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探讨

时间:2022-08-18 09:21:49

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探讨

摘要:在我国风景名胜区迅猛发展的同时,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大多与风景名胜区原住民有关。如何正确认识与妥善解决原住民调控问题,并积极研究相应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已变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原住民、保护利用、经济利益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mous scenic sites at the same time, its social problem increasingly. Most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 scenic spots on indigenous people. How to recognize and properly solve the control of indigenous peoples, and positive studies the corresponding planning theory and method have become very urgent.

Keywords: scenic spots, and indigenou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economic interests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1.1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矛盾日趋突出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人口猛增,风景区内居民点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村庄、城镇随着旅游服务基地的建设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活动越发活跃,加之风景区管控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风景资源价值逐渐降低。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随着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将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到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居民调整环节薄弱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规定“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虽然居民调控作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但由于原住民的延续性、社会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风景名胜区规划选择性地回避了居民调控问题,或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按照风景名胜区规范中的内容机械的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造成居民调控专项规划空泛,可操作性差。

1.3管理者与原住民关系不平等

我国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居民不掌握资源的所有权,即使是当地居民数代耕种的土地也不属于居民所有,而管理者和开发者却掌握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所以当前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者与原住民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

2.风景名胜区原住民现状

2.1原住民的聚居特点

2.1.1原住民人口地域分布相对分散,多沿河公路分布

由于受风景名胜区自然条件影响,大多数景区内的原住民以村为单位聚居,且主要分布在山麓、河流及道路两侧,而在公路网络相对发达的景区,沿公路分布的特征相对明显。这些特点在大多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均有体现。

2.1.2农业是风景名胜区的主体经济

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内的原住民目前主要从事农业,除部分居民从事护林、风景区管理、服务工作外,大量原住民从事农业、采矿业、乡镇工业,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景区形成紧密关系,一方面依赖景区,“靠山吃山”,并造就独特的景区文化;另一方面其生产生活对景区生态环境、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破坏。

2.1.3原住民对景区具有一定保护意识

现在许多人认为风景名胜区内资源的破坏与原住民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甚至把责任都推脱到原住民身上,主观的把原住民“妖魔化”。事实上,原住民对于景区的感情要比管理者、旅游者、规划者等人深的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已经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另外,加之我国几十年来对于保护环境的大力宣传,大多数原住民已经具有自然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够有意识的约束自己不进行资源破坏等行为。相反,许多村庄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淳朴的民风与善良的村民反而逐渐消失。如何在景区建设中保持原有的民风民俗或许也是我们规划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2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

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共生型、共存型、冲突型。

2.2.1共生型

共生型是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并相互依赖。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风景区和原住民相互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形成良性互动局面。风景区的发展,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消费,使原住民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财力资源。同时,风景区原住民多为几代居住于此,文化具有可贵的平民性和连续性,这个特色是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物,大大增强了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2.2.2共存型

共存型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但相互之间影响不大。景区和原住民虽然在某一个区域存在,然而却是“各行其道,影响甚微”。一种情况是,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活动的开展未对原住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同时风景区的原有自然资源和后续经济资源也未被原住民充分利用,居民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另一种情况,原住民虽然利用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着他们的生活,但是对风景区的景观、资源等未造成破环,原住民也是风景名胜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景名胜区特有文化的一部分。

2.2.3冲突型

冲突型是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冲突并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景区和原住民“两败俱伤”的局面,使得风景名胜区不能获得持续发展,原住民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原住民生产生活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使居民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产生反感;另一方面,风景区居民点规模的增大,人口密度的增加,生产经营的不当,环境污染的加剧等,降低了风景名胜资源价值,阻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仍以冲突型为主。

3.如何协调风景区与原住民关系的思考

3.1对管理者的教育宣传与对原住民的一样重要

我国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居民不掌握资源的所有权,即使是原住民数代耕种的土地也不属于居民所有,而管理者和开发者掌握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这些严重侵害原住民权益的事情与景区管理者缺乏对风景名胜区的认识和专业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管理者往往与开发者合一,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景区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原住民的妥善安置等问题则考虑甚少。所以风景名胜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应仅仅是管理者对原住民、游客等提出的要求,更应该在管理者内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遍提升管理者的相关专业知识与道德素质修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很大层面上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只有拥有一支道德水平高尚、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队伍,风景名胜区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以人为本与保护优先并不矛盾

面对风景名胜区原住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生存博弈,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已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过程当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要求,在风景名胜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为当地居民谋求幸福、实现人居和谐的规划;以自然为本的规划理念认为,在人与资源的发展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牺牲人的利益以确保资源的安全,资源保护在一切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活动中都必须占据第一位。无论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面对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原住民生活的双重发展需求,规划过程中应因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各要素的发展权利,通过风景名胜区的适度开发,以局部自然状态的损失,换取当地经济结构和居民生存状态的改变,使其长远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起共生关系,是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最现实可靠的途径,也是促进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和谐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3.3生态优先并不是风景名胜区唯一不变的原则

风景名胜区最容易产生的典型问题就是多方利益博弈最终导致“公共悲剧”,即所有利益主体都致力于利用风景资源而无视资源保护的责任,使得风景资源濒临灭绝。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优先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唯一不变原则。在这一场博弈当中,风景资源无疑处于弱势,而作为风景资源使用者之一的原住民由于资金短缺、信息闭塞和技术落后等原因在博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生态优先要在景区内部不同区域分别对待,在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而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地带,尤其在风景名胜区村镇内部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经济优先或是社会优先原则,统筹协调风景名胜区村镇与资源生态、村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和谐发展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0(3):139—143

[2] 魏民. 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的判读与解析[J].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146—147

[3] 申世广、王浩. 维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关于风景名胜区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 97—99

[4] 焉宇成. 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探究—以青山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J].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3):3909—3915

上一篇:探讨颠簸累积仪检测公路路面平整度 下一篇:试论现代城市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