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探究

时间:2022-08-18 09:33:15

德育活动课探究

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成而有计划、有目的设计的、在班主任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道德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德育活动课与传统的主题班(队)会是有区别的。主题班(队)会大多是根据班级需要,班主任针对班级当前出现的不良问题或现象,为纠正偏错教育学生而开展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应急性”特点。因为是“会”,它远不如“课”环节齐全、结构紧密、条理清晰。可以这样认为,德育活动课是教育目的更明确、教育手段更灵活、教育方法更科学、教育效果更明显、组织形式更严谨的主题班(队)会。德育活动课具有计划性、教育性、创生性、实践性等特点。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课对于当前学校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增强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有重要意义。“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德育活动课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现实中学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品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景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德育活动课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探索,有效解决围绕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并在这一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

一堂成功的德育活动课应该主题鲜明,针对性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吸引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下面从德育活动课的选题、设计、实施、模式及评价原则等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开展德育活动课。

一、主题的选择与确立

从总体来讲,德育活动课主题要按照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计划,联系班级工作实际来选择与确立,要避免随意性,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具体来说,德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第一,从德育内容方面选择主题。

一般认为,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四者在德育内容结构中的地位是:道德教育是基础,法纪教育是保障,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先导。根据德育内容及其各自地位,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关于德育建设的重要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如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等,有目的、有重点地确定德育活动主题。可以从一个角度,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来设计和组织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活动课。在研究中,我们曾经根据德育内容首先确定了亲情、爱心、诚信、合作、理想、成功与环保等德育活动课题,在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发表后,又增加了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等几个课题。通过开展以上述课题为内容的德育活动课,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等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勇于战胜成长道路上的挫折。

第二,从重大节日、纪念日方面选择主题。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纪念日。这些节日、纪念日的设定,本意正在于用节日、纪念日的形式,引起大家的关注,并由此弘扬某种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可以从这些节日、纪念日中提取生动的德育主题。

二、设计与准备

选题确定之后,就进入德育活动课的设计与准备阶段。德育活动课的设计、准备工作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

1.设计

设计时,要注意把握好“三性”,即目标的针对性、指向的适切性、过程的隐蔽性。当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无疑是设计的核心部分。

(1)确定教学内容

由于德育活动课不像其他文化课一样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本着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从大量纷繁复杂的素材或活动中遴选出可供使用的教学内容。这里包括材料(或活动)的遴选和对其使用的问题。其中,“选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

在德育活动课的材料筛选中,要坚持“近”“小”“实”“亲”四原则。“近”,就是材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材料要从小事着眼,从小处入手;“实”,就是材料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亲”,就是材料要亲切感人,可亲、可信。

在实践中,“近”“小”

“实”“亲”四原则得到很好体现的,就能呈现给学生亲切感人的故事或活动,打开学生的心扉,就有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组织教学内容

内容确定之后,如何合理组织?这里就有个顺序和思路的问题。

按照“近”“小”“实”“亲”原则筛选出的材料,根据什么顺序推进呢?根据总体活动安排,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以至于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呢?我们发现,材料或案例的串联按“近远”“小大”“个别一般”(或“远近”“大小”“一般个别”)顺序,安排整体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在此基础上,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外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以“体验感悟落实”为主线,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能较好地解决“过程的隐蔽性”这一问题,做到“知”“情”“意”“信”“行”的和谐统一,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其中,体验是基础,感悟是关键,落实是目的。教师在具体备课时,应通过设置情景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通过体验催生感悟,再在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或困惑。

2.准备

德育活动课方案设计好之后,便进入准备阶段,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细致,越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准备工作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思想准备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德育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如有关活动内容的准备,包括诗歌、相声、小品的编写及歌曲的选定等;物质准备主要指活动所需物品的准备,如场地材料布置、版面设计,有舞蹈、小品表演内容的,还应准备好道具。各项准备工作要定时、定人负责督促检查,一定要做到准备充分、细致到位。

设计准备、组织指导得当的德育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增长其智慧与才干。

三、组织实施

德育活动课在完成设计和准备过程之后,关键就是要把握好组织实施这个环节。活动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施的成功与否。为了保证活动课取得成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再次认真地检查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有的教师曾发现拷贝到电脑桌面上的课件突然打不开了,道具忘带了,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采取措施紧急处理。

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遇到特殊情况,沉着应对,冷静处理,牢牢把握好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心态、负责的精神,带领学生完成预定设计的活动计划,把活动组织好。

活动体验要充分,切忌半途而废;学生的感悟要深刻,教师要因势利导,要触及学生的灵魂,切忌不深不透;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点拨到位,有针对性,切忌漫无边际,夸夸其谈。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燕全欣老师在2006年山东省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的“爸爸妈妈的爱”德育活动示范课,在理解父母爱的环节,学生对父母让自己课外补习、生活学习上严格要求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燕老师因势利导,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学生对家长的误解,冰释了亲子紧张关系,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疙瘩。下面是此环节的课堂实录:

师:现在有很多同学都觉得爸爸妈妈跟自己有代沟,不愿意跟他们交流。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做过让你认为不对的事情?

生1:我妈妈每个星期六都让我去学书法,星期天又让我去学英语,周二、周四又让我学二胡,弄得我都快累死了,真不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

生2:有时候,我和表妹争东西,不管她有没有理,爸爸妈妈总是批评我。

生3:我特别喜欢上网,下课后总是背着家长偷偷去打游戏。爸爸发现后不但严厉地责骂我,还狠狠地打了我一顿。

师:同学们,对于这些事情,你们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4:我也参加了很多学习班,可我并不觉得妈妈做得不对。比如,妈妈让我学英语,我觉得是为我好,现在大家都很重视英语,英语已经成了一门最重要的国际语言。通过参加补习班,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不少,我挺感谢妈妈的。

生5:其实,爸爸妈妈让我们参加学习班,他们的初衷是好的,都是为了我们好。但有时候,确实弄得我们很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父母谈谈,可以告诉他们我们喜欢学什么。

生6:和表妹争东西爸爸批评你是正确的。第一,爸爸跟你亲,才会说你;第二,你是哥哥,原本就应该让着表妹,爸爸说你有助于你的成长。

生7:我觉得孩子上网爸爸打他是对的,是为了让他记住,给他一个比较深的印象。

生8:我认为孩子偷着上网打游戏是不对的,但是爸爸不能打人。所以,应该跟爸爸谈谈,告诉他自己可以改,但请爸爸不要再打自己了。

…………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鼓掌)我们要理解父母,正确看待家长的批评。

孩子们,现在你们懂了吗?不仅宽容是爱,怜惜是爱,其实唠叨甚至责骂也包含了父母的殷殷深情啊!

四、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德育活动课大体可分为讨论探究式、辩论明理式、情感体验式、情景模拟式、角色扮演式、演讲报告式、审美鉴赏式、文艺表演式、知识竞赛式、展示交流式、网上互动式、调查访谈式、参观考察式、社会实践式、综合活动式等。但是,对于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准确界定往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一堂高质量的德育活动课一般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进行。如“爸爸妈妈的爱”一课就采用了讨论探究、辩论明理、情感体验、展示交流、调查访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

五、评价

这里有两方面的评价:一是教师课后自我评估,二是学校对德育活动课的评价。

第一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讲完课之后收集学生的信息。对于一节德育活动课,即使取得了成功,对它的教育作用也不要估计过高,因为学生的品德形成不是也不可能靠一节或几节德育活动课而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对一节课应实事求是地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以便改进提高。

对于第二方面的评价,要求学校对德育活动课建立扎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学校德育处(或政教处)除制订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德育活动计划,组织教师编写校本德育教材(或材料)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督促班主任教师高质量地落实校本活动计划,并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班主任教师的考核体系,通过奖惩机制来促进和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备好一节德育活动课所付出的精力远远大于一般学科,因此在计算课时上建议按2:1计算,即上一节德育活动课相当于上两节一般文化课。领导应经常查看教师的备课资料,经常深入课堂听、评课,并把听课情况及时反馈,以利于整改。学期末,德育处(或政教处)根据德育活动课的课时数、备课资料质量、教学效果、学生及家长的反馈及任课教师的自评,加上领导平时的抽查情况,分别量化,算出考评分,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部分,记入业务考核档案中。做到一学期一公布,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真正提高德育活动课的教学实效。

六、课外延伸

德育活动课有多种形式,按活动场所分,既有课堂德育活动课,又有课外德育活动课;既有校内德育活动课,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课。有些道德场景在课堂上模拟与还原具有很大的时空局限,假若我们把它放到真实的生活实践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德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主动大胆地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去,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牢固持久的道德素养。

【李志民,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上一篇:师德规范规制的国际视域 下一篇:我眼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