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杨树腐烂病的发病原理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8-18 08:20:18

摘要: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出诊子,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在我国多省普遍发生.除危害杨树外,也危害柳树、榆树、槐树等其他树种。其病因是由于树苗携带的或林间病椿上的病原真茵的传播,与施用叶面肥、化肥、杀虫剂等无关。

关键词:杨树 树腐烂病

一、发病症状

1、干腐型:主要发生于主干、大枝及分叉处。发病初期呈暗褐色水渍病斑,略肿胀,皮层组织腐烂变软,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失水下陷,有时病部树皮龟裂,甚至变为丝状,

病斑有明显的黑褐色边缘,无固定形状,病斑在粗皮树_种上表现不明显。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黑色小突起,此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纵向扩展比横向扩展速度快。当病斑包围树干1周时,其上部即枯死。病部皮层变暗褐色糟烂,纤维素互相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有时腐烂达木质部。

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苗木、幼树及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呈暗灰色,病部迅速扩展,环绕1周后,上部枝条枯死。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子囊中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从枝、干伤口侵入,半月后形成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同样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7月份后病势渐缓,秋季又复发,10月份基本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过虫伤、冻伤、机械损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不易被侵染。该病每年3-4月开始发生,气温的不同发病早晚和侵害次数也不同,另外与树种、林龄、人工林林带结构、立地条件及造林密度等因子有直接关系。

1、温度与发病的关系

在平均气温达7.7℃时,树皮内越冬的菌丝开始活动,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活动加快,在东北4月下旬6月上旬是发病盛期,病斑横向纵向均迅速扩大,新病斑增多,树木开始大量死亡,6月中旬病斑基本停止蔓延,病斑周围开始愈合,病斑缩小,第二年春天又重新扩展,经多年重复树木出现破肚子现象。

2、立地条件和树种与发病的关系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树种发病情况差异较大,经多年观察,小黑杨系列树种发病较轻,在同一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下,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发病率低,反之,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发病率高。

3、各种伤口与发病的关系

日灼和修剪伤是最易感染病菌,虫伤、机械伤差之。

4、纯林和混交林与发病的关系

纯林的发病较混交林重。

三、治疗杨树腐烂病的物理方法

腐烂病被人们视为杨树“绝症”,是一种气传性病害。防治杨树腐烂病,可以采取一些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无公害、静态物理治疗法。

1.敷泥防治法:取新鲜泥土用清水拌匀,湿润程度为手捏成团能黏附在树度上,在果树病疤上涂抹3~5厘米,然后用塑料膜包紧扎牢,以防水份蒸发和泥土脱落。1年后,将塑料膜和泥去除。这样,病菌因长期缺氧就会窒息而死。此法治愈率在9 0%以上。

2.屎液淋涂法:用人尿淋到病疤伤口处,周围要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一周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在90%~99%。

3.盐水浸渍:用食盐1公斤、水40公斤配成1:40的淡盐水,用火烧开并晾凉。用刷子将盐水涂抹在病疤上,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两周后再涂1次。此法治愈率在8O%以上。

4、碱水浸渍法:将食用碱和水按1:5的比例,配制成碱溶液。用小刷子将碱水充分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超出病疤5厘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膜包严扎牢。10天后再进行1次,一般半年后解除塑料膜。此法治愈率在85%以上。

5、蒜液杀菌:将大蒜捣成蒜泥,按1:1的比例加入l 0%的食盐水配制成蒜液。用小刷予将蒜液涂抹在病疤伤口上,周围应超出病疤3~5厘米。10天后再涂抹1次。此法治愈率可达95%以上。

6、硫酸铜泥浆:

配制浓度为50%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适量的干细土,拌成浆糊状,涂抹于病部,治愈效果显著。

7、涂油法:用任何一种动物油或黄油炼成浆糊状,均匀涂抹于病疤处,一般连抹3次即可治愈。

8、草木灰:将有根腐病症状的果树冠下的土壤扒开,找出根部腐烂部分,每株施2~5千克草木灰,并加少许细土进行覆盖。

9、仙人掌汁:取仙人掌一块,去掉表皮及叶刺,用其汁液涂抹病疤处,使其表面产生一层均匀的液汁即可。

10、辣椒汁:用鲜辣椒去柄后捣烂成糊状(辣椒越辣越好),涂抹病患处,使其表面附着一层均匀的辣椒汁即可。隔7~8天再涂一次,连涂3次即可治愈。

11、窒息性铲除腐烂病新方法:进行紫外线杀菌或涂抹一定厚度的农用凡士林。涂树体病患处可迅速形成一层保护膜,窒息性杀死病菌。再用保护性杀菌剂全园喷涂树干和树枝消毒,30天后染有死孢子的病皮开始脱落。

四、养殖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1、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耐盐碱、耐日灼、耐瘠薄的良种造林。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树势,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以免腐烂病的大面积发生。

2、培育健壮苗木。苗木质量的好坏与腐烂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培养大苗、壮苗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关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距造林地较近,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做苗圃,严格按技术要求加强管理,每年要浇足封冻水,起苗、运苗要尽量少伤根、茎。出圃前,做好分级、检疫工作,同时用50%的退菌特粉剂1200-1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全株消毒,对带有危害性病虫和生长不良的苗术要及时销毁,不能进入造林地。避免机械损伤,减少害虫危害,特别是蛀干害虫,对冻伤和虫害要做到提前预防。

3、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皮含水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因此,造林要做到随起随栽,浇足底水,缩短返苗期,增强抗性。栽前用水浸泡,使苗吸足水分,栽后树干及时涂白可有效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4、加强营林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加强松土锄草,促进林木正常生长;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及时进行灌溉,低洼盐碱地要排水排碱;修枝应掌握勤修、少修、弱修,伤口要平滑,并涂波尔多液等防腐剂保护;防护林及片林边、行遭树病害较严重,每年冬春季节应将树干涂白,以防日灼伤害和人畜损伤。杨树腐烂病菌有喜酸和病斑变酸的特点,用10%的碱(碳酸钠)涂抹病斑,改变病菌的生存条件,治愈效果明显。在入冬或早春用40%福美砷50~100倍液涂于病斑,或喷雾效果都很好,也可用3~5度石硫合剂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要彻底清除病苗、病树,减少侵染来源。对感病较轻的病株,用刀将病斑和皮部变褐部分左右斜划成网状,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病斑部涂抹110的碱水或200倍退菌特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对严重感病的植株要及时清除。严重感染的林要彻底清除。

上一篇: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低碳语境高新区产业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