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11 15:41:51

教研员工作思路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2009教育教学年终总结

本人能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有终身从事教育的决心。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能够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意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努力做群众的表率。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工作中,以“激情、思路、办法”为指针,创新工作方法,用“两个转变”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2009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教研室工作。新的工作,对于我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竣的考验。只有不断学习,及时调整角色,创新工作,才能尽快适应和做好教研员工作。第一,我虚心向领导和区、市其它教研员学习,向书本学习。我深知,教研员工作需要丰富教学理论素养,我给自己订下目标,每天要看两小时的业务书籍,记下自己的工作反思与心得,定期听数学课,坚持参加全区数学集体备课,以便时刻了解全区的教学动态,把握教学的最新信息。第二,创新工作思路。我以往面对的更多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而现在要组织与指导全区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与全区课题工作的开展,要求更高,担子更重。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在吴主任和张主任的支持下,我积极向市里各处室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解我区以往的课题申报和开展情况,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拟定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组织各校进行申报,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现已有1个市级课题在我区结题,1个市级课题准备开题,有3个中断的省、市级课题正在争取结题,还有36个课题申报了区级课题,等待区教研室评审;作为市中心组命题成员,我坚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独立完成了全市七年级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并协同市教研室先后督导了两所学校和大市优质课的评委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做的扎实,细致,受到了陈老师的好评,又一次提高了开发区在市其他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区数学教学上,能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先后开展了区集体备课活动、研讨课活动以及送教到校活动,在活动中,我注意把握正确的教学导向,要求集体备课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备课的质量,重视课堂主阵地;精心选择上课教师,确定研讨专题,与上课教师研讨,形成最佳教案,反复试讲,反复修改,以求收到最佳效果,通过提高课堂实效,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市统考中,我区数学成绩较好;此外在组织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时,我对参赛教师精心指导,了解评优课的评分标准,与参赛教师深入研究推敲,并且对参赛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哪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在我的指导下,付贵敏老师在全市评优课上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新的一年即将结束,回顾过去,自己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工作思路不够大胆、细致,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不遗余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本人能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有终身从事教育的决心。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能够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意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努力做群众的表率。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工作中,以“激情、思路、办法”为指针,创新工作方法,用“两个转变”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我担任中学高二(1)班主任、教研组长和两个毕业班数学学科教学。由于我带的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升学不抱希望,思想波动大,纪律松散。我本着“提高每一位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日常行为规范,灌输升学意识,多次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谈心,在班级里开展以升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任课教师一起商讨班级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高二(1)班进步很大,毕业时班级稳定,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毕业率、升学率100%,总体成绩在普通班中遥遥领先,一名学生达到一类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由接班时平均30多分进步到平均70多分,获得了家长与学校的好评。作为教研组长,积极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中考方向,青年教师***、***等已成为学校骨干,数学组在历次统考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09年中考成绩比市平均高出8分。

2009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教研室工作。新的工作,对于我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竣的考验。只有不断学习,及时调整角色,创新工作,才能尽快适应和做好教研员工作。第一,我虚心向领导和区、市其它教研员学习,向书本学习。我深知,教研员工作需要丰富教学理论素养,我给自己订下目标,每天要看两小时的业务书籍,记下自己的工作反思与心得,定期听数学课,坚持参加全区数学集体备课,以便时刻了解全区的教学动态,把握教学的最新信息。第二,创新工作思路。我以往面对的更多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而现在要组织与指导全区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与全区课题工作的开展,要求更高,担子更重。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在吴主任和张主任的支持下,我积极向市里各处室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解我区以往的课题申报和开展情况,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拟定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组织各校进行申报,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现已有1个市级课题在我区结题,1个市级课题准备开题,有3个中断的省、市级课题正在争取结题,还有36个课题申报了区级课题,等待区教研室评审;作为市中心组命题成员,我坚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独立完成了全市七年级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并协同市教研室先后督导了两所学校和大市优质课的评委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做的扎实,细致,受到了陈老师的好评,又一次提高了开发区在市其他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区数学教学上,能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先后开展了区集体备课活动、研讨课活动以及送教到校活动,在活动中,我注意把握正确的教学导向,要求集体备课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备课的质量,重视课堂主阵地;精心选择上课教师,确定研讨专题,与上课教师研讨,形成最佳教案,反复试讲,反复修改,以求收到最佳效果,通过提高课堂实效,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市统考中,我区数学成绩较好;此外在组织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时,我对参赛教师精心指导,了解评优课的评分标准,与参赛教师深入研究推敲,并且对参赛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哪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在我的指导下,付贵敏老师在全市评优课上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新的一年即将结束,回顾过去,自己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工作思路不够大胆、细致,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不遗余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本人能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有终身从事教育的决心。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能够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意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努力做群众的表率。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不遗余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担任中学高二(1)班主任、教研组长和两个毕业班数学学科教学。由于我带的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升学不抱希望,思想波动大,纪律松散。我本着“提高每一位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日常行为规范,灌输升学意识,多次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谈心,在班级里开展以升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任课教师一起商讨班级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高二(1)班进步很大,毕业时班级稳定,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毕业率、升学率100%,总体成绩在普通班中遥遥领先,一名学生达到一类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由接班时平均30多分进步到平均70多分,获得了家长与学校的好评。作为教研组长,积极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中考方向,青年教师***、***等已成为学校骨干,数学组在历次统考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12年中考成绩比市平均高出8分。

2012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教研室工作。新的工作,对于我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竣的考验。只有不断学习,及时调整角色,创新工作,才能尽快适应和做好教研员工作。第一,我虚心向领导和区、市其 它教研员学习,向书本学习。我深知,教研员工作需要丰富教学理论素养,我给自己订下目标,每天要看两小时的业务书籍,记下自己的工作反思与心得,定期听数学课,坚持参加全区数学集体备课,以便时刻了解全区的教学动态,把握教学的最新信息。第二,创新工作思路。我以往面对的更多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而现在要组织与指导全区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与全区课题工作的开展,要求更高,担子更重。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在吴主任和张主任的支持下,我积极向市里各处室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解我区以往的课题申报和开展情况,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拟定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组织各校进行申报,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现已有1个市级课题在我区结题,1个市级课题准备开题,有3个中断的省、市级课题正在争取结题,还有36个课题申报了区级课题,等待区教研室评审;作为市中心组命题成员,我坚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独立完成了全市七年级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并协同市教研室先后督导了两所学校和大市优质课的评委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做的扎实,细致,受到了陈老师的好评,又一次提高了开发区在市其他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区数学教学上,能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先后开展了区集体备课活动、研讨课活动以及送教到校活动,在活动中,我注意把握正确的教学导向,要求集体备课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备课的质量,重视课堂主阵地;精心选择上课教师,确定研讨专题,与上课教师研讨,形成最佳教案,反复试讲,反复修改,以求收到最佳效果,通过提高课堂实效,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市统考中,我区数学成绩较好;此外在组织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时,我对参赛教师精心指导,了解评优课的评分标准,与参赛教师深入研究推敲,并且对参赛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哪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在我的指导下,付贵敏老师在全市评优课上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回顾过去,自己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工作思路不够大胆、细致,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所以我还有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去改进,争取在下一年度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新教育实验为载体,以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以创新教研方式、构筑理想课堂、建设卓越课程和缔造完美教室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学校管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学习意识,更新教育理念

建立健全学习发展制度。按照“以德从教、科研兴教、创新施教、质量立教”的要求,强化终身学习意识。要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制度,把坚持日常学习作为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增强能力的重要措施落到实处;要不断强化集中培训,充分利用远程研修、网络教研、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形式和手段,促进教师内涵发展;要坚持教育理论联系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案例研究、教育故事讲述、教师成长讲座等活动,让教师享受有故事的幸福教育生活。加强联盟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以济莱协作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与济南名校、名师结对子,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研讨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助推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研发卓越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强化课程意识。全市各小学要不断加强课程的领导力,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力,积极探索课程的创新力。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扎实开好地方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切实保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国家规定学习的每一门课程。强化研究意识。加强课程实施的研究。引领各学校认真研究三级课程,积极研发适合学生的系列特色校本课程、班本课程,让学生在多样课程实施和主题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努力让课程成为提升学校实力、塑造学校品牌、打造学校特色、促进教师发展、丰盈学生人生的重要载体。加强课程标准的研究。认真学习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指导意见,适时组织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读会,破解如何将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用国家课程标准引领、指导学科教学与教研。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各级课程的德育点,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落实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加强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重点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健康、阳光、勤奋、踏实的社会人来指导引领教学工作。

(三)建设书香校园,培育儒雅少年

切实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各级各学校要积极做好学校图书更新和科学配置,努力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用丰富的藏书吸引广大师生借书、读书,真正让学校图书室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力开展“读经典书,写规范字,讲普通话”活动。继续推进全市“畅游书海”阅读工程、新教育实验阶梯阅读,深入推进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师生在共读共写中共同成长。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的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字、规范写字,了解中国汉字的文化精髓。学年内,将组织全市师生读书展示和全市新教育实验第二届“书香少年”评选活动,推动师生读好书,写好字,让莱芜的孩子诵读更多的经典书籍,书写规范的中国汉字。

(四)构筑理想课堂,促进师生自主发展

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各级各学校要把“遵循学科规律,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学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积极开展“最满意的课堂”“最满意的教师”评选活动,精心组织观摩课、研讨课等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加大各学科“常态课”的研究力度,切实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拉动教学环节的突破点,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支撑点。实施“一线教研”工作法。深入落实“听一节课,指导一名教师,带动一个学科,推进一所学校”的“四个一”教研工作法,深入学校,蹲点包校,听课评课,重点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标落实、教法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发展及教学效果等,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五)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

“完美的教室”要有体现其价值体系的元素。比如缔造完美教室要有属于自己的班名、班徽、班风、班歌等班级标志,要有属于自己的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班级博客等班级文化,要有属于自己的人格课程、远足课程、科技课程、书香课程(如图书馆建设、走廊图书角、班级图书架、家庭书屋)等关注生命健康快乐成长的班级特色课程,要有属于自己的班级故事、相对固定的社团活动和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生喜欢的理想课堂,让完美教室演绎着每个生命的成长故事。全市所有新教育实验学校都要提出建设完美教室的底线标准,并通过榜样班级的培育与打造,发挥其积极的引领作用。学年内,将组织全市新教育实验第二届“十佳教室”评选活动。

(六)扎实开展“研训一体化”活动

创新教研方式,适时组织多种形式的学科教研。市教研室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区域教研、网络教研,打造学科教研骨干团队。抓好学科教材教法区级培训。各区教研室、乡镇教育办公室积极创新教研方式,强化教材教法培训,扎实开展“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引领教师通课标、通教材、通教法。组织参加各类评比活动,以评带培,研训结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七)构建“十校教研共同体”,深化区域联动教研

组织“教研共同体校校行”活动。以构建“十校教研共同体”为载体,以集中视导、联盟教研为抓手,对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等“教研共同体”加强全面教学视导,从教学管理、教学环节、理想课堂构筑、卓越课程研发、完美教室缔造、学生行为养成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研共同体联合教研”行动。积极开展市直小学、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经济开发区、泰钢工业园各小学的联合教研,从集体备课、课堂观察、作业教学、校本教研、课程建设等各个层面分学科、分主题、多形式开展活动,把教研做成大众的教研,把课题做成教学的问题,把活动做成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经验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教育教学的合作共赢。

(八)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大力提倡校长兼课和参与听评课活动,要建立和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定期分析、研究教学工作的例会制度,组织开展“教学常规落实月”活动,带领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研究课堂教学、开发特色课程,提升自身的科学办学能力、管理指导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做专家型、研究型的校长。分管校长和中层干部要经常参加学科研讨活动,及时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壮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目的,学年内将组织全市学科优质课、教学论文评选和第九届教学能手、第七届学科带头人评选,发现、培植、推出一批新人,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评选中取得佳绩。

按照“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定期开展教学名师(校长)教学论坛、教研沙龙等活动,让教学名师在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的同时成就和锻炼自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推动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市、区、镇学科教研员的学习、培训、提升工程。适时组织教研员教育论坛、教研沙龙活动,为教研员的学习发展提供平台;组织教研员观课、评课活动,为教研员的技能展示提供平台;组织教研员送课活动,更好地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兼职教研员工作学期报告制度,学年末教研室将对教研员工作情况进行考评。

三、推进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本行动计划,成立专门领导及工作小组,结合单位实际,对照行动计划逐一细化、分解,把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科室,责任到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九大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上来,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切实抓好培训。各级各学校要突出抓好对本行动计划的贯彻与落实,逐级开好部署、培训会。把本学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主要工作,特别是“九大项目”传达到每所学校、每个科室、每名教师,力求入脑入心。在此基础,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调高目标、细化要求、提升境界,努力形成“以行动计划为指针、以狠抓落实为核心、以务求实效为目标”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强化调度推进。严格落实项目调度制度,各区、各镇处教育办公室及各学校要对照行动计划,制定推进路线图与时间表,对项目推进情况落实月月有计划,每季有调度,半年一总结。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1 带培背景

受县域经济的制约,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学科教学质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厌学风气不断蔓延。为深化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在农村学校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计划,有效地控制全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不及格率的上升,我县教育局提出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尽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带培农村骨干教师”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

2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因人施培”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倾力为农村学校带培一批学科骨干教师,使其成为农村学校学科教学的生力军和领头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科学构建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全县初中教学质量。

3 具体做法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教师,而课堂则是师生教与学的重要舞台,“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正面临和研究的课题。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能,而农村教师恰恰缺少这些能力。因此,尽快培训一批专业素质过硬 、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学科骨干教师队伍是教研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我县教研部门在“带培农村骨干教师”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3.1 带培人选、周期及要求

带培人员先由基层学校领导推荐,再由学科教研员审定,学科教研员对带培人员进行分组管理和分批、分层培训。原则上每校每学科推荐1名教师(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各推荐2名)。农村骨干教师带培周期为二年。

带培人员确定后各学校不能私自更换,受带培期间服从教研员的安排,按时完成教研员交代的各项任务,基层学校为带培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时间和经费保障,带培教师每学期在校内上2节教学研究课并组织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亲自带培1名学科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讲1节县级教学研究课,每月定期参加县级农村骨干教师汇报活动,每学期发表1篇教学论文,听课30节以上,写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写1份学期工作总结。

3.2 培训途径

学科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名师共同参与带培,学科教研员每人每年带培4-6名, 县内兼职教研员带培2名,县内各课名师带培1名。通过理论培训、专家引领、实践指导、 组织活动、名校带培、跟岗研修、外出学习、交流汇报等形式进行。

3.3 专家“洗脑”培训

组织带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和自学的方式进行,主要培训“有效教学理论”、“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教育科研理论”、“如何开展主题教研”等。集中培训主要是聘请省市专家和名师到县内讲学、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会和聆听专家讲座、学科教研员组织培训;网络培训主要通过网络听取专家讲座和观摩名师课堂;自学主要是在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自我研修。

3.4 教研员深入基层蹲点培训

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手把手培训,第一,创建“两课两反思” 培训模式,指导教师备课-上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第二,采用“微格教学”模式培训,把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实录分段播放,进行现场培训,教研员和其他教师就教学环节进行点评和研讨;第三,带培教师听本校其他教师的讲课,并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点评,帮其他教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通过这种在基层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资源进行培训,使教师心服口服,同时也利用这个契机对其他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培训,彻底解决了教师备课中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快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3.5 在跟岗研修中培训

选派部分农村骨干教师到县城内中学进行每月1周的跟岗培训,由指定的兼职教研员和学科名师负责对他们进行带培,在这受带培教师不仅要听课、还要上课、全程参与学校一周内的所有教学活动。这种带培不仅起到了言传身教的培训效果,还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

3.6 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培训

校本教研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聚焦内涵,发展强大的助推剂。带培教师在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中起到组织、协调、带头的积极作用,带培教师自己先上专题教学示范课,以课例为载体,带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探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激发教师以课改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目的,带动了其他教师积极参与主题教研的活动中来,带培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有力的解决了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3.7 在汇报交流中培训

教研员每月组织带培教师集中学习和交流一次,带培教师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学困惑、学习反思等,研究下个月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教研员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及时肯定,并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3.8 到省市名校带培

为进一步提升带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使他们认清自己的差距,时刻充满前进的动力,教研员经常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到省市名校带培一周,并与名校名师结成师徒关系,定期沟通和交流,使带培教师受益非浅。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指导;教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01

教研员的理想是什么?或许每个教研员都会基于自身的经历作出不同的回答。对于我而言,“让每个教师都能上出一堂好课”就是孜孜以求的目标。或许,这种表述不够深刻,又或许这种表述不够全面,但是,这句话着眼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的是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关注的是教研员的职责与作为。我始终将之铭记于心,将其视作自身的工作理想,也将之视作衡量自己工作质量的准绳。经年以来,在这样的目标激励下,我逐渐建立如下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策略,艰难却坚定地走在探索初中化学教科研工作的道路上。

一、坚守教学常规,保障教科研活动的基础性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底线要求,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也是开展教研工作、提升教研水平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化学教师深刻认识教学常规、严格执行教学常规,采取了以下措施。(1)制定教学建议,使教学常规具体化。基于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教学特色以及课程改革需求,制定了《常州市化学学科教学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教学活动、评价与测试、教学科研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各个阶段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好等问题。(2)督查实施情况,使教学常规实效化。以专题调研、专项活动为载体,在不同时段,检查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发现与寻找问题。如每年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查专题调研,以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现场查看等形式,督查教师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与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以发现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实施、实验设计与操作、学生实验操作素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3)反馈督查建议,使教学常规深入化。针对各校、各教研组教学常规督查的实际情况,以会议或书面报告等形式告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4)督查改进状况,使督查效益持续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督查的效益,形成教学常规的长效化管理,在督查建议反馈一个阶段后,进行二次督查,以了解问题改进现状与改进中的新问题。

二、营造教研氛围,保障教科研活动的人文性

新时期,教研员的角色功能有新定位,强化了“研究、指导、服务”功能,弱化了“管理”功能,角色功能的转变对教研员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去行政管理后,教研员如何保障教研执行度?方法有三,其一是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借助教研员的个人魅力,依靠和谐的群体关系是关键。教研员既要提升自身品位,以飒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吸引教师,将教师团结在一起,又要做好知心人和调解员,主动了解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当教师群体、教研组内出现矛盾时,教研员要了解矛盾的形成原因,以个别谈话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其二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研活动是一种学术活动,学术活动具有开放性、研究性等特点,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研员首先要以身垂范,在教研活动中能“低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落得下面子”,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每个教研员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说,教研员的确比普通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好一些,那是因为教研员具有“占位优势”。教研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倾听技能与沟通技能,能择善固执,看得到他人的长处,看得到自身的短处,并以此态度熏陶人、感染人,使之成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常态。其三是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生活在团体中的人,其思想与行动必然会深受该团体集体精神与团队行为的影响。而群体舆论则为集体精神的建立和团队行为的确立提供了导向、支持与帮助。将我们所描绘的教科研发展蓝图、所倡导的教科研精神意志、所提倡的教科研方法策略等借助于教师群体的讨论与宣传,从而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科学的团队共识,成为我市初中化学教科研内涵发展、品质创新的驱动力。

三、打造核心团队,保障教研活动的群众性

教师群体的发展建立在教师个体之上,教师个体的成长扎根于教师群体之中。促进化学教师队伍教学素养的提升,无法脱离教师个体――既依赖于教师自身的脱颖而出,又依赖于教师将其智慧传承于他人。因此,要促进区域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必然需要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队伍,形成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高、贡献力好的教研组织。因此,在市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群体推荐、精心筛选,成立了以在我市初中化学学科中个性品质优、威望影响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师为核心成员的初中化学学科中心组,既负责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与评价,同时又是活动的承担者与参与者。其后,基于“特色推进、主题推动”的思路,进一步成立了以中心组成员为核心、以在教学教研各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为成员的各个专题研究小组,如教学设计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试题命制研究小组、微课创制研究小组等,分别负责教学设计与实践、课题指导与服务、试题命制与评价、微课设计与制作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框架内各个重要领域的重点与热点研究。

青年化学教师是推动我市化学课程改革未来发展的主力军,身系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化学课程体系重构与课堂教学革新的重大历史责任。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成立了由所有青年化学教师组成的专业发展联合会(简称青化会),并聘请其中教学素质好、成长起点高、奉献意识强的青年教师担任常务理事,专门负责青年教师的培训,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多年来,以“基于需求、着眼实效、主题推进、系统考量”为主要方针,以专题讲座、教学沙龙、参观学习等为主要载体,以“班主任管理工作”、“试题命制与评价”、“信息素养与数字技术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主动参与、深度参与,体现出了良好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不仅实现了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而且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四、推进项目研究,保障教研活动的深刻性

教研活动既是常规性与基础性活动,它保障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素养的权利,提高了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教研活动更是创造性与引领性活动,它促进了教师教育工作的理解力、课堂教学的执行力、教学科研的研究力,引领着区域教研的方向,引导着区域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走向。而欲更好地实现教研活动的这些功能,就必须保障教研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而课题研究与项目研究无疑是其最重要的方式与手段。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而以此为对象与载体的教育研究必然也是慢的过程。唯有平心静气、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十余年来,在课题研究中,始终坚持两个方向:其一是做长效课题,即围绕一个研究主题长期、反复进行学习、实践与反思,如围绕“学科能力与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评价”这一主题,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之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课例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化学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对初中化学学科能力的结构体系与组成要素,培养初中化学学科能力的原则、方法、途径与策略,评价学生学科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框架、评价指标、评价量表等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该项研究的研究成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理化生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获得了第二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其二是关注研究前沿。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更迭,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诸多新挑战,也产生了诸多研究新课题。从2003年起,我市化学学科就加入了当时教育研究新领域“生成性教学研究”的行列,以江苏省教科研重点课题《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研究》、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之研究》以及江苏省教科研重点课题《生成性教学之研究》为载体,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概念和类别,促生与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原则、方法和途径,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成性教学的特点、程序与评价等进行了完整而连续的研究,以该项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之研究》获得了第一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中小学生成性教学区域推进研究》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又如,近几年,我们还参与了国家教育部《区域中小学学生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研究》、《深度学习》项目、《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项目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教师拓展了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五、改良教研方式,保障教研活动的参与性

教研活动总是基于一定方式展开,而教研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教研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如何改良教研方式,使之适应于时代的变迁与形势的发展,是需要深思熟虑并努力尝试实践的。改良途径之一是改善传统教研方式。公开课、示范课是传统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组织上,取消了原来单一的指定开课形式,而改由中心组拟定开课主题与范围,由开课教师自行决定开课的内容;且以同题异构的形式,促进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改善教师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执行,改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改良途径之二是创新教研方式。传统教研方式尽管具有容量大、节奏快、范围广等特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难以摆脱即时性弱、互动性差、持续性差的弊端。因此,创新教研方式,使其与传统教研方式和谐融合,互为裨益,相得益彰。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改善互动方式,打造教研新平台。我们创建了常州初中化学教科研网,不仅在其上进行理论专题学习、思想观念碰撞、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难题探讨,而且将其打造成为资源库,容纳教师的智慧结晶与思想成果。为了使教师的互动能跨越时空界限,提高其即时性与及时性,强化其专题性与针对性,我们还利用了网络交流工具,建立了化学教师QQ群、讨论组,使教师的教学问题能得到广泛的、深刻的交流,得到及时的、圆满的解决。

六、资源建设,保障教研活动的可靠性

教学资源库是教学活动正常展开的物质基础,也是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一贯以来,资源建设都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为基本目标,以专题讲座、优课展示、技能比赛、项目研究等教研活动为重要契机,以中心组、研究小组、青化会成员为核心力量,以创制、汇编、整合为主要方式,我们逐步建立起的资源库涵盖了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教育研究等各个领域,包括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如以中心组与青化会常务理事等为主体,自创录制的“初中化学学科关键问题研究”视频,聚焦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问题与核心问题,引导化学教师理解这些教学问题的本质、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策略等,成为教师自主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的重要载体。以试题命制小组成员为主体,对历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和竞赛化学试题等进行收集、汇总、分类与汇编形成的试题资源库,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习题素材,为教师的试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青年化学教师为主体,创制的课堂教学微视频、虚拟实验微视频、基于学科思想观念的主题教学微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式,也为教师践行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程序提供了新方式,成为教育实验与教学实践的新区域。

参考文献

[1] 朱志平. 教研员何以异化为“考研员”――对教研员工作价值的思考[J]. 人民教育,2008,(9):32-34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科学定位、形成理念,保障教师培训机构顺利发展

教师培训机构是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专业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中小学提供指导与咨询。根据功能定位,我们确立了“一找准,三围绕,一突出,三强化”的工作思路,即找准教科研中心在怀柔教育和怀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围绕区教委中心工作、围绕上级工作目标、围绕教职工的诉求;突出教育质量这一永恒主题;强化教科研中心的龙头地位和作用,强化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强化“五中心”、“三服务”的宗旨。

注重内涵、优化管理,不断提升教师培训机构品质

一抓思想导向。我们紧紧围绕“新跨越、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大规模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严谨、和谐、开明、开放”的管理理念。实施民主管理、发挥群体优势,努力构建与素质教育和教育内在规律及区域特色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下的教育理念。

二抓制度保障。为加强对师资培养工作的管理和落实,我们完善了实施教职工自评、互评、主管领导评、服务对象评的考核评价体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制定了《教研员培训规划》和《教研员进修培训制度》等,为促进干部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还出台了《文明小家评选办法》,以激励教职工“严谨敬业”、发扬“尽心、尽力、尽责”和“重质量、重奉献、重服务”的优良传统。

三抓科研引路。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加强培训工作的科学研究,是加强培训能力建设的基础,将有利于高水平、创新型特色培训项目的研发,有利于培训方式的创新。因此,我们树立了“让工作变成研究,让研究成为习惯”的理念,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把工作、学习、生活上升到研究的层次上来,形成“一年见成效,三年见成果,五年出经验”的研究之路。

四抓服务靠前。我们不断增强服务基层的意识,以办“让一线教师满意的教科研中心”为服务宗旨,主动深入基层学校办讲座、上示范课,指导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

五抓科学评价。为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制定了《教研员工作评价标准》和《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教师下校次数、听课节数、培训人数、进修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并将其纳入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奖励。

立足教学、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

1.基于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

师德培训贯穿始终。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必须加强师德培训,培养教师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努力培养教师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为此,我们把师德培训纳入重点工作日程,结合实际提出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务求实效,使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为切实提高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我们始终把师德培训放在重要地位,坚持开展和谐教育宣讲、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先进评选、优秀教师事迹报告等一系列师德培训活动。我们还利用电视台、德育网站等宣传报道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先进事迹以及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树立教师在社会中的新形象。

研训一体为主体。我们确立了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中心、以研训一体主题式教研为中心内容、以常规教研与重点教研相结合的方式为载体的工作方案,重点研究农村中小学和城镇薄弱校存在的问题,把研训工作做扎实、做有效。教研员按照“调研需求—主题培训—下校听课—指导评价—交流反馈—再次培训”等环节,科学规范地开展研训一体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为抓手。我们以实用、实效、实践为价值取向,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各学科教研员将本学科的教研日和进修日合并,精心设计研究课题,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和教师实际选题,吸收各层次教师为课题组研究人员,以研促训,使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有目标、有课题,在理论和专业素养上更上一层楼。

校本培训为基础。为了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工作,我们建立了校本培训联系人制度,分科、分片、分校确定校本培训联系人。通过校本培训联系人,加强对各校校本培训的管理,以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学校还建立校本培训活动日制度,将校本培训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紧密结合。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校本培训不少于8次。学科教师每节课后写1篇课后小结,每月写1份高质量月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对自身的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骨干培训为重点。骨干教师在教师群体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辐射力,是师资建设的重点。从2007年开始,我们着力探索骨干教师成长规律,采取了“整体—骨干—整体”的培训策略,选拔骨干、打造骨干、成就骨干,发挥骨干作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学分登记制度为保障。我们将学分登记审核结果作为干部教师职务评聘的硬件,把与教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部分继续教育学分授予权交给学科教研员和主管校本培训的基层学校领导,将其作为调控教师培训工作的杠杆,既保证了培训质量,又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科教研员和基层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2.基于职能发挥,形成培训特色

新教师培训—重规范。我们每年都要投入专项经费,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新教师培训采用封闭式、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采用专题培训、校本培训、跟踪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师德修养、心理健康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等。要求新教师认真填写参加每次培训的日志,不仅要写培训的收获与感受,还要写问题与困惑。实行专任培训教师跟踪管理,学年末对他们进行全面考核,形成新教师岗前培训系列化、规范化的特色。

骨干教师培训——重梯度。我们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采用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式培养结构,依次按照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区级名师的梯次递进,促使教师们“低起点、小阶梯、勤奋斗、大发展”,而且是“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第一期名师班的20名学员中,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6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出版发行著作5本,举办区级以上观摩课10节,示范课80节,36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主题式研训一体——重实际。由于我区专职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山区面积较大、教师培训不易集中情况,我们确定了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通过下校指导,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主题,以“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教法”为重点,强化对学科教师在解读课标和使用教材等方面的培训,并围绕培训内容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科研;队伍;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93-02

一、教科研队伍基本情况

榆林市辖12个县区,包括市教研室在内,共有13个教研室,属行政事业单位。在这13个教研单位中,除市教研室属副县级建制外。各县教研室都属科级建制。现在共有职工387人,其中男236人,女151人;专职教研员309人,特级教师4人。其年龄、学历、岗位、职称结构及其分布情况分别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有一支结构趋于合理,相对比较稳定的教科研队伍。

二、近年来围绕教科研队伍建设开展的一些实际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这一中心要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教兴榆”的战略指导思想,突出体现了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使得教育科研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教科研队伍日渐壮大,教育科研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与课改同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市教科研队伍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把教研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研员的自身角色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教研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者”、“检查员”的身份出现,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教师,而是以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姿态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新课改同行,与教师并肩成长。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教研员的工作方式也应率先充分体现这一点,创设一种与教师对话、交流的氛围,关注教师的需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做教师的贴心朋友。这一指导意见。为课改中的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广大教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课改伊始,我市就把教研员的培训纳入新课改培训之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严把准入关。使他们通过培训后无论是思想认识水平,还是专业研究理论水平都能达到课改的需求。适应课改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课改联系制度,所有教研人员必须包县(市级教研员)、包乡、包校(县级教研员),夯实死肩,责任到人;组织举办了学科教学研讨会,开展课改视导调研活动。倾听基层一线教师的疑难与困惑,然后依此为线索,与他们展开对话、交流。切实解决老师们在平时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指导教学,服务教师成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教研工作的内涵,促使教研人员得到锻炼成长,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研究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有3名教研员、13个教研室编辑出版教育专注18本;教研人员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近千篇,并有100多人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80多人分别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和课改先进工作者;2009年,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我市又有两名教研员被评为省级二等奖,分获市级课改标兵的光荣称号。

(二)在研究中成长

教研的职能是研究、指导、服务,而课题研究又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是教研员这一特殊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特别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要求教研人员要将问题思考常态化,课堂教学指导研究话,教研重点工作课题话,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74项,其中部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4项,市级课题48项,参研人数达360多人次。通过课题研究,不但使教研人员自身的专业研究水平得到大大提升,而且同时还带动引领广大教师逐步走上教育科研之路,营造起一股人人崇尚科学,注重科研的良好的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学术氛围,进而使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呈现出照好的发展态势。从“十一五”开始,在教研部门的带动引领下,我市中小学校先后承担基础教育科研课题330多个,并有110多个结题验收。其中米脂县教研室的《中学理科创导式教学法》、神术县教研室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和绥德县教研室的《情趣作文教学法》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迎验”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加快了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步伐,把“迎验”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大事来抓。截至今日,先后有榆阳、横山、清涧、绥德和子洲等五个教研室达到《榆林市县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标准》,米脂、佳县、定边和府谷等四个教研室正在紧锣密鼓积极筹备,迎接验收。通过标准化建设,一是使教研室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优化了教育科研环境;二是吸纳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专兼群教研人员,充实了教研队伍,壮大了教研实力:三是制定出台了教育科研成果考核评价的长效机制与奖惩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推动我市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办法。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我市教科研人员总量虽然不少,但在地域分配上明显不均,像吴堡、子洲和佳县等一些县区有几十人,而府谷县仅有8个人,不及核定编制人数的一半;二是学历层次较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研人员仅占1.8%,远远低于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所要求专职教科研人员在读或已取得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不低于10%的标准;本科以上学历的教研人员尽管从人数上达到51%。但大部分都是后取学历,与自己现在所从事的研究专业不相符合,难以胜任岗位工作;三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受编制等原因的限制,全市所有的教研室都没有配齐音、体、美、小学英语、思想品德、科学和高中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研员。还存在其他学科教研员兼职的现象。有75%的县一级教研机构没有配备必要高中教研员;从性别结构上来看,男性教研员为236人,女性为151人;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年龄在41岁以上的达到271人,约占总人数的70%。其中。50岁以上的有87人,约占总人数的22.5%,而30岁以下的仅有27人。不及总人数的7%。几组数据对比明显。反差极大。说明我市教科研队伍年龄整体偏大。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新人,缺乏活力;从职称结构来看,有中级职称的为159人,约占总人数的41%。副高级职称的为102人,约占总人数的26.4%,尚未达到市级标准化教研室建设中高级职称比例应不低于30%的要求。专业引领层次偏低;从岗位配置来看,不是按学科教研的需要配置人员,而是因人就岗。导致出现学历与分管学科不对应的现象。有不少县区把教研室看成是领导的后花园,将家属、子女安插

在教研岗位上,只占坑,不拉屎。更有甚者把一些有问题的具体人也放到教研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四是促进教育科研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健全。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教研队伍的待遇普遍低于同等的中小学校。导致出现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不愿意到教研工作岗位上来的怪胎。这些因素,制约、阻碍着教研室的生存与发展,对教研队伍的建设形成许多不利因素。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骨干队伍建设的几点设想

为改变我市教科研队伍现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大家商榷。

(一)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研兴教战略,着力构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体系

要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教育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多形式、多方法、多途径完善用人机制。留住现有人才,吸引优秀人才,着力做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的长远思考与发展。

1,切实加强人员配备。陕西省教育厅、人事厅2005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科研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应占到单位人员总数的80%一90%以上。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门类及实际工作需要,配齐配强学科教研人员。市(区)、县(区、市)教科研机构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备学段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原则上课时数多的学科,每学科至少配备2名教研人员,其它每学科至少配备1名教研人员。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艺术、科学、体育与健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研人员的配备。教育理论、教育发展、心理、法制等方面的科研人员也要注意配备。按照这一要求,我市教研室学科教研员普遍缺口较大,这就要求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正确面对这一现实,不要回避问题的存在。要抓住标准化教研室建设这一契机。积极主动协调教育、人事部门,赢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进而能高标准。严要求地配齐、配足新课程必备的学科教研人员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服务教学。

与此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把教科研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要制定教科研人员选拔制度,完善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机制,严把进人关。选拔一些热爱教育科研事业,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意识、研究能力;有5年以上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指导教学能力;能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担任教研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聘兼职教研员。进而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有活力、高水平的教学研究与指导团队。

2,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改善教科研队伍结构层次,提高教研员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引进部分高新技术人才,更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针对教研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教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大力提高专职教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强培训制度和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陕西教育学院、陕师大和榆林学院等高师院校的教育资源,整合教研机构、电教部门、继教中心等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做好教科研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应注重普及新课程理念、课程建设、课堂建构与教学指导,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要更多地采用参与式研训的方式,注意将统一组织培训和推动自学结合起来,将学习、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构建学习型组织。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科研人员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机会。通过课题研究压担子、定任务,促使中青年教研员承担研究任务,提高专业研究能力。要制定吸收高层次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研人员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措施,加强中青年教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在当地能产生影响的教育教学研究专家,带动引领全市教科研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探索建立符合教研I作特点、有利于构建教科研骨干队伍的评价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青岛市做为首批部级课改实验区,从2001年9月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实验启动时,青岛实验区课改领导小组就充分认识到,能否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要抓好培训工作,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确定恰当的培训内容,选择有效的培训方式,寻求最佳的培训效果。 一、加强领导,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 我市教育局首先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师范处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处室分工协作,确保管理者、培训者、实验教师的培训有序进行。教育局首先从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实验学科成立了学科培训小组、中心集备小组,具体负责各学科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各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各部门共同参与、上下贯通、分工协作的培训网络,使培训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一个坚持、两个结合、三个确保、四个到位”的工作思路。即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让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科研、教研相结合,确保培训的全员性和连续性,确保培训的时间要求,确保培训的实效性,保证培训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起到培训应有的作用,使所有参与人员思想认识到位、组织管理到位、跟踪指导到位、检查评估到位。 二、立足实际,确定恰当的培训内容 在实验启动阶段,我们确定培训的对象包括:培训者——主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员、部分特级教师;管理者——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实施者——各科实验教师;参与支持者的培训——学生家长。他们对实施四级培训,即由国家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对培训者实施的一级培训;市教育局组织的对所有校长、教研员实施的二级培训;教研员为主组织的对实验学科教师实施的三级培训;由学校负责组织的对本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实施的四级培训。培训具体内容有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新教材分析、信息技术等。管理者培训的重点放在领导观念的转变上,实施者培训的重点放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上,参与支持者的培训重点放在思想的接受上。 三、开发资源,选择有效的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我们采取了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参与式研讨、作业论文、集备交流、说课评课、现场参观、课题研究等。还针对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性培训;组织实验学科教师参加省际间的研究培训;对非实验年级教师进行渗透性培训等。在各类培训中,我们力求做到:内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新、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新;方法活——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使培训真正切合教师的实际和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 理论指导课改 我市先后邀请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教育科学院等20余位专家到青岛进行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树立崭新的课程理念。我们还多次邀请“课标组”以及北师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30余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帮助实验教师解析教材,与实验教师交流对话。 2. 实践探索课改 课改启动以来,我市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帮助教师在更高层面上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探求使用教材的策略。各科教研员还在我市“十大优秀教学法”的基础上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教研室主任经常带领各科教研员到学校进行课改调研,及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号召大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 3. 网络交流课改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课程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市教育局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为课改创造条件。我市创建的青岛教育信息网和青岛普通教育教研网上都开辟了“课程改革”专栏,设立了“专家报告”、“课改培训”、“经验交流

”、“教学评价”、“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改信息”等子栏目,使之成为课改信息交流、意见争鸣的重要平台。 4. 总结反思课改 课改实施两年多来,我市先后组织召开5届青岛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研讨会,每届研讨会教研室都精心确定讨论议题,如“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的改革”、“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校本教研的实施”等,围绕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通过公开课与开放课展示新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运用参与式研讨方式,探讨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会务工作人员还及时将研讨的结果进行整理,并以《课改简报》的形式,于第2天印发给与会代表达成共识或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此外,教研室还根据课改的实验进程,围绕课改重点、热点问题先后编写了《通识培训手册》、《与课改同成长》、《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有关课改的专辑约300万字。这些成果真实记录了我市两年多的课改历程,反映了大家在课改中的所思所想,凝聚着大家从事课改实验工作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也成为课改培训的重要资源。 四、严谨务实,寻求最佳的培训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加强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检测。如通过写体会、谈感想、出简报以及培训效果测试等多种方式把握培训效果,及时总结培训经验。每一次集中培训都对参与培训者建立培训出勤记录,对达到基本要求的,发给《新课程培训合格证》,并纳入继续教育学分记录;各学科每一次集中培训结束后,都要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学员,都要出一期《培训简报》,以展示培训效果。 通过进行课改系列培训,大家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而关键则是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大家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六项基本任务,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课改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系首批部级课改实验区 )

教研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一、整合的意义

区县教育中心是区域的教研中心、科研中心与培训中心,如何将教育中心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区县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教师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区域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合格达标到特色发展,再到关注品质、追求卓越的发展过程。为此,我提出了“区县教育中心建立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研究型文化中心”的构想,依此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整合的方向

为发挥教育中心的示范、辐射与服务功能,各区县教育中心要打造研究型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中心每位教师必须拥有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捕捉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的能力、组织协调教研和科研活动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概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

第二,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而进行的,而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则是教师研究、探索和思考结果的外化。

第三,研究型教育文化,要求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研究型教育文化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的,而现实教育中,往往是被动的。

三、整合的维度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各区县教育中心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第一,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凝聚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遵循教育方针,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并给出深刻的阐释,从而取得共识,指导教育中心的发展。要把研究型教育文化作为办学思想,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第二,执行力文化系统的强化。教育中心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对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与调整,确立以“研究型教育”来推动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战略。

第三,形象力文化系统的优化。学校的形象文化系统包括:建筑景观文化、特意设计的形象文化、发自内心的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另外,学校中还有其他一些物质文化,如专业展室、校本教材、校服等。

上一篇:零售银行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银行旺季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