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时间:2022-08-18 08:48:00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聚集区 自然生成机制 政府主导机制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现状

2006年12月北京评选出首批10个集聚区,即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中关村软件园。

2008年4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宣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再添11个,总数达到了21个。新认定的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顺义国展产业园、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清华科技园、惠通时代广场、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机制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自发形成和政府引导两种机制。历史或市场自发形成的集聚区通常是某一特定区域由于其区位、资源特点等适合某一类型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吸引相关企业在该区域不断聚集,久而久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聚集区,后来得到政府肯定和扶持的集聚区;政府引导形成的集聚区则是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由政府部门规划出一块特定区域并通过政策引导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的。

(一)自然生成型

自然生成型模式主要是由于历史或市场的自发推动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后来得到政府肯定和扶持的集聚区。这种模式就是由政府对已经自发集聚了创意产业的地方进行总体规划,并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成为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建立和发展产业园区,形成的集聚效应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之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交换、经营管理等方面节约大量成本。

这种自然生成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集聚区形成较早,具有一定规模,产业链较完整,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为稳定,能够充分利用基地的资源,和享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并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北京较为典型自然生成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有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

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起初为一自发的“跳蚤市场”,在政府部门推动下于1995年经整顿“退街进场”,1999年进行了两期工程改造最终形成著名的古玩交易中心。集聚区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为其建筑特色,并且在露天大棚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地摊古玩交易方式。该园区包括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兆佳古典家具市场、北京正庄国际古玩城、华声天桥民俗文化市场、君馨阁古典家具市场等七家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广西、江西、云南、新疆、等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 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民族;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遗物及生活用品等。

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大红门服装商业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大棚经济到现代化市场的跨越,发展成为北京服装流通领域的重要交易市场,成为依托华北、面向全国、辐射亚欧的服装轻纺产品集散地。商贸区现有服装、纺织交易市场39家,营业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商户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交易额占全北京市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年交易额的半数以上。区内集中了众多销售企业,聚集了大批以提供服装面、辅料为主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从面料供应、成衣加工至批发零售各个环节一应俱全,形成了产、供、销相对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目前,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包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京温大厦、新世纪服装市场、天雅服装大厦、福成服装大厦、 方仕国际(龙湫商贸批发城)、天海服装批发市场、京城国联床上用品、才华布艺市场、连艺、丹陛华小商场批发市场、众人众纺织品批发市场、京都轻纺城、万鑫轻纺城、红门鞋城、宏都鞋城和方仕国际轻纺城。

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中关村地区是我国知识经济的策源地,这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硅谷”之称,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经济的良好基础。它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创意产业需要的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力型人才在这里已形成群体优势;创意文化氛围浓厚,有包括亚洲最大的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图书馆305个,有北大、清华、人大及国家许多部委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以高新技术为共同点的创意企业已形成集聚态势,中关村科技园内拥有微软、IBM、HP、BELL、NEC等世界著名企业;联想、方正、同方、大唐、有研硅股和网通为代表的国内著名IT企业;新浪、搜狐、网易、亚信、UTstarcom为代表的纳斯达克上市的网络企业;海淀区拥有国内人数最多的创意文化消费群体,区内各种文化交汇融合,形成文化和创意互动。为拉动中关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北京市发展创意产业起到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海淀区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倡议下, 2005年5月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揭牌,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也正式宣告成立。海淀区政府将对所属的创意产业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设立引进创意产业企业的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

自然成长型模式的优点是解决了各地的老厂房、废旧场地的有效再利用问题;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在集聚区中已有的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园区内发展。而其缺点是这种发展模式只适合于原有工业基础较好,而且已存在有创意产业企业集聚的地区;在对园区的认定方面有可能因为政府的主观意愿过强,以至于很少考虑企业发展的真实意愿,无法形成真正的园区带动力量。

(二)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就是由政府积极主动规划,并通过政策性的支持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即建立新的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创意企业,并通过政府支持吸引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创意产业园,其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由产业园区来负责,企业只要交纳一定的资金即可入驻创意产业园区,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其特点是集聚区形成发展时间较短,一般形成于政府产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向前后,主要是在政府的操控之下形成,因此在市场适应性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市场无缝接轨,很多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集聚区企业群规模普遍尚不完整和稳定,因而大部分产业链不健全,因此这些集聚区的真正成熟和稳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尚需时日。其优点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北京较为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有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顺义国展园等。

中关村软件园。 在主席关于“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指示指导下,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北京市政府结合北京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将软件产业作为首都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中关村软件园就是在此种情况下筹划酝酿而成的。中关村软件园的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推动的,有强烈的历史使命。

清华科技园。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清华大学创建了清华科技园,作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旨在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发展空间和卓越服务。1993年,清华大学提出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并得到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确认和批准;1994年,组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1998年,12万平方米的起步区工程完工,园区初具规模;1999年,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支持;2000年,57万平方米的主体园区建设启动,入园企业达到200家;2001年,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评定为全国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大学科技园领域的知名品牌;2008年被北京市评为北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

顺义国展园。顺义国展产业园位于顺义空港城内,东邻首都国际机场,北邻空港工业区,西、南侧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接壤,到达市区只需15分钟的车程,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产业园被划分为会展核心区和配套服务区两部分,其中核心区为新国展项目用地及其发展预留地,面积约270公顷,配套服务区面积为451公顷。2007年,产业园荣获了中国创意产业潜力品牌奖,同年10月又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于2008年4月正式授牌。目前,已经有北京中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展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北京临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70余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园区。为了促进会展产业发展,有利于会展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集聚,顺义区出台了《北京市顺义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设立了会展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会展主办补贴、直接服务补贴、奖励经费、引进会展高级专业人才以及区政府确定的其他会展支出。同时,先后投入了6亿多元的资金用于改扩建道路、修建绿化停车场,使新国展周边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项目(简称新国展)规划用地面积155.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展馆及附属设施地上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共分三期建设。新国展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3月建设完成,总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展厅地上使用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国展产业园将加快新国展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支持园区及周边交通道路等市政配套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核心区内星级酒店、写字楼、商业服务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仓储物流、休闲娱乐、商贸等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引进广告、策划、传播、旅游、中介服务等配套服务项目,切实提升展会承接能力,完成好吸引高端人才、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基地、打造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多项使命和职能。

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优点是新建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入驻企业素质较高,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一般参照其它行业成熟的发展模式,建立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可以保证入驻企业的正常发展。缺点是入驻门槛比较高,企业入驻需要交纳较多的服务费,企业发展成本较高,特别不利于个体创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企业是在政府的拉动下进驻园区的,产业链需要重新整合,园区形成集聚效应也需要过程。

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在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力促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是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路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机制和政府主导机制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从北京的聚集区形成过程看,无论是政府主导机制还是自然形成机制,都不是某一种机制在完全起作用,而是自然机制和政府机制在共同发挥作用。据此,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在结合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育的基础上,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也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力。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www.省略 2007.08.08

2.大红门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www.省略/spec/viewthread.php?aid=356

3.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首个创意产业基地整装待发.省略gov.省略

4.www.省略/zpark.aspx

上一篇:消费体验对80后群体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试述资本积累及运作对参与体育群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