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式”:校本教研新视角

时间:2022-09-10 01:21:40

从2014年开始,我校进行校本教研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卷入式”校本教研。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校本教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所谓“卷入式”校本教研,是指教研组围绕一个主题,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并进行课堂观察、诊断的教研活动方式。这是沿着“实践―反思―提高―再实践”的思路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四步”研修法。

一、实施步骤

第一步:研修准备

1.确定研修主题

研修主题是每次教研活动的指导性纲领,主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决定着活动的成效。一般教研主题都是根据学校每学期的研修主题而定,有的来源于省市级立项课题,有的来源于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热点,有的来源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点等等。如在研究初期,根据学校省级立项课题“‘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教学模式研究”,数学组确定了“理解运用教材,构建数学概念”的研修主题。

2.确定上课内容

教学内容既是研修主题的载体,又是整个研究过程可实施的材料。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代表性,可操作性,有值得研究的点。如根据以上主题,我们确定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为授课内容。

3.确定授课人员

研究初期,一般选择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授课者,这样可以起到示范辐射作用,以后逐步大胆放手让年轻教师承担上课任务,以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4.备课组集体备课

授课者所在备课组根据既定内容集体备课,围绕主题,从教学设计到难点突破,各抒己见,授课者集思广益,形成授课教案。

5.确定研修时间

一般在一个星期之后,进行公开教学。我校于每周三下午半天进行校本教研,上课内容一般较平常的教学进度快一周,这样可以让其他教师在研修活动后有整改的时间,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

6.学习相关理论

这是对所有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提出的要求。围绕主题,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哪些是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哪些是需要继续研究的,让教师们学习相关理论,形成理论体系,利于实践。

第二步:聚焦课堂

这是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

1.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才能有所得。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常写教学反思,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发现、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提出来讨论,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观摩教学,根据分工做好记录

一节课的观测点,我们最初设立了8个项目,分别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课堂环节时间的分配、练习的形式、课堂板书的设计、教材的使用、课件的使用、课堂细节的处理,备课组教师按照分工做重点记录,其他听课教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重点观察。之后设计了观察表格,听课者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表格。现将其中三项的观察表格举例如下。

观察要点1:一是记录教师导入、例题讲授以及巩固练习的时间分配。二是记录教师示范操作的时间。三是记录学生活动,包括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练习等时间。

观察要点2:记录师生互动的数据。教师的提问分为有效问题(能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和无效问题(包括口头禅、重复问题、琐碎的问题、误导学生的问题等等)。

观察要点3:学生回答问题频次。

本表主要记录课堂中教师提问后学生回答的频次,分析学生参与教学的面。被提问一次,在相应的位置上画相应符号,用“正”字记数。“被提问总次数”为所有回答人次的总和,同一个学生多次回答重复计数;“被提问人数”,同一个学生不重复计数,统计出参与回答的学生数;“被提问人数”除以“学生人数”得出参与率。学生的齐声回答不计数。

n堂观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进行,以上的观察表侧重于定量分析,定性层面则是从课堂气氛、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访谈等几个方面去观察。定量和定性的结合,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3.听课时的思考,重点是自己收获的解决问题的启示

活动过程不只是对别人的课堂进行观察,更主要的是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学经验,用以解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第三步:主题研究

1.主持人介绍研修的主题,并简要阐述

主持人进行阐述时,从主题选择的依据,主题研究的目的、价值介绍起,再一次明确活动的目的。

2.备课组长介绍教材特点,对上课内容进行阐述

听课教师对于不属于自己所教年级的内容很可能不太熟悉,理解也不够透彻,授课教师所在备课组的组长可以重点介绍本册教材的特点,给听课者一个全面的印象。

3.执教者进行说课

执教者从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说起,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每个环节如何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研修主题等方面一一进行阐述。

4.教研组成员进行评课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评课,这更多地属于定性评价的范畴,可以评价授课者的教态、语言,也可以谈论这节课给听课者留下的总体印象等等。二是按照分工,有所侧重地进行评课,每个观察者根据观察量表统计数据,交流实际情况,进行现象分析,指出不足,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

5.专家评课

“卷入式”教研活动每次都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名师进行评课,对“卷入式”这种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也对主题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6.现场互动,提问、质疑、解答、辩护

参加活动的老师就某个环节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可以向授课者提问,也可以向专家提问,大家共同探讨,提升水平。

7.主持人小结

主持人根据大家的发言,梳理出要点进行交流,并提出下次研修的主题。

第四步:整理再设计

1.将研修活动实录整理成电子稿

授课者将研修过程的所有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电子稿。

2.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教案,整理成案例包

授课者集中各方的评价意见,修改教案和课件,形成案例包,上传教研组,供教师参考。

3.参与研修的教师进行再设计

备课组教师在修改后的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在本班实施教学。

二、基本特征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全面性

一是教师参与面广。“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以学科组为单位,每一次活动学科组教师都参与研究,从备课、上课到听课、评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教师都是研究的主体。

二是课堂观察面广。“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对课堂观察的要求更细化,更全面,深入到课堂的每个方面。不但对施教者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行为,这是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重要解读方式。

2.可操作性

“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步骤清晰,操作性强,易实施。观察量表项目明确,将较复杂的课堂观察任务进行了分解,减轻了教师的听课负担。在评课时,每个教师就观察点进行重点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笼统、粗略的评课,更利于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活性

参与者的介绍方式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大家围坐一起,主持人引出话题,其他人有次序地侃侃而谈,轻松而又随意。

4.整体性

“卷入式”校本教研从开始的准备到后来的再设计,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活动,既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施,又关注活动前的准备和活动后的延续,所有的教师在连续的活动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卷入式”校本教研是教师发展内在需求与外在动力的有机结合。在学校传统教研文化的滋养下,以个性化的教研方式,搭建研究的平台,选择切合实际的教研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吸引和卷挟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进一步实现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王霞,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25009)

上一篇:中学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 下一篇: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干、颈髓损伤死亡案一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