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扫描 第1期

时间:2022-08-18 03:12:53

职场扫描 第1期

网上职业差评师不给钱就给网店差评

网上开店,有好的口碑和信誉,会为店铺带来更高的点击率和成交量。一旦信誉被买家记污点,店铺就可能名声扫地卖不出货去,现在有很多恶意买家居然做起职业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

对网店运作颇为熟悉的一位人士说,店铺的信用等级对其经营非常重要,职业差评师会注册很多小号,拍店铺商品的时候十分爽快,但买回之后,问题就一连串地找上门来,称要给你选差评,店方老实地给了钱还好,对于店方比较强硬的,差评师们死缠滥打,有的还有“团伙作案”,分工协作整你的店铺。

律师表示,职业差评师以降低网店的信誉度为手段谋取钱财,属侵权行为,如谋取数额较大,可能触犯刑法,涉嫌敲诈勒索。

“80后”女性推崇三大职业

针对“80后”女性的最向往职业调查显示,“公务员”以65.3%的支持率排名第一,“演员”以61.2%的支持率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自由职业”(58.4%)。接下来依次为:教师(49.5%)、医生(44.5%)、记者(41.2%)、企业家(40.4%)、家庭主妇(23.2%)等。

“刚毕业时,我们同学都想成为外企白领,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大家更偏向于公务员了。”一位职场女性说,大部分女孩子都会寻求最稳定的生活方式――事业单位比企业稳定,但是公务员比事业单位更有保障。

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说,“80后”女性在职业上更追求务实。“她们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婚姻问题,就不那么看重就业;如果在职场上有提升,在择偶上会忽略。她们的选择很弹性。”

“公务员职业最稳定,待遇好;演员出名虽然概率小,不过一旦获得机会,名利双收;自由职业,体现了‘80后’的张扬个性,不愿受体制束缚。”陈晓敏说,这一代女性很冷静,知道自己在职场上面对的是什么,更勇于接受挑战,但不会傻乎乎地奋斗。

北大硕士端着红酒求职

人挤人的招聘会见得多了,但学生和招聘方手持高脚杯,面对面轻松交谈的恐怕不多见。年底之前,一场求职交流酒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第一体育场馆中央,方桌上摆放着盛有红酒的高脚杯,点心、水果放置一旁,11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也已就位。酒会正式开始后,学生们一人拿起一杯红酒,走向各自心仪的企业。

与同学们的轻松相比,IBM、百度等11家知名企业的招聘负责人面对周围此起彼伏的提问,忙于一一解答,无暇品尝美酒。许多负责人表示,学生的问题多集中在招聘计划以及流程等最实际的问题,都未谈及薪酬。

据悉,北大求职交流酒会有望在今后每年11月应聘高峰时举办。

英国资深女主播到中国就业

作为BBC资深新闻主播,51岁的苏珊在广播电台已经工作了28年,她曾在BBC主持《西方观点》长达14年,随后又在BBC布里斯托尔电台干了8年,目前作为自由职业者在BBC新闻频道和世界频道担任主播。苏珊说:“在英国,广播电视界对老年主播存在歧视,特别是对女性主播。几个月来,我在BBC和其他电台电视台参加了5次试镜,每次他们都说我很出色,让我回家等消息。有几次还详谈了节目的设想。但是最后我都没有收到回音,这不仅很不礼貌,而且让我想到,是不是他们嫌我年纪太大。”

苏珊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儿子马修去年曾到过中国,是他鼓励母亲到中国找工作的。她已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签署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即将主持一档早餐时段的节目。

苏珊表示,英国女性在达到40岁以后,就会在广播电视界遭到歧视,而在亚洲一些国家,这个年纪的女性往往会受到尊敬。她说:“在中国,人们尊重经验。人越老,代表你的经验越多,因此越受尊敬。”

台湾啃老族催生父辈延后退休

据新华网报道,台湾青壮年就业人口减幅创下历史新高,而65岁以上的老年就业人口却连续5年增加。学者认为受“啃老族”等因素影响,台湾社会“延后退休”趋势已形成。

台北大学教授辛炳隆表示,受金融危机之累,许多人必须改变退休财务规划,延长工作时间、重新累积财富。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啃老族”越来越多,辛苦的父母只好持续扮演提供子女财务后援的角色。他表示,还有许多符合退休条件的民众“退而不休”,持续活跃在劳动市场中。这些情况都可能让整体就业机会增加速度放缓,造成排挤年轻人就业的副作用。台湾104人力银行分析说,台湾青年就业人口明显减少,一是因为少子化,二是年轻人就学时间无限期延长,“啃老族”越来越多,影响就业人力的平均年龄。

IT业者开始追求工作稳定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相对其他行业,较为年轻的IT行业从业者开始出现工作、生活求稳的现象――这是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刚刚完成的“中关村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中的发现。

IT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由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员工组成,员工更换工作较频繁。

但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关村IT行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大幅上升。员工离职率比前两年下降,主动离职率下降明显。例如,IT企业员工总离职率,2008年和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1.4%和20.5%,但2009年这一数字下降为13.9%;主动离职率,也从2008年和2007年的15%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9%。

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分析,这一现象与企业招聘人数下降有直接关系。而且从统计数据来看,IT从业者的跳槽途径有集中化趋势,主要途径是网络、熟人和猎头公司,企业主动招聘、综合招聘会、媒体广告、中介机构在人才招聘中起到的作用,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是在逐步分散和减少的。

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影响是IT从业者找到新工作的时间周期明显延长。2008年,一周以内找到新工作的比例为52.2%,而2009年下降到11.5%,接近50%的人员是在1个月内找到新工作。

此外,与前两年相比,IT从业者未来转换工作城市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比例从2008年的20.6%,2007年的29.5%,下降到2009年的16.8%。据分析,这与被调查者对中关村和北京市的发展信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青年的职业生活选择。

文艺界频繁串岗成风气

当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中的“秀才”郝平出现在电视剧《蜗居》中时,“愤怒主播”万峰和“温吞吞”的“职场达人”温喜庆正准备跃上话剧舞台,主演《股票那点事》。

成熟的话剧演员奔向荧屏,而荧屏上的主持人奔向剧场,这种“串岗”现象越来越多。时下,影视人占“话剧岗”远多于话剧演员占“影视岗”,在戏剧学院经过4年科班训练的表演系毕业生,能像郝平那样坚持在舞台上演至30岁出头才上荧屏的,已是个位数了。这一现象背后有现实的原因。舞台观众与电视观众比起来确实“杯水车薪”。电视在一秒钟内就能覆盖数百万乃至数亿观众,而即使千人满座的话剧在全国马不停蹄巡演100场,也至多给100万观众看到,而且需要4个月。影视明星比话剧演员成名容易得多,“身价”也高得多。但是,略有艺术常识的人都明白,现场的戏剧表演对演员要求最高――这是表演系要读4年,而选秀明星一夜成名的原因。已经通过荧屏、银幕积累了知名度且经济宽裕的影视人,往往憧憬戏剧的艺术殿堂;而戏剧演员不得不抽空演演影视剧以补贴家用。

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呈现

三大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的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轨制就业体系的过渡,我国新型就业格局基本形成。一是市场化导向的就业制度初步形成。调查显示,上世纪70年代进入初职的人平均在1.91个单位工作过,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初职的人平均在2.01个单位工作过,而2000年以后进入初职的人虽然工作年限较短,但其平均工作过的单位数量也达到1.58个,劳动力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日益频繁。

二是非正规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在被调查者中,非正规就业数量占全部非农就业人数的49.8%,劳动关系也日趋复杂化。在教育程度方面,受教育程度越低,其人群中非正规就业者比例就越高。三是非农就业成为农村居民重要的就业经历。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家庭中,至少有63.8%的农村家庭成员曾有非农就业的经历,而目前仍有成员从事非农职业的家庭至少占55.7%。

上一篇:田晓鹏:非常面试官 下一篇:预测 薪酬增长将会跑赢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