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2-08-18 07:24:47

浅谈加强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摘要]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该文通过介绍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概况,指出龙海市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饮水工程 建设 管理

1 引言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为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于1991年开始把农村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面解决我省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2004年以来,福建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放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资金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62597万元,实现乡乡镇镇通自来水,建成村级供水6250个,受益人口813.2万人,全省有74.7%行政村用上了安全饮用水或简易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取了实惠,深受农民的欢迎,被农民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2 龙海市农村饮水概况

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下游处,东与厦门市隔海相望,西接南靖、平和县,南与漳浦县交界,北与漳州市、长泰县毗邻,地理座标北纬24°11'~24°36',东经117°34'~118°09'。辖有14个乡镇和2个农场,总人口78.83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8.5421万人。全市共有行政村243个,自然村991个,乡镇属平原地区5个,丘陵地区9个,山区2个。

据统计,截止2007年,已建供水工程2573处,工程总投资15108.79万元,解决了118个行政村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3.39万人,占农村总人数的63.33%,其中2004~2007年,解决100个行政村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13.19万人,工程投资2149.4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44.5万元)。

目前仍有25.1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6.67%),分布在146个行政村。其中行政村通水率低于村人口总数50%的行政村55个,共13.3166万人;仍有部分自然村未通水的行政村91个,共11.8334万人。

在已建成的饮水工程中的供水方式主要有自流和加压式两种,山区丘陵地区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使用重力自流供水,沿海平原地区利用加压形式。供水类型主要有:接自来水公司水源,配套管网进行供水;水库水采用输水管道加净化设备及配水管网;山泉、山涧水采用沉淀过滤池加输水管道及配水管网;抽取机井水采用蓄水池加输水管道及配水管网供水。

3 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工作,不仅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工程点多,而且具有总体投资大、单体工程建设时间短、工程管理维护难度大等特点,因此要由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效益一处。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乡镇和村委会的通力配合下,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去总结与改进。

3.1 农村饮水水源问题

水量性缺水影响村级饮水工程的持久性。饮用水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全市年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降雨量两极分化明显,呈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最低隆教乡、港尾镇年降雨量仅1100毫米,而年降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2/3,且由于森林覆盖率不一,土地对地表水的持水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呈沿海差、内陆强的特点。这种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对引用山涧水作为供水水源的乡村影响较大。其次,水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水质性缺水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日益加速,各产业对水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污水排放量也日渐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农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造成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干旱和枯水季节时对水质的影响尤为严重,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

3.2 农村饮水工程规划问题

饮水工程规划是保证农村饮水工程能充分发挥效益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农村饮水工程相对地处比较偏僻,一些乡镇也缺乏整体规划,造成饮水工程规划相对滞后,使饮水水工程完工后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饮水工程供水规模过大,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二是因水源、资金等方面的影响,造成饮水工程的供水规模过小,不能满足有效供给;三是部份相邻的村庄可以合并建设而没有合并,造成工程重复建设,形成不必要的浪费,也无法形成大的管网,供水水量、水质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3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农村饮水工程能否发挥长期效益的前提基础。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初期,我市饮水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建设规模问题。有的行政村饮水工程建设规模过大,供水能力剩余过多,影响工程自身的效益;同时由于供水能力过大,蓄水池中的水量过多,池中的水更新过慢,也影响水质。而有的村因资金问题,建设规模过小,供水能力不足,没有考虑自身发展的需求。二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三池(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的选择地点不对,有的位置过高,产生水压过大,对输水管道造成不应有的潜在破坏;而有的又过低,造成供水水压过低,村民用水不方便。PVC输水管道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填埋,直接曝晒在阳光下,造成管道的老化,影响工程的寿命。有的在“三池”建设过程中防水处理不过关、水泥浆标号过低等,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诱因。

3.4 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问题

饮水工程的管理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长久运行的根本。目前,龙海市已建成的供水工程中,绝大部份工程是由村委会或老人协会委派专人负责管理,主要负责日常收费和维修工作。但仍有一小部份村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村民仍旧喝“大锅水”,无专人管理和维护,使自来水成了“自流水”,严重浪费水资源。部份有专人管理的村,由于水费收费过低,无法支付应有的管理和维修费用,时间一久等同于无人管理。因此,如何使饮水工程能够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也是农村饮水工程必须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4 建立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建立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是龙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农村供水建设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机制,是当前搞好农村供水必需直面的重要工作。

4.1 抓好农村饮水水源地普查工作,是饮水工程建设的前提

早在2005年初,龙海市水利局就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对辖区内的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普查,地表水水资源年可利用量为6.335亿m3,地下水水资源量为3.7亿m3/年。由于龙海市地处九龙江下游,西溪水系受污染较重,基本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北溪、南溪、西溪支流九坑溪流域和水库蓄水及地下水可做为饮用水源。这些水资源分布情况

的普查,为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点的选取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4.2 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是饮水工程建设的基础

截止到2007年底,龙海市已建供水工程2573处,解决188个行政村43.3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但仍有25.1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龙海市政府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5030万元,解决所有农村人饮安全问题。根据计划,市水利局编制了具体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时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提出了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二是加大投入,保证所需资金;三是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四是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农民长期受益;五是加大防污治污力度;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示范乡村建设。这些目标明确的规划编制,为饮水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4.3 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是饮水工程建设的根本

龙海市根据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按照《福建省千万农民饮水安全安全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项目管理,做好工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验收制等“五制”,并把好建设队伍关、材料关、检查验收关、资金使用关、质量监督关等“五关”,同时实行施工、资金、进度、质量、督查“五跟踪五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关。这些制度的实施,为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

4.4 强化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理,是饮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的保证

在现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使广大农民参与到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同时也是供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的重要保证。实行用水协会管理后,一是解决了主体“缺位”问题,保障供水工程发挥效益;二是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四是规范了用水秩序,减少了用水纠纷;五是为“一事一议”提供了载体,营造了和谐氛围。

4.5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的权属管理,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石

权属管理主要是指农村饮水工程的所有权、建设权、经营权和监管权,明确了“四权”,才能使农村饮水工程真正做到有人建、有人管,才能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也才能充分发挥饮水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1 明晰工程所有权是基础

目前,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主要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从整体上看,工程所有权主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或者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所有权制。工程的所有权划分主要看工程的投资额、投资主体、投资形式来确认。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政府投资,农民投资投劳的大、中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属国家和集体共同所有,由市(乡、镇)政府(或部门)、农民用水者协会(推荐或选举的代表)组成供水工程管理委员会作为产权代表和业主;政府投资、企业融资、农民投资投劳、社会各界捐赠等共同建设的供水工程,按照投资比例设立董事会,成立股份公司,并作为产权代表和业主;集中供水的小型工程(村建,联户建)属集体所有,由村民委员会(老人协会)或用水者协会作为产权代表和业主;农户自用自管的小型工程属农民个体所有。

4.5.2 规范工程建设权是关键

规范工程建设,是确保饮水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对规模以上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对具备小型工程建设条件的乡村,尽可能参照“四制”或实行设备材料的集中采购。

4.5.3 落实工程经营权是根本

落实经营权,实现饮水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饮水

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的根本保证。集中式供水工程应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工程管理委员会、农民用水协会和市(乡、镇)政府监督下,实行公开承包、租赁、拍卖经营权,由专业公司和专业人员实施工程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式供水工程,村委会、农民用水协会(老人协会)应聘请专人管理和维护,实现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营。

4.5.4 加强工程监管权是保障

加强工程监管,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根本保障。要使饮水工程的收益做到取之于水用之于水,市(乡、镇)各部门和农民用水户协会,要加强对供水单位的监管,确保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龙海市水利局.龙海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书[R].2005.

[2] 龙海市水利局.龙海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R].2008.

上一篇:对我国居民的储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水口电站下游水位下跌对航运过坝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