流产业,推进物流信息化。

(四)着力建设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

盐城经济相对较弱,弱在工业。增强盐城地区经济实力,潜力也在工业。所以要在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同时完善盐城汽车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轿车、中高档客车和专用车等整车产品,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促进汽车零部件配套本地化,重点扶持大企业如悦达集团、中大集团、森达集团、江动集团、飞驰集团等,使之成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依托盐城本地已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适应能力强、具有明显出口竞争优势的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园林机械等整机及配套产品。

积极发展纺织机械、医疗机械、建材机械、煤矿机械等整机产品。以盐城模具产业园为突破口,加快模具开发制造,提升发展水平。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精密轴承、液压件、气动元件、精密模具、低压电器和大型铸锻件等关键基础零部件,形成若干个基础零部件集聚区,提高产业经济集中度。同时依靠内生动力加紧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盐城市的区域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成长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9.11

2.徐琪.江苏沿海地区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7

3.戴朝晖.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定位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

4.范玮,王树华,孙克强.沿海开发与江苏经济发展[J].江苏纺织,2009.10

5.贾晓峰.江苏产业调整与发展重点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5.11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沿边开放;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752.7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2-0010-0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世界经济何时走出低谷尚不明晰,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方向依然没有改变。面对变化莫测的全球经济发展新态势,以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尤其是世界能源供求博弈格局的新调整,中俄两国政府加快了推进毗邻地区合作的步伐,而建立一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新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战略定位:东北“沿海”战略的重要补充

发展大陆导向的对外经贸战略是扩大内地全方位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的战略构想,国务院36号文件也明确了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加强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东北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向和保障之一。为此,国家将优先安排连接东北地区的边境口岸、交通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东北三省相互扩大开放并加强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协作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与东北亚地区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中俄两国推进双方毗邻地区战略互动与规划对接,为辽宁谋划并实施与东北地区各省区间的互利协作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发展大陆导向的对外经贸战略是东北对外开放战略调整升级的需要。就辽宁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开放实现了从沿海到腹地。再到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跨越,使辽宁区域整体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在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国际贸易出现严重下滑和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不断涌现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及主要经济综合体都在积极寻求出路,调整发展战略。作为中观经济区域,辽宁也面临对区域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期在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进程中,增强本省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提高本省企业的国际影响力。既要发挥辽宁“沿海”传统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集聚,构建沿海产业带和临港工业园区,又要增强腹地的经济实力,实现沿海与腹地的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同时,要把东北亚广袤的内陆地区纳入到我省的纵深腹地范畴考虑,培育和增强“陆向”新优势。当前。应以加强与东北地区“沿边”口岸的协作与联接为突破口,以东北三省区打造沿边对外开放先导区、口岸合作区为合作载体,以中俄地区规划对接为外部推动力,主动谋划“沿海一沿边”开放战略互动,实施大陆导向的对外经贸战略。

中俄毗邻地区合作为辽宁实施大陆导向型对外经贸战略提供了可能性。辽宁必须成为东北地区大陆导向的国际经济合作流程和海洋导向的国际经济合作流程的中枢结点。应通过辽宁一俄罗斯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一俄西西伯利亚地区一俄西部地区一欧盟这样的地理经济流程,积极发展辽宁大陆导向的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战略。通过与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体化合作,通过在俄罗斯与日韩的正常竞争,辽宁经济的外向发展在大陆导向的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应力争在短期内有所突破,使之成为拉动辽宁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动力。

二、战略构想:打造“三大轴线”,构建“沿海一沿边口岸特别合作区”

一是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之辽西沿海开放区,以锦州港为对外开放门户,以“突破辽西北战略”为支撑,沿辽西向西(西北)延伸,通过加强与内蒙古东部地区“沿边”口岸联接与合作,经蒙古国辐射到俄西伯利亚广袤腹地,打造“西向轴线”。“西向轴线”将有利于促进与推动中俄、中蒙双边合作,带动区域多边合作,解决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外运、加工的出海路径等问题,形成中蒙俄多边合作的新格局;同时,有利于扩大东北地区的战略纵深,拓展沿海口岸城市的陆向腹地;有利于辽宁省对外开放战略的新调整。

二是沿大连向东,经丹东、吉林珲春口岸,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南萨哈林斯克等俄罗斯远东沿海港口群,是为“东向轴线”。打通东线可加强中国与俄远东地区联系,带动中、日、朝、韩等多边合作。

三是承接辽、黑、吉“内联外开”合作之势,即沿辽宁沿海各口岸经沈―长―哈区域中心城市(群)到黑龙江省对俄沿边(江)各口岸,此为“沿海”战略外延的中线。将辽宁沿海优势与黑龙江沿边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区域整合的整体效应,实现南联北合多元化的战略布局。这种格局将集东北四省区之合力,有利于中俄地区间战略互动和规划对接的实施。

四是推动东北四省区相互建立沿海一沿边口岸特别合作区(“飞地”)。作为对上述战略调整的具体细化举措,东北四省区可以扩大相互间开放,初步设想方案之一就是相互设立“飞地”合作区,既可发挥各地优势,又可满足各方不同需要。目前,黑、吉和内蒙古都在分别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放先导区和口岸经济区,辽宁则重点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在实施“沿海”与“沿边”战略互动中,黑、吉、内蒙古可选择在辽宁沿海产业带开辟“飞地”,辽宁也可在三省区沿边口岸开辟“飞地”。对于辽宁来讲,可供考虑的口岸包括珲春(吉),绥芬河、东宁(黑),满洲里、黑山头(内蒙古)等。综合比较各口岸条件并经实地考察,结合辽宁“陆向”战略趋向要求,以及适应辽宁拓展与俄地区合作需要,我们仅以内蒙古黑山头口岸为例,对建立辽宁一内蒙古口岸特别合作区(“飞地”)的设想进行探讨性论述,以期为今后东北地区各省区间加强协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飞地”合作区模式:中俄地区合作的新尝试

对于“飞地”与“飞地经济”的认识,辽宁省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有专家认为,“飞地经济”是指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甲地招人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辽宁省于2006年1月下发了《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第11条规定:在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区域内设立“飞地”,并实施政策优惠。锦州市和葫芦岛市可分别为朝阳市、阜新市在区域内确定若干平方公里的区域(“飞地”),在“飞地”内设立的企业,除享受第1条(以2005年为基数,重点区域上缴省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

税,辽宁省财政给予70%的增量返还,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主导产业建设)优惠政策外,增量返还增至100%,由两市(“飞地”提供市和使用市)按各50%的比例分留。辽宁锦州湾“飞地”模式的实质,就是要推进辽西北内陆地区向沿海优势转变,从投资效益看,在沿海地区投入资金所产生的效益远远高于内陆地区,这决定了“辽西北突破”战略的发展方向,就是把生产要素合理、有序地向沿海开放地区转移。而在内蒙古对俄口岸建设辽宁对俄合作的“飞地”,其现实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有利于拉近辽宁与俄罗斯的距离,整合东北地区的对俄合作优势。与东北其他省区相比,地缘“瓶颈”直接制约了辽宁对俄合作区域优势的发挥。由于与俄罗斯不接壤,辽宁没有自己的对俄口岸,同俄罗斯的交往明显少于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造成了辽宁对俄合作信息系统的不畅通,以及在俄罗斯,特别是其东部地区沟通机制的缺失。与此同时,国家的一些促进地区合作的优惠政策也无法惠及辽宁。这大大限制了辽宁对俄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的发展,使得辽宁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的能源与原材料资源难以从俄罗斯获得。目前,东北地区对俄口岸共31个,其中黑龙江省有对俄口岸25个(现已开通20个),吉林省有1个,内蒙古有5个。比较大的口岸主要有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和黑河,而具有发展潜力的口岸有珲春、黑山头、室韦、东宁和抚远等。在内蒙古5个对俄口岸中,海拉尔口岸是航空口岸。鉴于东北地区大部分水运口岸受季节影响明显,过货能力有限,航空口岸作用较为单一,不适宜作为辽宁对俄合作向北推进的候选地。

其次是有利于辽宁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与东北其他省区相比,辽宁无疑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一,辽宁是东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第二,辽宁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省份;第三,辽宁是东北地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第四,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临海的省份,其辐射能力很强,是沟通东北亚与欧洲之间重要的通道和门户。

第三是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推进“沿海”、“沿边”战略对接,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提升其在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中的核心地位。以“五点一线”为标志的东北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是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申请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沿海”战略的实施,不但改变了长期以来辽宁省区域发展以资源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发展思路,改变了全省经济区划和产业布局的格局,辽宁将成为东北地区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先导区和面向世界的门户。而自国家1992年实施“沿边战略”以来,作为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中朝边境城市丹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须引起辽宁省重视的是,本次国家启动中俄地区战略互动和合作规划对接,大力推动两国毗邻地区全面合作,不但可以提升双边合作跨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必将对推动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起到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多边合作的全面提升。可以预见,随着中俄地区合作的顺利推进,中蒙、中朝等双边合作的方式和模式都将发生新的变化。为此,要对俄罗斯这次开发东部地区的决心和能力做出客观判断,适时调整开放策略,超前谋划,主动出击,精心准备,慎重布局。结合辽宁地缘、产业、技术和人才智力优势,应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中俄、中蒙边境口岸及跨境通道的建设,把“沿海战略”与“沿边战略”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海向”与“陆向”战略的联动,在面向世界的同时,开拓俄蒙东部地区纵深腹地,使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提升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第四是可起到合作双赢与示范效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辽宁招人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内蒙古的口岸城市,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化解辽宁对俄合作的地缘劣势,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不仅可以拉近辽宁与俄罗斯的距离,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内蒙古的口岸城市带去资金、技术,提升其产业结构,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总之,这种方式使东北地区对俄合作的统筹和协调发展有了根本的、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在内蒙古设立辽宁对俄合作“飞地”,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具有在实践中推进的可能性。

东北地区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已日益成为理论界与政府的共识。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一致认为,一体化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既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也有利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发展,提高区域总体竞争力。《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强调,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按照平等互利、加强合作、资源优化、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东北地区与其他省(区、市)的联系和协作,形成东北地区区域合作、互动、多赢的协调机制。在这一背景下,在内蒙古与俄边境地区建立辽宁对俄合作“飞地”,是贯彻一体化发展方针的有益尝试。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经济的发展计划中,已具有引进外部力量的意向。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内蒙古东部口岸建设已形成了以满洲里铁路、公路口岸为主,黑山头、室韦、阿日和沙特、额布都格口岸为两翼,海拉尔航空口岸为核心的对外开放的框架格局,并全力打造中俄蒙“金三角”区域战略构想。针对口岸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提高进口矿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周边地区商品需求,2007年额尔古纳市政府在黑山头口岸选择9平方公里土地,拟建口岸经济园区,把进口的矿产品初加工、化工产品加工、出口的轻工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都集中在园区内,并委托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规划设计,累计投资5393万元。新建新公路口岸联检楼(4500平方米)及口岸基础设施、输港公路62公里;总投资2.2亿元,年通过能力50万吨、客运能力30万人次。其他口岸建设也进展顺利。该市还提出要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黑山头建设1400万吨煤向电、油(肥)转化项目和50万吨铅锌矿石初选项目。与此同时,黑山头口岸所依托的呼伦贝尔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兼具一定储量的油气资源,并且具有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资源的地缘优势。但鉴于本地区自身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未来的合作重点也放在吸引东北和其他地区大型投资集团,尤其是煤电企业,以提高地区资源的生产和加工能力上。

中俄地区间合作走向深化,客观上呼唤创新对俄合作的模式。对于俄罗斯此次开发其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决心和能力,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这与以往近百年来俄东部地区开发的历程及战略背景都有本质区别。经过两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中俄毗邻地区地方合作已成为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方合作,有利于巩固中俄关系的基础、丰富互利合作的内容、拓展双方合作的空间。目前,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开发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战略的互动合作已经启动,双方地区规划对接工作也在顺利展开。在这一背景下,双方经贸合作往来日趋紧密,东北地区的对俄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从两个地区合作的规模及内容看,还远远不能适应互动发展的需要,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没有显现出来。而且,由于各省区力量分散,一些大的项目难以达成,在对俄合作中还存在无序竞争。因此,建立一种优势互补的对俄合作新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4

但综观国内外大潮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主题,我国发展依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努力从国内外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内外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突破,从国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控发展大局,从国内外关系格局的动态变化中选择发展战略。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实现“复兴梦”。

面对东亚地区的紧张形势和所谓“西进战略”遇到的新情况,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部署,我们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突破的重点,应该是全力推进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优先拓展东盟南亚战略纵深,把云南建设成为沿边开放战略的“陆上珠三角”。

一、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谨提“西进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是基于非均衡的区域发展,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推行的是东、中、西“梯度发展战略”;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心很自然地转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沿边开放战略”,要“安邻、富邻、睦邻”和“兴边富民”,十报告又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为扩大和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指明了方向。5年来,我国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已有序推开,初见成效,赢得了周边绝大多数国家的好评。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不仅对内涵盖了“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两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两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沿边经济增长极,而且对外则坚持了“周边是首要”和“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战略部署,使我国在泛亚地缘外交上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

积极倡导并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特别是把云南建设成为沿边开放战略的“陆上珠三角”,不仅具有突破沿边发展瓶颈的率先示范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加快发展中国西部与沿边地区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互利发展和共赢合作,增进我国的战略利益。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重点,在于优先实现某一区域突破,加快梯度发展,吸收沿海发展经验,彰显沿边区位优势,构建沿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并由此辐射、带动境内外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发展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局上,第一个10年把云南建设成为沿边开放战略的“陆上珠三角”,第二个10年把新疆建设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基地,第三个10年把内蒙古和东北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区域,这样通过由南向北的梯度开放,实现了沿边全方位开放,有利于沿边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协调发展。这样到2050年左右,最终实现中国发展的“圆满”。那时,中国将全面实现现代化,与美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关系,有效掌控亚太地区局势。

尤为重要的是,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还能避免所谓“西进战略”提法的诸多敏感性。事实上,沿边开放战略本身就包括了“西进战略”。从政治上看,沿边开放战略可消除一些世界大国、周边国家对地缘利益受压的担忧;从经济上看,可打消周边国家对于资源争夺的顾虑;从军事上看,可避免周边国家感觉到安全威胁。所以说,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可以减少周边地区的不和谐声音,消除所谓的“中国”,实现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与共赢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一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加紧渗透西太平洋地区。2009年奥巴马政府开始实施“重返亚太”的战略。经济上,美国着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进程,稀释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外交上,美国加强与亚太国家的接触交往,运用“巧实力”凝聚传统盟友,拉拢新伙伴(主要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军事上,2012年1月美国出台题为《维护21世纪全球领导地位,美国防务的优先事项》的文件,阐释了新军事战略。这使我国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和平崛起的周边战略环境更加复杂。二是我国与邻国领土争议不断升级,周边局势波诡云谲。当前我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都存在领土争议。近年来的争端以及南海争端不仅对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造成影响,而且使地区局势日趋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三是美国插手中南半岛事务,导致湄公河流域各国内部纷争不止,时常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特别是作为典型农业国、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缅甸,美国试图将其作为布局东亚、影响国际格局的棋子并加以操纵。缅甸政局是推进沿边开放战略必须审慎应对的变数。四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缺乏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火车头。过去30多年间,得益于快速的资本积累和工业化,东部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未来有可能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如没有新的经济增长极,未来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五是能源资源对外依赖度迅速攀升,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对外依赖度愈来愈严重。按目前趋势,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届时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而目前我国的海上运输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与南海海域,单石油进口的80%就途经马六甲海峡。一旦发生外部突发事件导致马六甲海峡被封锁,将对我国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六是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期。中国依然处在半工业化、半市场化、半城镇化、半信息化和半国际化的发展阶段,法治化、公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社会人文指标也大都处于低水平,有很多欠账要补。

三、新时期我国需继续回避东亚战略冲突,拓展陆上战略纵深

目前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在进行战略选择时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复兴梦”这一根本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有效回避东亚战略冲突,积极倡导并全力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拓展陆上战略纵深。

第一,妥善处理东亚问题,缓和正面对峙态势。要妥善处理与日本、菲律宾等国的领土争端,力争回归“搁置争议”的共识,通过外交谈判、外交对话和外交斡旋等调停折衷策略,防止事态扩大化,使之不影响我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虽然争端涉及领土等重要利益,但并非根本与核心利益,一旦两国因问题而引发对抗甚至局部战争,很可能导致我国同日、美的正面对抗,损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甚至影响战略机遇期的充分利用,造成国家根本利益与核心利益受损。“两弊相权取其轻”,妥善处理东亚问题,避免正面对峙和冲突,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避免“中国”在东亚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

第二,对美避其锋芒,拓展利益汇合点与互利共赢空间。美国近年来高调重返亚太,战略重心东移,对我国形成咄咄紧逼之势。我们应胸怀全局,以新思维来处理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关系。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半道爬坡阶段,与美国在经济、金融和文化等领域已形成极大的相互依赖关系,同美国进行战略对抗并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与核心利益。因此,我国对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要避其锋芒,基于“底线思维”容忍其扩大亚太军事存在。同时,进一步拓展中美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和利益汇合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夯实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这也是未来10年我国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时应采取的外交战略选择。

第三,通盘谋划沿边开放战略方案,拓展陆上战略纵深。回避东亚战略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优先发展西部地区,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拓展战略纵深。通过实施广泛的向西开放,扩大与西部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拉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与东盟、南亚、中亚和西亚国家的深度战略整合,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在地缘政治上,有利于我国同步实施“周边是首要”和“发展中国家是基础”这两大外交战略,实现打造“睦邻友好带”和“紧密朋友圈”的目标。我国西部地区边界漫长,邻国众多,而且都是发展中国家,无疑应当成为建设“和谐周边”的主要区域。同时,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打造稳固的陆上战略纵深和战略后方,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则可以起到有效的配合作用。在地缘经济上,有利于打造一条宽广的沿边跨境经济合作带。周边国家基本上都是欠发达国家,密切对华经济合作、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愿望十分强烈。全力推进沿边开放战略,必将不断深化我国与有关国家在金融、技术、商贸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在我国周边地区形成一条内外辐射、造福多国的经济合作带。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的联动配合,实现东西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冲过于依赖沿海开放带来的外部风险。在地缘安全上,有利于打造我国西部周边的战略稳定带和陆上能源供给通道。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过程,是我国在保证周边安全稳定上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打造周边战略稳定带的过程。而这一战略稳定带的形成,可望为我国防范“”的渗透,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抵御能源供应风险提供安全屏障。另外,通过密切我国与东盟、南亚、中亚与西亚各国的关系,还可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构成一定制衡。

四、积极推进沿边开放战略,优先拓展东盟南亚战略纵深

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要做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有所侧重,梯次推动。就现阶段而言,面向东北亚的北部战略和面向中亚与西亚的西部战略均不适宜作为沿边开放战略的重点和优先选择。

从地缘政治来看,俄罗斯一向将中亚视为自身势力范围的“南院”,中国正面西进势必与俄罗斯产生利益冲突,将面临东部有美日围堵、西部有俄国对抗的东西合围的战略困境,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处于最不利的地位。从社会安全稳定来看,中亚与西亚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尖锐,加之大国势力插手这一地区,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分离主义势力更是潜在隐患。就目前而言,我国在中亚、西亚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深化政治安全与能源资源合作,促进其政治社会的稳定。从地缘经济的合作基础与潜力来看,2011年中亚地区GDP总额占全球的比重仅为0.3%,经济规模很小,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而且,中亚各国经济结构单一,与我国经济互补性不强,潜在经贸增长空间不大。故现阶段以新疆为龙头,优先推动面向中亚、西亚的沿边开放战略,条件尚不具备。目前,我国保持与中亚各国相对稳定的关系,侧重于能源合作,是比较明智的策略选择。

整体来看,以位居西南要冲的云南为桥头堡,面向东盟和南亚深化全方位合作,是我国沿边开放战略前中期的最佳选择。这有利于在确保东亚局势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向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拓展。其重点是面向南海,面向印度洋,拓展我国的战略利益边界,以经济作先行,军事作后盾,外交作周旋,“重民间,建通道,获实利”。政治上,绝大多数东盟和南亚国家与我国无领土纠纷,而存在纠纷的国家目前也多是搁置争议,各国社会相对稳定,这是扩大政经合作的前提。经济上,东盟和南亚地区在市场容量、经济规模、结构互补等多方面都远胜于中亚地区,且这些国家多数存在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具有经贸、投资、金融合作的很大潜力。外交上,东盟和南亚地区国家数量众多,加强与该地区的政经合作有助于我国软实力的提升,改变目前我国周边外交趋于复杂和孤立的态势。而且,随着中国对东盟、南亚各国的经济影响力愈来愈大,完全有可能将经济影响力转变为政治影响力。人文环境上,云南和广西共有5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直接接壤,族同种、水同源、山同脉,合作历史悠久,可有效辐射东盟南亚诸国。能源保障上,目前我国正与缅甸在孟加拉湾的皎漂港进行合作建设,并建造从昆明出发,经瑞丽进入缅甸,直通皎漂港的油气管道和铁路,减轻我国对马六甲海峡航运的严重依赖。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沿边开发开放应采取“由南向北”的梯度开发战略。这符合区域经济、人文社会和地缘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主观臆断和人为设计的。第一阶段应以云南桥头堡为中心,推动西南诸省参与沿边开发开放进程,打造“陆上珠三角”,成为沿边开放战略的第一站。第二阶段以新疆为基地拓展中亚与西亚的战略纵深。目前则要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确保西部战略方向不出现大的变故,稳中求进。第三阶段以内蒙和东北为基地,对蒙古和俄罗斯远东等东北亚地区实施全方位开放。目前则要深化和巩固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保北部战略方向的稳定。

五、云南作为沿边开放桥头堡的独特优势

梯度推进沿边开放战略,第一阶段的关键在云南。立足中国大西南并面向亚洲大西南的云南,作为沿边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贯通两洋,连接“三亚”(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的大通道、大前沿和大基地,在实施对东盟和南亚的沿边开放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地缘优势明显。云南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东亚的泛亚区域中心,位居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三圈交汇点,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的6个省(邦)32个县(市)接壤,是沿边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以云南为中心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形成辐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有利于实现中国、东盟、南亚三大市场的整合,带动面向印度洋地区的互利合作与共赢发展。

第二,跨境民族与人文地缘优势独特。云南边境地区的涉外民间交往密切,具有加强合作的强大民间需求与社会基础。云南有5个民族自治州和3市26个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跨境民族有16个。跨境民族具有文化同源和亲缘相近的特点。自古以来,这种民族关系就紧密地维系着云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经历了长期的群体接触与文化磨合,各民族间、同一跨境民族内部长期友好相处,关系融洽。

第三,经济合作基础深厚且潜力巨大。云南是我国与东盟国家边境贸易往来最频繁的省份。近年来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明显加快,经贸合作日趋紧密。2012年云南对东南亚和南亚的贸易额,占全省外贸的比重提升到51%,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云南在境外投资方面也表现突出。近年来云南把境外投资的重点选在周边国家,发挥产业转移、贸易升级、投资拉动等效应。截止2011年,云南省对缅甸、老挝、越南的投资占云南境外总投资的80%以上,这三个国家成为云南境外投资的最大对象国。此外,云南“人民币向南走”的步伐正逐步加快,人民币在云南边境得到广泛使用。云南是我国最早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省份,也是最先尝试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投资的省份。2012年,云南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63亿元,占进出口业务总量的32%,远超过全国10%的比例。这些年来,人民币已经成为云南周边国家乃至大湄公河次区域广受欢迎的硬通货。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批复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方案。未来东盟和南亚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通过构筑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南亚等区域性国际经济走廊,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云南与东盟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第四,交通便利,是我国通向东盟和南亚,乃至印度洋沿岸的中枢和国际通道。云南北倚广袤的亚洲大陆,南邻印度洋与南太平洋,向东可与珠三角相连,向北经川渝可达中西部和中原腹地,向南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直达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向西既可经皎漂港直通印度洋,也可经缅北密支那直达孟加拉、印度等南亚各国,是泛亚区域的中枢,也是亚洲五小时航空圈的中心。

六、把云南建设成为“陆上珠三角”的建议

基于上述独特优势,云南有望成为我国沿边对外开发开放的“陆上珠三角”,并成为未来30年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为此,建议国家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帮助:

第一,体制上给予支持。成立国家层面的沿边开放战略领导小组,建立云南与中央、各部委、有关省市和大型央企的协调对接机制。领导小组制定云南沿边开发开放的重大政策,其下设办公室负责解决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第二,政策上给予优惠。国家应给予云南在产业发展上的政策优惠,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云南流动。在服务业上,云南可实行价格优惠的政策,尤其是在金融、电信、运输、教育、医疗服务方面。通过降低服务价格,促进云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财政上进行倾斜。一是加大对云南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云南的财政转移支付在现有基础上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二是允许云南实行相对独立的财政税收核算制度,可实施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为内外资企业落户云南提供政策激励。

第四,外交上适当放权。适度赋予云南在同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时的外事权限,有利于促进云南同周边国家的沟通与交流,加快同东盟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程。

第五,经济上扩大辐射。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等诸多合作机制,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挥中国经济的对外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周边国家的社会稳定。

第六,贸易投资上给予便利。国家应放松对沿边贸易投资的硬性约束,出台有利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新政策,加快实现云南与周边国家,特别是接壤国家的沿边贸易投资便利化。具体来说:一是进一步推进通关改革,提高通关效率和物流速度,与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开展合作,建立以云南作为“口岸”,其他西部海关作为“属地”的通关模式,积极开辟贸易通道,促进昆曼大通道的运输和贸易便利化。二是推进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在“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三是共同推动中缅孟印四国经济合作,支持云南打造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四是逐步实现与周边国家口岸的对等开放。与周边国家口岸的不对等开放,是“有边不活”的主要症结之一,影响通关便利化的推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议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谈判协商,实现对等开放,解决“一边活、一边死”的现象,使双边的通关便利化成为现实。五是建立与东盟、南亚跨国无障碍的旅游合作机制,在简化人员、车船出入境手续的基础上,争取实现旅游团队互免签证。

第七,大力支持云南沿边金融改革创新,推动人民币向南走出去,实现人民币在周边区域的国际化。加快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尽快批复云南、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聚集金融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为纽带,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为切入点,有序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规模和业务范围,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人民币跨境回流机制,切实把人民币跨境结算作为加快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主要途径,推动人民币向南走出国门,走向周边。

第八,加强立体交通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加速构建包括空中交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快轨等在内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泛亚地区交通枢纽中心的战略作用,进一步盘活大西南地区的商贸物流。加强与缅甸等国的合作,加快建设由昆明直通皎漂港的油气管道,使之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陆上大通道。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5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江苏广阔的沿海地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本文旨在以盐城广电为样本,就市级媒体在沿海发展中的定位、功用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作具体思考。

作为江苏沿海发展的重点城市,2009年10月10日,盐城召开沿海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我市新一轮沿海发展的近期奋斗目标,即: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实现国家规划的到2012年江苏沿海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亿元的预期目标。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会上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真正形成举全市之力加快沿海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是对我市沿海发展组织保障机制的要求,也是对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围绕沿海发展,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争作贡献的动员令。作为本市主流媒体,盐城广播电视局(台)在新一轮的沿海发展大潮中无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职责和社会责任。

一、自我认知:沿海发展中的市级媒体定位与职能履行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媒体必须认定且坚持的方向。服务沿海发展,实现盐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媒体的功能,发挥媒体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是政策宣传的喉舌作用。沿海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省、市的重大战略,必然有长期的、系列的政策指令出台。利用各种媒介形式特别是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辅之以实施过程中的深度报道,对政策的贯彻落实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加强沿海开发的舆论宣传,能够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力量,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可以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增强化危机为机遇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社会和谐的催化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努力营造和谐,让和谐成为主旋律,是媒体的重要职责所在。在服务沿海开发中,既要展示经验与成就,也要运用舆论的力量科学监督、合法监督,鼓励积极,鞭策消极,树立荣辱观,倡导新风尚,让沿海发展始终在积极、健康、和谐的轨道上有序推进。

二、有益探索:盐城市级媒体服务沿海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一直以来,盐城市级媒体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海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步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舆论宣传、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对服务沿海开发有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我们以盐城广电为样本做具体分析:

1、服务沿海发展,舆论宣传营造强势、有声有色

早在2006年,盐城广电积极顺应市委、市政府“加快沿海经济大发展”的战略发展,全力推出跨年度、跨地域大型新闻行动“沿海兴、盐城兴”。 进入2009年,为适应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新形势的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们再次增强了对沿海发展宣传的力度和声势,在深化“沿海兴、盐城兴”挂牌宣传的基础上,相继推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黄金海岸大潮涌”、“沿海开发谱新篇”、“风声水起,千帆竞发――广西北部湾记者行”、“内陆五县沿海发展”等系列报道,从报道的主题内涵到播出数量频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力地配合了沿海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显示了主流媒体的导向把握和舆论引导能力。

2、服务沿海发展,事业建设抢抓机遇、全面推进

沿海发展的浪潮给盐城广电事业建设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5以来,盐城有线电视网络在苏北率先实现数字化,为打造未来的“数字盐城”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网站视频直播、地面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等多个新媒体技术平台相继建成,广播电视传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为服务沿海开发等中心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宣传阵地和传播平台。

3、服务沿海发展,产业经营量质并举、快速增长

沿海发展的实质,是对盐城经济社会全领域多行业运行质量的优化和提升,也包括对广电事业产业的同步推进。近年来,盐城广电今年的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局面,尤其是随着总局广告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广告经营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困境面前,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巩固广告经营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举办大型带有公益性质的大型活动、拓展演艺文化市场、开掘网络传媒等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应该说,盐城广电产业的发展同样受益于沿海开发的宏观形势,只有大发展才能带来大增长。沿海发展不仅能带来盐城经济社会的快速推进,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盐城广电产业经营量质并举、快速增长。

三、更高要求:沿海发展赋予盐城市级媒体的崭新课题

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无疑对市级媒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提供舆论宣传服务时,要立足盐城,放眼全省,胸怀全国。宣传的眼界要高,视野要宽,内涵要深,既要反映盐城沿海发展的实际,更要关注全省战略推进给盐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舆论宣传要注重气势、营造强势,更要强化精品意识,改进传播方式,强化舆论宣传的时效性、服务性和贴近性,不断提升沿海发展舆论宣传的传播效果,

在建设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时,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着眼未来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远景,进一步完善传媒公共服务体系,如加速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高清化、固态化、网络化进程,不断提升传媒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运行效能和服务水平。

在打造传媒产业时,要紧抓沿海发展给盐城三产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着力优化传媒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型媒体产业,拓展多元产业,并在沿海发展中抓住新出现的机遇,进一步锻造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照上述要求,广电等市级媒体对沿海发展战略的服务已经全面启动,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客观来看还有不足,尚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战略”的高标准。就舆论宣传而言,应在以下方面努力实现提升。

一是加强分析研究,提升策划能力。应加强沿海开发战略的专题性研究,加强对开发形势的全局性分析和政策信息搜集,随时关注全国、全省、全市的战略推进情况,并提高与部级、省级及相关兄弟台媒体的联动幅度和质量,让全国、全省人民更加关注盐城的沿海发展。

二是多出精品,增强宣传感染力。作为重大题材,沿海发展无疑是宣传的优质资源。对优质宣传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又是检验舆论引导能力的试金石。在做好常规性宣传的同时,我们将强化沿海开发题材的“精品意识”,以创优的姿态提升宣传质量和效果,并努力打造精品佳作。

三是加强事业建设和技术保障,提高到达率和覆盖率。特别是加快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大力推进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项目,抓好技术平台搭建和网络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市级媒体传播内容 “多层次、广覆盖、高质量”的传播格局。

四、未来前景:做大做强是盐城市级媒体服务沿海发展及中心工作的唯一途径

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盐城是个历史机遇,对盐城市级媒体同样如此。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这个机遇,跟上整个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节奏,在服务好沿海开发战略的同时,乘风而上,借势做强,实现盐城传媒事业和产业发展新的飞跃。

一是在舆论宣传中进一步显示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和强势媒体的影响力。我们将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履行市级媒体公共服务职责,形成舆论强势,正确把握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做优内容,繁荣精品创作,特别是在服务沿海开发中催生一批品位高、内容活、影响大的品牌节目、品牌活动和品牌频道(频率),不断改进和提升主流价值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对时事政策信息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二是着眼长远,锻炼队伍,为沿海发展提供更长久可持续的服务能力。通过对沿海开发的舆论服务,让更多的一线人员深入到基层建设一线,给他们派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强化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意识,让沿海开发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增强他们自觉服务沿海开发、优质服务沿海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把服务沿海开发当作事业的永恒追求。

三是构建新的平台,丰富服务沿海开发战略的宣传渠道。全力推进盐城网、盐城新闻网、盐城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项目,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全市受众的全覆盖,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声音传输到每家每户。

四是做强产业,夯实基础,增强服务沿海开发战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经济并举,并大力开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多元经济发展格局。未来5年,在沿海发展的大潮中,盐城广电将顺应形势,发挥独特的广电资源优势,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服务,产业经营保持18%的年增幅,年经营收入力争突破3.5个亿,以产业经营保障事业建设,为宣传事业建设提供更加扎实的物质保障。

结语: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战略定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50—07

对锦州而言,2011年6月27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锦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实施沿海突破战略、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新目标,这是锦州市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锦州实际出发,拓宽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目标的定位,真正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决心,反映了锦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锦州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的内在要求,是锦州市人民今后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目标。

一、积聚与扩大区域经济,实现错位发展的后发优势

区域发展是当代世界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和现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振兴老工业基地,完善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各区域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优势进行错位发展,使各地充分发挥自身发展潜力,以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

1.区域发展理论支持锦州在区域内部错位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是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源泉,区域经济圈是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区位条件和区位因素客观上存在着区际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不同区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当一个区位具备某种优于其他区位的因素,这种区位因素就形成一种优势,即区位优势。区位优势会产生一种区位上的吸引力,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资源凝聚、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种较强的资源指向。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多种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区域内部之间就必然产生分工。区域内部分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各区域把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要进一步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在经济带内各城市具有不同优势的前提下,就必然既要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又要坚持发挥区位优势,集约发展。锦州要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脱颖而出,就一定要突出强化锦州在环渤海区域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按照已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抢抓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从营造产业集聚环境、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延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上,加强经济带内产业分工协作,注重产业配套与产业链延伸,实现锦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内产业互补发展和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2.拓展海洋经济是锦州区域发展的推手。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

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首先打开的是海上大门,确立了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带,沿海地区依靠其海洋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海洋经济和海岸带区域经济,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向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地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志在成为东北亚重要的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具体要求是整合资源,拓展功能,优化分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现代港口集群。锦州依海而生,因港而荣。锦州港已有400多年的成港史。20世纪末、21世纪初,锦州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造,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商港——锦州港,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港口20强,中国渤海西北部400公里海岸线唯一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东北第三大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通航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万吨巨型油轮可以在此停泊。2011年锦州港港口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亿吨大港已经渐行渐近。以建设锦州大港为突破口,以整体开发锦州湾为主线,发展临港经济和海洋经济,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全面提升港口城市功能,将锦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开放型港口城市,是锦州人的必然选择。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7

一、以全球视野认识海洋经济和蓝区树立的展开态势与树立优势随着人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尖利,全球沿海国度纷繁把开发应用海洋资源提升到展开战略的高度,海洋成为世界各国进步综合国力和争夺长远战略优势的新范畴。海洋经济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逐步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展开的重生力气,沿海地域成为经济展开最有活力的地域。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范围、平面化、综合性海洋开发和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标志着现代海洋经济的兴起。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度把海洋开发作为重要国策,世界海洋经济已构成海洋油气、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交通运输四大支柱产业,许多沿海兴隆国度将开发应用海洋资源、展开海洋经济作为增加国民消费总值的有力的战略支撑点,其海洋经济消费总值占整个消费总值的比重在逐步增加。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停顿,海洋经济在阅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展开阶段以后,跨入了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展开、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时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和谐展开阶段。海洋经济兴隆国度纷繁制定海洋科技和产业展开规划,不时拓展海洋研讨范畴,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系统模拟、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底勘测和深潜等高精深技术成为战略研讨重点。沿海国度还不时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管理,鼎力展开循环经济,促进海洋资源永续应用和可持续展开。海洋经济展开呈现出新的趋向,主要表往常:由单纯的海洋开发向统筹海陆经济展开转变。由注重海洋一、二产业展开向注重海洋一、二、三产业和谐展开,特别是注重海洋效劳业展开转变。由国内展开向国内外的开放展开转变。由海洋经济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

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海洋经济步入全面展开期。2003年国度海洋部门提出“树立海洋强国”的战略目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展开海洋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08年全国海洋经济消费总值2.97万亿元,占国内消费总值的9.87%,占沿海地域消费总值的.8%,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5:47:48。在海洋产业的带动下,依托沿海优势构成的经济区呈全线展开格局。由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域、上海浦东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构成的沿海经济规划基本构成。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完成海洋消费总值亿元,占全国的32.3%;珠三角经济区5825亿元,占19.6%;环渤海经济区10706亿元,占.1%,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展开的龙头。

总之,海洋经济面临着国内J\\\'b力u速度展开的理想应战,处于一个必需紧紧抓住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东省应当认清时期特性和趋向,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制定正确、科学的海洋经济创新展开战略和规划,努力完成山东海洋经济的创新展开和逾越性提升。

山东是沿海大省、陆海复合区域和重要对外开放区,必需把山东放在经济全球化和海洋经济展开的大趋向下,放在全国开放展开的大格局中,放在党和国度对山东展开的总体部署和恳求中来思索和谋划。山东具有的展开海洋经济的共同区位、科技、资源与产业优势,“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和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已具有理论基础。要发挥沿海众多港口的作用构成三千里黄金海岸经济带,构筑新的经济板块,促进生态区、科教区、经济区、城市区、旅游休闲区展开,把山东沿海经济培育成新一轮展开的亮点。

山东半岛树立蓝色经济区有特别的优势:

具有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群是最大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中西部省市政府、开发区、大企业的协作,构建“大通关”分离格局“效劳于中部崛起”、“效劳于西部大开发”、“做中西部最便利出海口”,经过港企协作、港港协作、港城协作、港区协作、区区协作等多种协作方式,在中西部地域建造大量的“无水港”、“旱码头”,完好可以以此增强蓝色经济区的腹地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2)具有黄河流域独一一个保税港区是最大的政策优势。青岛保税港区可为中西部企业俭省大量的资金本钱。下一步,要借青岛保税港区刚刚封关运营的有利机遇,吸收中西部大企业到青岛保税港区设立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企业。日j瑕保税物流园区的情形与此类似。(3)具有中国海洋科学城是最大的科技优势。有条件加快展开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软件业、海洋科学仪器等海洋科技产业,打造海洋科技高地。(4)地处中日韩协作前沿是最大的对外开放优势。率先展开山东与日韩中央政府的次区域协作,以构成更大的对外开放平台。

明晰这些优势并发挥优势,就能走出一条依托展开海洋经济来打造蓝色经济区作为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重塑区域展开新格局的新路子。

二、深化开掘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的丰厚内涵和展开格局为落实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山东省提出充分发挥我省海洋经济优势,深化研讨相关产业规划、区域规划、政策措施等,鼎力实施陆海统筹,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崛起。制定规划触及到蓝色经济等重要概念,因此,科学界定概念的内涵非常必要。

首先是蓝色经济。蓝色,本意是海洋。笔者在年出版的《蓝色战略》一书,就是指海洋。后来笔者把海洋经济的内涵解释为,既是海洋资源经济,又是产业经济,还是区域经济。这种大海洋经济的理念就包含了临海区域经济。因此,蓝色经济就是大海洋经济,即海洋综合经济。所以,笔者把蓝色经济界定为:海洋资源开发、产业集聚与临海区位一体化展开的经济方式或产业展开方式。蓝色经济是以海洋资源经济为鲜明特征的一系列社会物质消费、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它是包含海洋资源开发与产品消费、流通、消费在内的经济方式的统称。

再就是蓝色经济区。在笔者参与的讨论中,已构成几种有代表性的界定:(1)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经济为显着特征,以科学应用海洋资源为根本途径,以现代海洋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和谐展开,经过海陆统筹、资源整合、协作竞争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特征海洋经济区。(2)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及沿海陆域为依托,以海岸带、海湾、海岛及深海资源维护、开发、应用为重点,与陆域腹地相关联、海陆统筹的崭新经济区。(3)蓝色经济区是以兴隆的海洋、涉海、临港产业为基础,以科学应用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展开为前提,以先进科技和优势产业为特征,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谐展开,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功用区。

笔者以为,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区概念,从国内外展开阅历看,蓝色经济区是对海洋经济区和临海经济区的提升,代表着未来展开趋向,是注重海洋资源与空间开发,具有鲜明海洋特征的沿海经济功用区。蓝色经济区范畴涵盖临海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区。其中,临海经济区是陆地功用区概念,陆地经济属性较强;海洋经济区属于海洋功用区概念,海洋经济属性较多;蓝色经济区则兼具海、陆经济特征,属于海陆统筹的集成型经济区概念。蓝色经济区集海洋经济、涉海经济、沿海经济与海外经济于一身,应是综合经济功用区。是包含海洋资源、产业、区位在内的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展开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功用区。主要功用恳求是:蓝色经济展开的先行区、示范区,打构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蓝色经济增长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是多年来山东区域经济展开战略的整合与升华。从资源禀赋看,山东以海洋经济为特征的“蓝色资源”特征明显;从港口情况看,高密度大港口群是山东经济“涉海”的仰仗;从产业状况看,山东以海洋产业为特征的“蓝色产业”优势突出;从对外经济看,山东与隔海相望的日韩协作潜力庞大;从区位条件看,山东以中西部最便利的出海口为依托,在全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山东经济的基础和进一步展开的抓手都与“蓝色经济”有关,抓住了蓝色经济就抓住了山东经济的根本。蓝色经济战略是在整合海洋经济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东中西、南北中等区域战略基础上的升华,标明对山东区域经济展开战略的认识又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占位更高,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历史渊源的,这也恳求我们在做规划时搞好与“省市都会圈”、“半岛城市群”、“一体两翼”等区域经济战略的衔接。

山东省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树立“海上山东”

以来,海洋经济快速展开,2008年完成海洋消费总值5346亿元,增长20.6%,占全省GDP的17.2%,占全国海洋消费总值的18%,居全国第二位?。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气富集区,具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以生化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为基础的海洋药物研制坚持国内抢先,具有3个吞吐量过亿吨大港,海洋盐业产量、海洋工程业务量、海水淡化装置数量、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篇8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自1986年提出“海上辽宁”以来,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经历了开发海洋资源、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沿海经济带三个阶段。本文指出,辽宁实现海洋强省战略,向“海洋辽宁”迈进,应海陆统筹全面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组建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做大做强辽宁海洋优势产业,做精做高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加快北黄海区域开发建设,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 北黄海区域开发

近20年来,海洋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最具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国家“十二五”规划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启动了鲁、浙、粤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沿海许多省市把海洋经济列为“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了第一轮沿海开发战略;那么现在,随着海洋经济的全面布局,我国第二轮沿海开发战略全面启动,形成中国沿海区域“3+N”的“C”状完整链条。

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沿海地区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地带。辽宁虽然位居国家沿海最北端,但几十年来受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重化工业发展特性、海域特点、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工业体系布局,以及特定的国际格局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经济重心始终放在中部地区,沿海城市则主要依托铁路干线服务于国内市场,辽宁形成依托腹地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内陆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由南向北推进,处于中国最北端的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程度低于东南沿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辽宁将大连经济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重点发展,但大连所临黄海,与省内各市空间距离较远,辐射带动作用较低。20世纪90年代,辽宁将重点转向渤海,发展营口鲅鱼圈港口,以期形成以大连为龙头,营口、丹东为两翼的开放局面。但两翼不强、互动无力,营口与大连形成竞争多于合作的态势,而锦州经济实力较弱,对辽西沿海地区缺乏带动和辐射能力,由于两个地区运作成效不高,致使辽宁沿海开发进程缓慢。

2003年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启动,辽宁作出由重在内陆到面对沿海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如今,辽宁应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将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由内陆经济、沿海经济提高到海洋经济上,有效整合内陆、岸线和海洋三重资源,现实产业、城市、区域的三重层面整合,真正把“沿海带”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带”,形成陆岸海联动发展新格局,加快辽宁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步伐。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枢纽地带。辽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黄金海岸,使辽宁沿海经济地区成为东北振兴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中国海洋战略在东北亚区域的实施,以及形成中国“第三极”的环渤海经济圈和完善全国沿海区域开发新格局,辽宁海洋经济将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支撑、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辽宁省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止山海关老龙头。辽宁的海岸线总长度273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度2110公里,占全国11.7%,居全国第5位;岛屿岸线长度628公里,占全国4.5%。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公里。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辽宁占渤海大陆岸线的40%左右。辽宁省2/3的面积在离海100公里内,由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构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资源和岸线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宜港海岸线。

几十年来,辽宁从“身在海边不见海”到华丽转身“面向大海”。1986年率先提出“海上辽宁”,2004年提出建设“三点一线”并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2006年提出建设“沿海经济强省”,2010年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从认知、利用海洋资源到开发岸线、发展海洋经济,从战略构思、战略目标提出到战略实施,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和历史性跨越。

辽宁海洋经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如果说,提出“海上辽宁”是以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渔业为主的海洋经济,那么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为主的海洋经济,21世纪初则是以开发岸线为主的海洋经济。

1986-1996年为初始发展阶段,从概念提出到具体思路形成和规划制定。“海上辽宁”是相对于陆上辽宁而言的一个区域性概念,当时的重点是发展海洋水产业。“海上辽宁”的基本思路是:由陆及海,由浅海到深海,由近海到远海,梯次开发建设三个海洋经济带。“第一海洋经济带”是以陆域为依托的“滨海经济带”,即潮间带和近岸水域;“第二海洋经济带”是以岛屿或人工构筑物为依托的“近海经济带”,即权属海域,作为重点区域将采取“点、区、带” 三个层次开发;“第三海洋经济带”是以公海、远海资源开发为内容的“公海及远海经济带”,向深海和更高层次上的海洋开发。

1997-2003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从重点发展海洋渔业逐步扩展到直接利用海洋资源的多种海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这一阶段将“海上辽宁”逐步提升到发展战略角度,从海洋资源利用转向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从传统海洋产业拓展到新兴海洋产业,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海洋相关服务产业,努力构建与陆域经济相互协调、结构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04年以来为发展阶段,从建设沿海经济带提高到发展海洋经济。2003年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启动,辽宁抓住机遇由重点开发渤海沿线,逐步扩大到环黄海和渤海,由“三点一线”、“五点一线”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旨在建设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成为辽宁乃至东北新的经济增长极。虽然当初沿海经济带在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方面,以临港产业和岸线经济为重点,但也包括了海洋工程、海洋运输、滨海旅游等。发展海洋经济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纵深发展。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

2010年,辽宁省海洋生产总值2619.6亿元,其中主要海洋产业1288.7亿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351.9亿元,海洋相关产业979亿元。自国家公布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总值数据以来,辽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由2006年1478.9亿元提高到2011年3260亿元,占全国比重由6.85%提高到7.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却由16%降到14.8%(见表1)。这表明,辽宁海洋经济与全国总体态势保持了同步发展,但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略有下降。

与全国大陆11个沿海省市进行横向对比,辽宁海洋生产总值由第6位降到第8位(见图1),2011年排在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天津之后,与广东相差6550亿元,比天津少280亿元,这与辽宁丰富的海洋资源禀赋形成强烈反差。

辽宁海洋经济总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主要海洋产业产值较低,虽然自1986以来,辽宁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但相对于全国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辽宁的发展显得比较滞后。1996年至2006年,辽宁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由207.5亿元增加到1468.6亿元,占全国比重由7.3%提高到8%,在全国排位由第6降到第7。1996年至2011年,辽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由80.3亿元增加到1873亿元,占全国比重由6.3%提高到10%,在全国排位由第5降到第8。

(二)海洋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

伴随海洋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海洋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显著降低,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构成看(见表1),2010年辽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2.1∶43.4∶44.5,而全国结构比重为5.1∶47.9∶47.0。辽宁“一产”(海洋养殖和海洋捕捞)比重高出全国2倍多,而“三产”(海洋交通、滨海旅游和涉海服务业等)比重却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与同处于环渤海的山东省(6.3∶50.2∶43.5)相比,辽宁海洋第一产业比重高出近一倍。这表明,辽宁海洋经济主要停留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总体实力不够强,第三产业有待发展。

从主要海洋产业产值构成看(不含涉海服务业),辽宁三次海洋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57.2∶20.3∶22.5, 2005年的47.2∶22.3∶30.5,到2011年的19.8∶34.6∶45.6(见图2)。从变化趋势可见,辽宁海洋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是在2003年以后,伴随第一产业降低、第二产业上升的幅度比较平缓,对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

目前,辽宁已形成以海滨旅游业、海洋渔业、船舶修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化工业等为主的海洋产业结构体系,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也成为新亮点(见图3)。

在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依然保持在全国较高的比重,船舶、交通运输等一些传统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出现下降趋势(见表2),而建筑和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有些产业规模偏小、附加值不高,辽宁的海洋矿业还是空白。

(三)海陆经济互动格局清晰,但区域整合度较低

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的产业园区建设,周边海域港口运输业、海水养殖及深加工和滨海旅游业等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海陆经济互动格局。与此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海洋法规制度,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设立了省海洋与渔业厅。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历史和客观的角度分析,基本原因有三:一是体制原因,海洋经济涵盖较宽,而每个海洋产业隶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由于管理体制不对接,导致组织协调难度较大;二是自然原因,空间距离较远和相似的区位优势,导致形成各自为战、松散联合的发展模式;三是主观原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重点一直放在内陆,对海洋重视不够。如今,辽宁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因此,解决其他两个问题的关键则是组织领导问题。

省海洋与渔业厅实际主要负责渔业管理和海洋相关数据统计,无力承担全面协调所有海洋产业的职能,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领导小组则设在省发改委,因此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海洋经济协调组织机构和统筹管理机制,导致辽宁沿海区域整合度较低,海洋产业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海洋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和教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辽宁海洋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海洋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匮乏。辽宁在海洋科研和教育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需求。在辽宁现有的海洋科技人才中,从事基础性研究和研究海洋生物的技术人员较大,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相对较少,宏观海洋经济战略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则更少。

(五)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但两翼发展不协调

沿海区域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辽宁渤海大陆岸线长度为1235公里,黄海为873公里沿海。200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三点一线”战略构思,即以渤海为重点开发沿海地区,建设沿岸滨海公路。随着“三点一线”提升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并得到国家批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形成岸线与海洋、沿海与内陆经济互动统筹发展建设新局面。辽宁沿海6个城市的区域面积占全省39%,而2012年生产总值占到全省的56%,已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但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北黄海区域(大连-丹东),相对于环渤海地区发展滞后,导致黄海与渤海两翼发展出现失衡局面。辽宁北黄海区域包括大连、丹东所辖的庄河、东港、普兰店、金州、长海5个县市区,陆地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大陆岸线876公里,占全省41%。虽然近年来北黄海区域开发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与渤海区域发展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势头,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支撑力不足、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相对滞后。

(六)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但填海造地与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辽宁已形成以大连、营口为主要港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为地区性重要港口,近60个港区构成的明确层次分工、协调沿海港口布局。现代化港区建设成绩显著,仅大连就有4座国家中心渔港和5座国家一级渔港投入建设,“十二五”以来新开发建设的4个港区全面推进,如丹东海洋红港区通过了有关工程可行性报告评估,盘锦荣兴港区开始形成生产能力,锦州龙栖湾港区起步工程开始实施,葫芦岛绥区正式开工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初,辽宁省在国内最先提出“海洋牧场”建设,如今大连獐子岛已开发的海域面积突破2000平方公里,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海洋牧场”。

伴随沿海开发的同时,为解决土地紧缺问题,大规模填海造地,导致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不可避免地占用重要的生态岸线,产业发展占用了大面积的海域空间资源,导致物种原生境破坏,重要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破坏。根据2008年国家海岸线修测公布的结果,辽宁省大陆岸线长度2110公里,比1997年以来岸线长度2920公里减少了182公里。辽宁2008年沿海经济带项目用海13.6平方公里,后又追加50平方公里(长兴岛30、盘锦和营口各10平方公里),2009年40.39平方公里,2010年30.07 平方公里。2011年辽宁填海造地面积13.33平方公里,填海面积10.9平方公里。2012年填海面积控制在18平方公里。

业内专家认为,辽宁海岸线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泥质海岸与港湾型岩岸段人类工程建设对岸线的改造。大连是我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城市,为突破地域空间限制,近十几年来大规模的填海造地使大陆岸线不断缩短,2008年1371公里的大陆岸线中自然岸线为394公里,人工化程度达71.3%。自然岸线的人工化程度不断提高,岸线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一)海陆统筹全面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规划重点是岸线经济,尽管没有鲜明的海洋经济特征,但一些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已纳入其中。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应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岸线经济向海洋经济推进,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向纵深、高层次、全方位发展。

辽宁省“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双擎一轴联动”,相对于一体化发展态势十分强劲的沈阳经济区,松散型发展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明显缺乏区域整合力。虽然沿海经济带已经由概念阶段进入全面开发阶段,但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整体快速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向海洋进军,拓展了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空间,可以实现内陆、岸线和海洋三重资源整合。以海洋产业为切入点和纽带,围绕辽宁优势海洋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组建战略联盟,可以现实产业、城市、区域的三重层面整合,不仅有助于做强做大海洋产业,提升沿海产业带的整体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推进沿海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真正把“沿海带”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带”。

(二)组建跨部门的组织协调机构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要重视,更要有一个具有权威性、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当年山东从辽宁“取经”后成立了“海上山东”领导小组,建立起多层次海洋经济管理框架体系,使山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第一。广东赶超山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海洋规划、加大资金投入,虽起步晚,但高起点、大思路、大手笔,连续十几年在全国独占鳌头。江苏的“海上”比辽宁晚了近十年,而如今规模总量超过辽宁。辽宁之所以“起大早,赶晚集”,海洋经济发展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组织协调不力。

辽宁应尽快组建全省性的海洋经济领导机构,以省海洋与渔业厅为主体,建立与省发改委的沿海经济带领导小组联席办公的运行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和跨区域、跨部门运行机制,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有机结合的海洋经济组织协调体系。《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和明确责任机构,制定相应配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三)做大做强辽宁海洋优势产业

辽宁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从现实出发,基于区位资源和产业实力,应大力推进海洋船舶、滨海旅游、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区域内整合,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全面提升海洋优势产业竞争力。

中国造船业发展态势迅猛,对于全国三大船舶基地的环渤海地区来说,造船业依然是产业发展的重点。辽宁是环渤海船舶工业老大,2007年船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29.5%位居第一,但如今已被江苏、上海、浙江超过。相对全国船舶业迅猛的发展态势,辽宁船舶业面临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的严峻挑战。辽宁应提高船舶装备制造水平和核心技术,重点建设大连、葫芦岛、丹东、盘营四大基地,大力发展船舶配套能力和船舶配套产业园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点目标是打造产业带、城市带、旅游带。滨海旅游是辽宁海洋产值的第一大产业,应加强旅游配套服务,完善滨海旅游产业链,连接滨海与内陆旅游线路。滨海旅游产业发展可以与城市带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在海滨或旅游区域附近,建立各种养老院和度假村,把滨海旅游与休闲、养老、探亲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和城市带发展。

海洋渔业是辽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海洋渔业产值结构中海洋水产品占40%左右,水产品加工占24%左右,这表明辽宁是以传统渔业为主。应加快海洋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度,提高水产品加工度及深加工度,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即由传统的海洋捕捞业转向捕—养—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产,加快现代海洋牧场建设。

海洋交通也是辽宁的主要产业。在港口建设方面,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可借鉴“河北模式”进行港口战略整合,解决港口定位问题。以大连港为引擎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已具备发展邮轮母港的条件,应加快港口功能提升,向集约化、国际化、环保型港口发展。

(四)做精做高海洋新兴产业

实施海洋产业竞合战略,做高做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强跨区域协作,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工程装备是资金最密集、产业链最完备、见效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辽宁海洋工程装备具有一定实力,主要集中在钻井船舶和钻井平台装备制造,但目前产业规模较小,高端配套能力较弱。辽宁在全面打造四大沿海装备制造基地的同时,应重点培育盘锦海洋工程产业集群装,将海洋装备工程与辽宁装备产业有机结合,使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在高起点上打造世界级海工基地。

辽宁海水利用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高达到70%,但在省内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到1个百分点。海洋生物医药比重则更低,并且连续两年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从辽宁的产业优势和环渤海协作发展考虑,可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生物制造业。基于新兴产业高技术、高投入等特点,应采取跨区域“竞合战略”,与山东等环渤海省市进行战略性合作,实现共赢。

(五)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

创新驱动,高起点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科研、海洋教育、海洋技术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努力增加海洋二、三产业比重,加强对海洋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现在,许多省市都在大力发展海洋科教,如江苏建立了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上海市与国家海洋局协议共建上海海洋大学,山东省和青岛市与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四方协议共建中国海洋大学等。

面对上海、山东、浙江等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辽宁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建设临港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直接为海洋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可借鉴上海市做法,在临港海洋高新基地设立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另一方面,应加强海洋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依托大连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建设海洋产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各类海洋人才,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六)加快北黄海区域开发建设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总体布局是“一核、一轴、两翼”,大连至丹东是重要的一翼。辽宁北黄海区域开发建设,不仅有利于使丹东由沿江城市发展为沿江沿海港口城市,拓展大连发展空间和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可以形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新高地和东北亚经济合作区域,将进一步提高辽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

大连应以庄河、花园口的五个城区构成的黄海新区建设为重点,通过组团式模式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区功能,形成人口和产业聚集,构建大连沿黄渤海“V”型的空间格局;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高新科技产业、农产品和海产品加工业;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核心,整合区域内港口资源,重点推进大东港、庄河港、皮口港和登沙河港等港口建设。

丹东应重点推进丹东—东港同城化,通过连接带的建设,促进城市与港口发展;加快推进东北东线铁路建设,以及丹东至大连、沈阳等城市快速铁路建设,打通丹东至东北东部出海通道,增强其在辽东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建设丹东新城区、临港产业东区和创新产业区,重点发展以精密仪器、生物工程、精细化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滨海旅游业。

(七)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辽宁海洋产业发展及沿海经济带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向海洋挺进。但大规模、无限制地进行海洋开发和填海工程,必然破坏生态岸线,引发海洋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风险失控问题,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导致区域发展不可持续。因此,辽宁必须坚持海洋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统筹海洋开发和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控和保护,建立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视海洋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和适度进行填海造地,兼顾海洋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系统,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辽宁应坚持统筹海陆资源利用的原则,合理确定围填海造地的用途、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对各用海项目进行认真筛选、排序,控制近海资源过度开发,防止过度利用。在实施围填海工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有利于增加岸线的设计方案,尽可能以突堤式和人工岛式为主,避免简单的拦弯圈直、沿岸推进等粗放方式,在保持生态环境相对平衡的同时,既能扩大海岸线长度或增加海域面积,也可以提高海岸的景观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保华.美国重视海洋科技发展[J].海洋信息,1998(5)

2.陈应珍.韩国建设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和措施[J].海洋信息,2002(3)

3.邹德臣.“海上辽宁”建设的基本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1)

上一篇:品格教育内涵范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战略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