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8 10:14:56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形式来让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此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40-02

[作者简介]沈金花(1984―),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中学二级。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法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主动的学习地位,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任务布置给小组,应要求小组内的成员细化任务,当教师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之后,学生会全身心地融入到整个团队中,久而久之,既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最终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如教师在讲解《荷塘月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不同的小组去荷塘感受一番,这样学生就能对课本内容有比较深的印象。在小组观赏完荷花之后,要求小组内的成员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一起来描写“荷花”,这样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引导灌输,养成学生的合作习惯

有部分学校、学生、家长缺乏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些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此时语文教师要恰当处理基础知识与重点知识这两者的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引导不正确,学生对合作学习法的认识也会存在偏差。

如教师在讲解食指的《相信未来》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指写作此诗的背景,教师会将顾城的诗歌《一代人》朗读给学生听,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在动乱的年代里,那些年轻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但他们依旧相信未来、决不放弃。介绍完写作背景之后,教师要将不同的小节分配给各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一起来分析小节内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从而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这样做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其应该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借助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如教师讲解《鸿门宴》这一课时,由于此篇课文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仅仅将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那么学生会被一些问题难住,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将合作学习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小组学习,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

在划分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来进行,如果教师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划分在另一个小组里,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作用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要想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合理划分小组,真正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如教师讲解史铁生《我与地坛》这一课时,在上课前教师可以抽出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然后将贝多芬的生平讲解给学生听,最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课文。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2.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史铁生会写道“我应该在这个时候来到地坛”?3.作者是如何描写地坛的呢?4.课文中有哪些景物蕴藏着作者对生命的理解?5.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呢,得出了什么结论?6.你如何理解作者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呢?当明确了问题之后,教师要求小组内的成员相互讨论来从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查看每一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每一位学生都会参与到讨论中。

四、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以此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内成员要认真观察问题,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语文教师要适当安排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

如《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是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的一次演讲,这次演讲是关于种族平等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大,发人深省。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的那种激情和自信感染了世界人民,但由于学生都没有见过这次演讲,因此可能感受不是很深。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播放这次演讲,让学生从动态的画面中来感受这种场面,远比文字叙述更加生动形象。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他们的情绪也会因此受到感染。在此之后,教师要求小组内的成员合理分配语句,有感情地将此篇课文朗诵下来,每一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都会提高自身的合作技能。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以提高。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投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万香.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2011.

[2] 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上一篇:三角形“五心”衔接复习课的实验教学 下一篇: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