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体 精心设计 上好阅读教学课

时间:2022-08-03 03:53:34

尊重主体 精心设计 上好阅读教学课

小学生阅读文章,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 由不会读上升到会读,由不理解上升到理解,经历由语言形式到 思想内容,进而到思想感情,最后发展为语言表达形式。依据小 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大体可以把阅读教学 概括为四个环节来进行,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发 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揭题审题,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教师要着力设 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激活课堂,为学生走进文本打 下基础。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中的《卧薪尝胆》一课, 教师板书课题后简介故事,并引导学生审题,设置疑问,“薪” 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让学生通过理解问题, 唤起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性,安排学生多读课文(通过默读、轻读、朗读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课文)。第一遍读课 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讨论 解决(只要求学生弄清一些生僻的或易于理解的字词);再读课文, 根据提示划分段落,找出段落中能概括段意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接着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找出重点段,能口 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相机指导学生写好生 字。在指导学生带着审题时留下的问题自读《卧薪尝胆》时,我 提出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型;②边读边想你读 懂了哪些词语;③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时间?在什么地 方?发生了什么事?)。读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心得、归纳总结。 接着指名朗读课文,帮助正音,如尝(cháng 不读 chán),扫除读 通障碍。最后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春秋时越王 勾践曾被吴王夫差在会嵇山打败,万般无奈下屈膝求和。后来, 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 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 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引领学生 理清课文层次(吴越争胜――战败求和――受辱――卧薪尝胆――转败为胜),通过探询知道第三、四自然段――卧薪尝胆是课 文的重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内涵。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品出重点语句揭示的内涵,品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 的内在联系,品出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揭示中心思想的。在指导精读感悟《卧薪尝胆》一文时,我相机以“越王勾践卧薪尝 胆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这一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图文结合、品 读深究,感悟越王勾践整整三年“受尽了屈辱”,想象勾践作为 国王以前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样的对比,使勾践在心中埋下了 报仇雪恨的种子,在反复朗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从“总写――分 述”,具体介绍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时刻提醒(白天、晚上、 饭前)“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体会文章末尾“终于”(“转弱为 强,灭掉了吴国”)一词运用的精妙,领悟越王勾践“败不馁,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精神。

四、探究特色,引领拓展延伸。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着眼于语言的内涵,而内涵 是属于能力方面的。学生阅读文本之后,认识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教师应着眼于文本的整体, 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的内核,探究文本的写作特色,启迪学生 心灵,指导学生模仿文本去表情达意。《卧薪尝胆》一文叙述精 当,概括力强,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最能吸引读者的是细 节描写,是越王勾践的一举一动丰富了他自身的形象,尤其是 回国后作为一国之王仍卧薪尝胆,这一举动震撼人心,同时也 道出了文章的灵魂。教学全文后,我让学生重读全文,找出文 中细节描写的地方,引领学生探究这样写的妙处。当学生品出 其中味道时,我及时引导他们讲述“生活中哪些情景让你们难 忘?”学生从积累库中筛选出需要的材料时,我再引导其抓住 细节把难忘的情景写具体。就这篇课文而言,“学以致用”这一 目的在水到渠成时便得以落实。

上一篇:古往今来养生粥 下一篇:瓜腹辉煌孕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