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研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时间:2022-08-18 06:26:38

一所只有77名教职工的小学,教育质量却连年位居全县之首:近五年来有9项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通过结题鉴定;有6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立项在研;有164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是什么原因让这所小学在教研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阳春三月,记者采访了渭源县清源镇第二小学。

“学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但如何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把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要紧紧把握住教研这根主线不放松。只有不断研究教育,才能搞好教育;只有不断研究学生,才能实现育人目标。”学校校长周彦东的一席话,诠释了该校力抓教研的出发点和目标。

依托课堂教学抓教研

如何抓教研?“我认为抓教研的重心应该放在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战场;抓教研的目的应该放在打破制约教育教学的瓶颈上,而不是为了教研而教研。”主管教研的学校副校长陆T谙蛉校老师作报告时如此讲述。

课堂教学一直是清源二小的强项。这所始建于1920年的老校如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多媒体技术的引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如何向课堂要效益,成了摆在学校一班人面前的最大课题。

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学校提出了围绕课堂教学打造本色课堂、打造教学名师的双向计划。

做决定易,但落实执行难。当时的清源二小,新老教师间的年龄差距较大,水平参差不齐,打造本色课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课堂改革的推进会上,校长周彦东语重心长地对老师们说:“如何真正打造有效、高效的本色课堂呢?我们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积极主动学习,让教学回归本色。”为此,学校决定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组织召集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教师牵头,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逐个破解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语文学科来讲,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就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彰显人文性,要把落脚点放在“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搞训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课题组反复打磨、总结、论证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适合自己特点的阅读教学“五环四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五环”即高效导入,质疑定标;初读感悟,整体把握;熟读展示,精读点拨;回归整体,当堂练写;积累运用,拓展阅读。“四点”即识字写字、朗读、表达、课外阅读。这样的教学体系,从纵向、横向重新审视了语文课堂,旨在让阅读教学回归本色,彰显个性,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总结提炼出了数学学习“五环四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五环”即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一是复习铺垫,情境导入;二是出示指导,学生自学;三是检测自学,展示交流;四是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五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点”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基本点是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要贯穿于整堂课的五个环节中。

“五环四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不仅让课堂教学回归了本真,更解决了当前由于信息技术普及而削弱学生书写能力的问题;不仅为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南,更为全县小学的高效课堂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为了在全县推广,学校主动承担了8期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培训会,共培训教师800余人。同时,学校在全县16个学区还开展了送教下乡暨“三送三学”活动,即 “送先进教学理念,学吃苦耐劳精神;送成熟教学经验,学朴素教学方法;送课堂教学技巧,学课外实用技能”。

借助课程改革抓教研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的主要手段,为了把学校的教研工作抓实、抓透,凭借新课程改革的强劲东风,清源二小全面推行校本教研活动,编印了15万字的系列校本教材《经典古诗词诵读》,出版校报校刊《百花园月报》《渭源县清源二小学刊》,其中登载有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等内容。各教研组每年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扬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教导主任刘万兴是一位年轻的80后教师,面对记者的采访,他颇为谦逊地说:“用我不成熟的观点来看,学校搞教研一定要结合学校自己的实际,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本土的就是最特色的。”

的确,清源二小在自身发展上确实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站在清源二小的校门口,墙壁上悬挂着的“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定西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61块奖牌,让人感受到了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历程。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小问题大课题化是清源二小老师们总结出来的教研经验。“教无小事。实际上,教学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果细细研究,都可以做出大文章。”数学教师梁亚梅说出的一番话实际上揭示了清源二小取得教研成果的原因。

课题研究是清源二小搞好教研的主要保障之一,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行,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目前,学校的课题研究涵盖了语文、数学、体育、英语、音乐、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校合作等诸多领域,好多课题填补了全县乃至全市课题研究的空白。

语文教师汪琼谈及自己做课题时的感受时说:“做课题研究并不是那么高深,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平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只要认真思考,擅长学习,反复实验,勤于动笔,就能做好自己的课题,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的蓬勃开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推动当地教育科学研究和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关注学生成长抓教研

如果说,课堂是教研的阵地,课改是教研的抓手的话,那么学生就是教研的主体对象。学校里有好几项课题是针对学生德育、家校合作教育方面的,因为,学校始终坚持把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头戏。

为了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学校开展了书法、绘画、声乐、电子琴、武术、象棋等兴趣小组,每天用25分钟时间开展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形式多样,有跳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

近几年,学校协调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全国第十五届“语文报杯”小学生作文大赛、全国第十八届小学生书画竞赛、定西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近400人获得国家、省、市奖励;每学期组织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广播体操、军体拳、书法展览等各类竞赛,有近千人获得表彰奖励,学校荣获第十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学生天地杯”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

利用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是清源二小的又一举措。为努力营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环境,学校提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条道路都闪光,让每一条楼道都育人”的校园文化发展思路,构建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凸显校园文化的引领与熏陶作用。学校提倡学生写毛笔字,鼓励教师读书练字,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规范写字,并在全市学校中首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先河。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程,是一个需要抓好抓实的过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清源二小在这一方面主打文化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该校少先大队辅导员汪聚红老师对记者说:“为了营造优良育人环境,我们主要以培养道德习惯和人文素养为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来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如我们开展的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快乐童年等主题班队会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我们在德育管理方面的水平,为培养‘阳光型’学生打下了基础。”

正是不断坚持科研兴校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让清源二小的教研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也让这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

上一篇: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专业实务课程中的引进与应... 下一篇:以创建“两个共同”示范区为契机促进教育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