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拓展性内容选择,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8 06:41:14

基于拓展性内容选择,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本学期我研究的课题是《中年级拓展性内容的选择与研究》,拓展性内容的开发并不是编写数学奥林匹克教材,它不一定就是学生人手一本的课本,而是一些源于教材、宽于教材、高于教学的数学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丰富体验,促进更好地发展。基于拓展性内容选择,我于上个星期开展了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巧算24点》,利用扑克牌算24点,扑克牌是我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用具,它还能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结合到一起,益智健脑,很有趣味性。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拓展性内容

《算24点》是一节数学思维训练课。在苏教版的教材里并没有这一内容,只是在第七册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后,在课后的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道习题。这节课的设计源于本学期刚刚进行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在这部分学习中很容易将运算顺序弄混,计算结果也不够准确。而教材中也有关于利用扑克牌进行24点计算的练习,因此我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变枯燥无味的理论讲解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原来在这看似简单的游戏之中就存在着奥妙无穷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也会由抽象的、乏味的,变得更为具体和生动。

二、游戏设计有梯度,让学生乐于参与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表现出来,传递给学生,而是如何激l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知识经验的构建活动。因此本节游戏课的设计上,我也是追求由浅入深的原则,先让学生选择两张扑克牌算24点,由此让学生根据4乘6,3乘8来算24点,再根据0和1的特性来算24点,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思维的活跃度也达到了一定的高潮。这样就在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教学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能使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基础进行目标选择,分解了学生的难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尤其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我能学会,让中等生感到我能行,使优等生产生试一试更有成功的期望。

三、竞争机制引入,促进学生思维绽放

学生的好胜心强,求知欲旺盛,特别爱表现自己,因此在游戏中利用竞争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我还设计了小组竞赛的方式,用比赛的方式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的提高,而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四个小组在5分钟内每组大约平均列出了10种算式,全班大约算出了40多个题,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出这么多题,可见小组学习的效果。而学生也在这过程中学到了方法并总结了出来,也就是在组合过程利用3×8=24和4×6=24进行计算,而他们总结的这种方法,我也通过运用资料的方式向学生证明了,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四、权威资料验证,推动游戏升华

这堂课的结束部分,我补充了资料“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扑克牌(52)张,任意抽取4张,能算出24点的有1820种不同的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这也证明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算不出来24的情况是正常的。而这一资料的出现更加有效激发了学生寻求答案的欲望,为课后游戏埋下伏笔。

通过本堂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课外拓展性内容的热情,也为教师对课外拓展性内容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卫校班主任在学生行为习惯改善中的实践策略